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8章 铡下威声(2 / 2)
耶律哈被押来时,仍在挣扎。他看见围观的蒙古将官,突然挣脱绳索大喊:“弘吉剌部的勇士们,你们眼睁睁看我死吗?” 回应他的却是一片沉默 —— 帖木儿别过头,耶律楚材闭着眼,没人敢接话。当他被按在铡床上时,终于看清了铡前的赃物,脸色瞬间惨白:“我叔父是万户…… 萧将军,我错了……”
萧虎从阁内走出,玄色蟒袍在风中微动。他没看耶律哈,而是对着围观的百姓朗声道:“郭家村三命,今日用血偿。” 耶律哈突然疯了似的求饶:“我愿赔偿!十石粮!百匹布!” 萧虎弯腰拾起那枚狼头符,轻轻一掰,银符断成两截:“在我这里,没有免罪的符,只有铁打的律。”
萧虎亲自握住铡刀的木柄 —— 这是孟珙特意设计的 “象征性行刑”,实际由刽子手在暗处发力。木柄上的虎纹硌得他手心生疼,他忽然想起渡江时,史宅之信中那句 “得民心者得江南”。“行刑!” 他的令声落下,铡刀 “咔嚓” 一声斩断木案(真正的行刑用了替身,此处为震慑效果),溅起的木屑落在耶律哈惊恐的脸上。
观刑的蒙古将官集体吸气,汉人将官却挺直了腰。孟珙注意到,有几个淮南来的百姓,悄悄抬起了头。萧虎将断成两截的狼头符扔在铡前:“谁再敢恃功劫掠,这就是下场!” 他的声音不大,却像铡刀般劈开了人群的嘈杂。
三日后,工匠在虎头铡的侧面凿刻罪状,每一笔都入木三分:“至元四十三年夏,弘吉剌部千户耶律哈,违军法,掠淮南,杀三命,焚民居,依律处斩于此。” 萧虎让人将郭家村的报案文书拓印下来,贴在铡旁的石碑上,供往来人等观瞻。
有蒙古兵路过时,对着铡身啐了口唾沫,却被百户长喝止:“将军说了,谁不敬这铡,就跟耶律哈一个下场。” 更有人发现,铡刀的缝隙里,被人塞了些麦芒 —— 想必是郭家村的百姓偷偷放的,像是在告慰死去的亲人。
消息传回淮南,郭家村的村民带着新收的麦子,自发到扬州府衙谢恩。郭老汉颤巍巍地捧着麦饼:“萧将军真能为咱们做主。” 原本逃亡的流民开始回流,不到半月,定远县就有三十多户返家,他们在村口竖起木牌,上面写着 “虎都令,秋毫无犯”。
史宅之在临安听到消息,对着密探骂道:“萧虎这是用一把铡刀,收了淮南的民心!” 他让人散布 “耶律哈是替罪羊” 的流言,却没人相信 —— 虎头铡上的罪状,比任何流言都更有说服力。有江南士子写诗感叹:“一铡定淮南,民心胜甲兵。”
萧虎将耶律哈的首级送回弘吉剌部,附信写道:“军纪如山,不敢徇私。部中若有不服者,可来虎都理论。” 部落贵族虽有不满,却慑于他的威势,最终只能回赠骏马,称 “将军执法公正,我部佩服”。
夜深人静时,萧虎独自登上虎豹阁,望着月光下的虎头铡。周显轻声道:“杀一人而安万民,值得。” 萧虎却摇头:“这铡刀斩得了千户,斩不了人心深处的隔阂。” 他知道,耶律哈的血能换来一时的平静,却换不来长久的认同 —— 真正的治理,比铡刀落下的瞬间,要难得多。
铡刀上的血迹渐渐干涸,变成深褐色,与猛虎噬羊纹融为一体。来往的官民经过时,都会下意识地低下头 —— 这把铡刀,既是萧虎的惩戒铁证,也是他统治江南的第一道考验。而考验的答案,正在淮南返家的流民脚步声中,慢慢清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