阅读历史 |

第306章 出发(2)(2 / 2)

加入书签

他系着鞋带,脑子里却猛地一激灵,咂摸过味儿来了。

他这签到系统,啥时候给过没用的玩意儿?特别是在有事情发生之前!

以前精神力只能探出去十米,看个近处还成,远了就抓瞎。

现在一下子扩大到三十米,这可是质的飞跃!

这要是路上遇到个沟沟坎坎、或者有啥不怀好意的人埋伏,三十米外他就能先瞅见,是躲是打,心里提前有本账,等于多了个千里眼顺风耳!

想到这儿,张建军心里顿时踏实了一大截,这玩意儿关键时刻能顶大用!

收拾利索出了屋,沈母已经在厨房忙活开了,锅里的小米粥“咕嘟咕嘟”冒着热气,这些东西都是张建军送过来的。

也幸亏沈家是一进院,自己家里人,要是像张建军所在的四合院那样,你吃什么,别人伸鼻子一闻就闻出来了。

沈父正拿着大扫帚,“唰唰”地扫着院子。

沈婉莹这会儿也坐在小马扎上,一边打着哈欠,一边给醒来的铁蛋穿衣服。

沈浩则揉着惺忪睡眼,坐在饭桌边,等着开饭。

“建军起来了?快,趁热喝碗粥,这一大早上班可得吃饱了。”

沈母端着一小碟淋了香油的咸菜丝出来。

沈婉莹将孩子递给沈母,又招呼他坐下,顺手拿了个煮鸡蛋,利索地剥好,放进他面前的粥碗里。

旁边的沈浩看见了,嚷道:“姐,我也要剥鸡蛋!”

沈婉莹瞪了他一眼:“你要什么要!赶紧吃你的,吃完麻溜儿上学去!再磨蹭迟到了,看老师不让你罚站!”

沈浩缩缩脖子,不敢吱声了,埋头“呼噜呼噜”地喝起粥来。

一顿早饭,吃得有些沉默。张建军几口扒完粥,拿起搭在椅背上的外套,沈婉莹也收拾好了跟着张建军的脚步。沈父放下碗,沈母抱着铁蛋,沈浩也起身跟了上来,一家子都送到院门口。

“路上千万小心啊,建军。”

沈母忍不住又叮嘱了一遍,眼圈有点红,可以看出,沈母已经将张建军以自己儿子看待了。

“嗯,爸妈,你们都把心放肚子里,我指定全须全尾地回来。”

张建军一一应着,他可不觉得这啰嗦,相反,这种被家人实实在在惦记着的感觉,还真不错。

接着,开车先送沈婉莹去单位。清晨的四九城,雾气还没散尽,胡同里飘着各家做饭带来的香气。

到了沈婉莹单位门口,目送她走进大楼,张建军才调转车头,一脚油门,朝轧钢厂驶去。

车子刚到保卫处办公楼楼下,还没等下车,就见时冬从大门里小跑着迎上来:“处长,您可算来了!李处长刚才过来找您两趟了,让您一来就去他办公室!”

张建军点点头:“成,知道了。你忙你的去吧。”时冬应了一声,又低头小跑着回去了。看着时冬的背影,张建军心里有点好笑。

这小子自从给他当上联络员,清闲得五脊六兽的。

自己这个副处长,本身就没多少鸡零狗碎的具体事,大部分时间不是在办公室喝茶看报,就是下去溜达一圈,时冬能干的活儿,拢共也就是打扫打扫卫生,打开水,传个话。

就连这点活儿,有时还被他这当领导的抢着干了,实在是闲得发慌。

时冬之前还跟李国庆的秘书刘小川念叨过,想要学习一下经验,但刘小川只嘿嘿一笑:

“咱这保卫处,没啥大事的时候就这样,把领导服务周到就行,别多想,没人挑你毛病。”

摇摇头,甩开这些杂念,张建军快步走向李国庆的办公室。

敲门进去,李国庆正伏在办公桌上写东西,见他来了,立刻放下笔,从办公桌后绕出来,两人一起坐到靠墙的沙发上。

“建军,来得正好!”

李国庆压低声音,带着点兴奋,“刚跟厂部定死了,两个小时后,准时出发!车都备齐了,不光四辆解放大卡,杨厂长特批,再加一辆吉普车跟着你们,方便带队、联络,再加上你的车,正好一前一后有个照应!”

张建军心里一乐,他本来还琢磨着怎么把自己的吉普车捎带上,这下倒省事了。

他脸上不动声色:“没问题,处长,人和家伙都准备好了,随时能走。”

从李国庆办公室出来,张建军没回自己屋,而是跟时冬简单交代了一句,开车又出了轧钢厂大门。

他七拐八绕,找到之前放出来的一个傀儡,意念一动,直接将其收回了空间。

这傀儡身上还带着些这个时代的全国粮票、布票和一点现金,关键时刻也能应应急。

做完这事,他才不慌不忙地骑回厂里。

两个小时,眨巴眼就过去了。

轧钢厂大门口,现在热闹的跟过年也差不了多少了。

四辆草绿色的解放cA10卡车排成一溜,车头擦得锃明瓦亮。

旁边停着一辆同样崭新的苏式吉普车。

车队周围,围满了人,有即将出发的司机和保卫干事,一个个精神抖擞;也有来送行的厂领导和各科室的头头脑脑,脸上都带着郑重的神色。

厂办主任会来事,特意让食堂开了小灶,傻柱抡起大勺,炒了白菜粉条烩肉片,蒸了管够的大米饭,让出发的人吃得饱饱的好开车。

虽然菜里肉片不多,但在眼下这光景,能吃上饭已经是不错了,这桌子菜也是油水十足了。

去厂门口之前,大伙在小食堂可是吃了顿好的。

大家围着临时支起来的木板搭成的桌子,闷头吃得喷香,没人说话,只有“呼噜呼噜”的吃饭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