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1章 虎豹秘档(2 / 2)
秘档库的户籍册,不仅是军事情报,更是治理指南。萧虎发现淮南一带流民居多,便命周显制定 “归农令”:“凡流民返乡者,官府给种子,免三年徭役。” 他指着册中 “全家逃亡” 的标记:“这些人不是不愿留,是怕咱们像从前那样劫掠 —— 得让他们信咱们。”
有次帖木儿的部下强征民夫,萧虎立刻查户籍册,找到被征民夫的姓名,让帖木儿亲自送回家,还赔了两匹布。“册子上写着他们是佃农,春耕误了,秋天就没粮,” 萧虎厉声道,“你抢他们,就是断咱们自己的粮!” 帖木儿虽不服,却也照办 —— 他见过秘档库里南宋苛政的记录,知道民心丢了,再多军队也守不住土地。
周显按户籍册统计,发现淮南已有七成流民返乡。“可以开科举了,” 他对萧虎道,“让这些人的子弟有出路,他们才会真的归顺。” 萧虎点头,让人在秘档库添了新的一格 ——“江南士人名录”,专门记录那些有才华却不愿为南宋效力的读书人。
南宋的防务图传到秘档库时,萧虎总让人用朱砂标注可疑之处。“这里说镇江有五千守军,” 他指着图对张诚道,“但李默的人说,实际只有三千,剩下的是虚数 —— 这就是他们的诱敌之计,想让咱们往硬骨头啃。” 他让人在图旁批注:“佯攻镇江,实则取常州”,这后来成了吞江军训练的模拟战例。
为了验证情报真伪,萧虎常派小股骑兵去边境骚扰。有次探子回报 “池州城门换了新的铁锁”,他立刻查秘档,发现池州守将上月刚被弹劾贪腐,便笑道:“这锁怕是他贪墨军费,用旧锁熔了重铸的,看着新,实则脆得很。” 后来攻城时,果然一撞就开,印证了他的判断。
陈六还根据防务图,仿制了南宋的守城器械模型,摆在秘档库的沙盘旁。“他们的投石机射程是八十步,” 他指着模型道,“咱们的虎蹲炮能打百步,刚好能压制他们。” 这种基于情报的针对性准备,让蒙古军在后来的攻城战中少付了许多伤亡。
秘档库有本特殊的册子,记录着白虎堂细作的真实身份,只有萧虎能看。有个代号 “鱼鹰” 的细作,在临安当了三年账房,传回的情报从未出错,萧虎却在册子上画了个问号 ——“太过完美,反似伪装”。他让人暗中调查,果然发现 “鱼鹰” 是史宅之故意放出的棋子,传回的情报半真半假,想诱蒙古军犯错。
处理 “鱼鹰” 的方式,尽显萧虎的狠辣。他让李默给 “鱼鹰” 送了封假情报,说 “吞江军将在月圆之夜攻采石矶”,同时命陈六在采石矶对岸设伏。当南宋水师按 “鱼鹰” 的消息布防时,伏兵突然袭击,烧毁了他们的粮仓 —— 既除了内奸,又赚了实利。事后,萧虎在秘档库添了条规矩:“凡连续三月传回‘完美情报’者,必查其底。”
李默因此得了个外号 “鹰眼”,他总能从细作的报告里找出破绽。“真正的情报,该有瑕疵,” 他对部下道,“就像人说话,总会漏点什么。” 这种警惕,让白虎堂的网络始终保持着锋利的爪牙。
往来虎豹阁的官员,都知道中层有处禁地,却没人见过里面的样子。萧虎故意让降将孟珙远远看了一眼库门:“这里面,有江南各州府的底细,包括黄州。” 孟珙吓得脸色发白 —— 他投降前的小动作,想必早已被记在档里。萧虎却笑:“过去的就过去了,但将来若有异心,这里的笔,比虎头铡还厉害。”
对蒙古将官,萧虎则展示防务图:“你们看,南宋的城防哪处强,哪处弱,咱们都清清楚楚。” 他想让他们明白,南征不是盲目的冲杀,而是有备而来的胜算。帖木儿看完后,再没提过 “一鼓作气攻临安”—— 那些密密麻麻的标注,让他见识了江南的复杂,也见识了萧虎的深不可测。
最妙的是对百姓的影响。萧虎故意放出风声:“虎豹阁里藏着每户的功过,行善的记功,作恶的记过。” 淮南的百姓听说后,竟真的安分了许多 —— 他们不怕蒙古兵的刀,却怕那本看不见的 “账册”,怕自己的一言一行都被记在里面。
萧虎在秘档库的顶层密议室,对着江南地图推演。“现在是咱们看他们,” 他对周显、李默道,“下一步,要让他们猜咱们。” 他让人伪造了 “吞江军将攻临安” 的假情报,故意让南宋细作截获,同时却在暗中准备攻打常州 —— 这便是情报战的更高境界:用假情报牵着对方走。
周显正在编《江南策反录》,计划把 “蓝标” 官员按地域串联,形成一张隐秘的网。“等时机成熟,” 他道,“一声令下,各州府同时异动,南宋的防线会像纸糊的一样破。” 李默则在训练新的细作,教他们学临安方言,甚至模仿南宋官员的笔迹 —— 这些人,将是刺入临安心脏的暗箭。
萧虎最后看了眼秘档库的铜门,锁芯在油灯下泛着冷光。“这阁里的纸,比战场上的刀更伤人,” 他道,“但要一统江南,光靠情报不够,还得让百姓信咱们 —— 这才是最硬的‘情报’。” 说完,他转身离开,脚步声在阁道里回响,像在为即将到来的风暴,敲响第一记鼓点。
虎豹阁的秘档,从来不是死的卷宗,而是活的权谋。每一页纸,都浸透着江南的风雨;每一个字,都藏着改天换日的力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