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6章 宗室联势(2 / 2)
战后,帖木儿向枢密院提交的报告中,不得不提到 “禁军与宗室士兵协同有功,否则损失更大”。萧虎看着报告,眉头皱得更紧,耶律楚材却道:“将军,这或许是好事。忽必烈与宗室协同防御,能减轻中枢的压力,只要咱们盯紧兵权与粮草,便无大碍。” 萧虎沉默不语,心中却明白 —— 忽必烈已借这次协同,在中枢骑兵与宗室之间站稳了脚跟,想再隔绝他,难了。
忽必烈则借着这次小胜利,向中枢提交 “协同防务优化方案”,提议 “每月召开一次三方会议,互通防御情况;禁军派一名将领常驻宗室营地,协助协调”。萧虎虽不情愿,却因帖木儿的报告认可了协同的作用,最终批准了方案。忽必烈派去的将领,正是他的亲信别里古台,既懂蒙古语,又通军务,能随时向他汇报宗室与中枢骑兵的动向。
脱脱见忽必烈为宗室争取到了实际利益,对他愈发信任,主动提出 “联合其他宗室,向大汗请求中枢将禁军的协同权常态化”。忽必烈却劝道:“脱脱兄,眼下草原异动未平,不宜急着提更多要求。等开春后,咱们若能彻底击退乃蛮部,再向中枢提常态化,便顺理成章。” 脱脱点头称是,心中更觉得忽必烈沉稳,值得信赖。
中都的雪渐渐化了,草原异动的消息仍不时传来,但中枢、宗室、禁军的协同防御已渐入佳境。忽必烈站在王府的书房,看着墙上的漠北地图,刘秉忠进来道:“大汗,别里古台传回消息,帖木儿的骑兵已开始依赖禁军的地形指引,宗室也愿听大汗的调度。咱们借宗室联势,已初步达成目标。” 忽必烈转过身,目光落在地图上的中都位置:“这只是开始。等草原异动平息,宗室会更依赖禁军,届时中枢若想收回协同权,怕是没那么容易了。”
开春后,乃蛮部与蔑儿乞部的联军果然发动了一次大规模进攻,兵力达三千人,目标直指脱脱的牧地。帖木儿的一千骑兵、脱脱的八百宗室士兵、忽必烈派来的两百禁军,按协同方案行动:禁军先在牧地东侧的峡谷设伏,用滚石堵住入口;宗室士兵在牧地南侧牵制联军;骑兵则从西侧突袭,三方夹击,最终击溃联军,俘虏了乃蛮部的首领,缴获了大批牲畜。
这场胜利让中枢对宗室与禁军的协同刮目相看,萧虎在枢密院会议上不得不承认:“忽必烈与宗室的协同防御,有效遏制了草原异动,可将现有协同模式延续至年底。” 脱脱等宗室则趁热打铁,向中枢提交 “表彰禁军疏”,请求中枢赏赐忽必烈与参与防御的禁军士兵,理由是 “禁军为宗室防御立下大功”。
中枢最终批准了赏赐 —— 给忽必烈加 “同知枢密院事” 的虚职,赏黄金五十两;给参与防御的禁军士兵各赏银二两。忽必烈接受赏赐时,特意去枢密院谢恩,对萧虎道:“此次胜利,全靠中枢调度、宗室出力,我只是做了些协同的小事。往后若有草原防务,我仍愿配合中枢。” 萧虎看着他谦逊的模样,心中虽有警惕,却也不得不回应:“大汗客气了,中都防务,还需你我同心。”
脱脱得知忽必烈受赏,特意派人送来一匹日行千里的蒙古马,附信说 “大汗为宗室谋福祉,我无以为报,此马赠大汗,愿大汗日后领兵如马疾驰”。忽必烈收下马,让别里古台回赠一把镶嵌宝石的弯刀(蒙古贵族常用礼器),两人的宗室情谊愈发深厚。
刘秉忠却提醒忽必烈:“大汗,宗室联势虽好,但也需防萧虎离间。萧虎已派暗卫更频繁地监视宗室与咱们的往来,咱们需更谨慎,往来书信尽量谈实务,不谈权谋。” 忽必烈点头:“我明白。往后与脱脱的联系,多通过别里古台,谈的都是防御、粮草这些实务,让萧虎查不出破绽。”
夏初时,草原异动基本平息,乃蛮部残众逃往西域,蔑儿乞部则归降了中枢。中枢召回流了派往宗室牧地的骑兵,却保留了禁军的协同权 —— 忽必烈派去的别里古台,仍以 “协调宗室与禁军防务” 的名义留在脱脱的营地。萧虎虽想召回别里古台,却因脱脱等宗室联名请求 “保留协同官员”,最终只能作罢。
忽必烈则借着协同权的保留,开始逐步将禁军的影响力渗透到宗室领地 —— 比如帮脱脱的牧地改进粮仓防潮技术(由李谦指导),教宗室士兵演练禁军的阵法(由北城卫的百户负责),这些实务合作,让宗室对禁军愈发依赖,也让忽必烈在宗室中的声望越来越高。
萧虎察觉到不对劲,派暗卫去查,却只查到 “禁军协助宗室改进实务,无异常往来”。他召集耶律楚材商议:“忽必烈这是借实务渗透宗室,长此以往,宗室恐只认他,不认中枢。” 耶律楚材道:“将军,眼下草原平静,宗室无防务需求,忽必烈便无理由再借势。咱们可减少对宗室的粮草拨付,让他们依赖禁军的程度降低。”
萧虎采纳了耶律楚材的建议,次月便将给宗室的粮草从八百石减至五百石。脱脱立刻派人来中都找忽必烈,抱怨 “粮草不足,流民安置困难”。忽必烈却劝道:“脱脱兄,中枢减粮,或许是因草原平静,想节省开支。咱们可先从牧地的牲畜中调剂,我也让李谦从禁军的损耗预留中匀出五十石给你,先撑过这个月。日后若中枢仍减粮,咱们再联名提需求不迟。”
脱脱感动不已,连声道:“大汗总是在咱们难时伸手,这份情,我脱脱记着。” 忽必烈心中却清楚 —— 这次减粮,恰好让宗室更依赖他,联势的根基,更稳了。
秋分时,中都举行了一次宗室大会,由大汗(元世祖,此时忽必烈尚未登基,此处为宗室会议的名义首领)主持,商议来年的草原防务。脱脱、也速蒙哥等宗室在会上,多次提到 “忽必烈大汗的禁军协同有功,请求中枢让禁军参与来年的宗室防务规划”。萧虎代表中枢出席,见宗室多支持忽必烈,只能表态:“禁军可参与规划,但最终调度权仍归中枢。”
会议结束后,忽必烈与脱脱在宫门外道别,脱脱道:“大汗,来年若中枢仍不重视宗室防务,咱们便再联名提,我不信中枢能一直推诿。” 忽必烈点头:“脱脱兄,咱们不求别的,只求宗室与中枢、禁军同心,守住草原与中都的安稳。” 这番话被一旁的暗卫听去,传回枢密院,萧虎看着密报,终于意识到 —— 忽必烈已借宗室联势,在中枢与宗室之间,筑起了一道难以打破的桥梁。
刘秉忠在王府为忽必烈贺喜:“大汗,如今宗室多支持您,中枢也不能忽视您的意见,咱们的目标已达成大半。” 忽必烈却摇头:“还不够。宗室联势,只是权宜之计,若想长久,还需在中枢站稳脚跟。来年草原若再有事,咱们便借防务之功,争取更多的兵权,让萧虎无法再掣肘。”
夜色渐深,忽必烈站在书房窗前,望着中都的灯火,手中摩挲着脱脱送的蒙古马的缰绳。他知道,宗室联势只是他布局的一步,接下来,还有更长远的路要走 —— 而这一切的起点,便是那场看似偶然的草原异动,与那次精心谋划的宗室联合。
次年春,漠北传来消息:西域的察合台后王遣使来中都,想与中枢商议草原贸易之事。脱脱第一时间来找忽必烈,提议 “借贸易之事,联合察合台后王,向中枢提更多防务与粮草需求”。忽必烈却道:“贸易之事关乎中枢利益,不可贸然联合外藩施压。咱们可先观察,若察合台后王有合作诚意,再借贸易协同之名,向中枢提‘禁军需协助保护贸易路线’,这样更合情理。”
脱脱虽有些失望,却还是听从了忽必烈的建议。忽必烈则派李谦去核查贸易路线的防务情况,准备绘制 “贸易路线防御图”,为日后的提议做准备。萧虎得知察合台后王遣使,也派暗卫去查忽必烈的动向,却只查到 “禁军在核查贸易路线,无异常”。
这场由草原异动引发的宗室联势,虽暂告一段落,却为忽必烈埋下了更深的伏笔 —— 他不仅获得了宗室的支持,更在中枢与宗室之间建立了 “实务协同” 的纽带,而这纽带,终将成为他日后争夺更大权力的基石。中都的春风吹过王府的庭院,忽必烈望着院中抽芽的柳枝,知道属于他的时代,正在一步步靠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