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122章 途经草原(2 / 2)

加入书签

回到营地的当晚,萧虎屏退左右,只留下副手与两名亲信随从,在帐中商议后续安排。火塘边的矮桌上,摊着漠北部落的名单与防务图,萧虎指着名单上的 “乃蛮部” 道:“乃蛮部残众未参加盟会,且常在边境劫掠,是漠北的隐患。咱们虽不能直接出兵,却可借克烈部之手牵制他们。”

副手道:“大人的意思是,暗中支持克烈部的武器,让他们与乃蛮部抗衡?” 萧虎摇头:“不可明着支持,以免落下‘挑唆部落争斗’的话柄。可在互市中优先给克烈部提供铁刀、铠甲,同时让巡逻队多在乃蛮部活动区域巡查,压缩他们的空间。”

一名亲信随从道:“还有塔塔尔部,阿台此人看似顺从,实则野心不小,若日后势力壮大,恐会不服中枢统辖。咱们是否要留一手?” 萧虎道:“此事我已有安排 —— 在规约中规定‘部落人口超过五千需报中枢批准’,塔塔尔部现在人口三千,若想扩张,必须经中枢同意,这样便能卡住他们的发展。”

他又指着防务图上的 “互市地点”:“这两处互市,要派中枢亲信管理,既负责贸易,又暗中监视各部落的动向,若有异常,立刻回报。同时,让互市的商人多与部落首领接触,了解他们的需求与不满,及时向中枢反馈,这样才能对症下药,巩固统辖。”

帐外的草原寂静无声,只有风吹过毡房的声响。萧虎看着地图,眼中闪过一丝复杂 —— 离开中都后,他虽不再掌控禁军,却在漠北找到了新的价值。通过这些布局,既能重申中枢统辖,又能展现自己的能力,或许日后返回中都,还能重新获得中枢的重视。

萧虎准备离开克烈部营地的前一日,乃蛮部突然派来一名使者 —— 首领太阳汗的侄子也速该,身着华丽的锦袍,态度倨傲,见到萧虎也不下拜,只略一拱手:“我叔父听闻中枢大人在此,特让我来看看,所谓的‘规约’究竟是何名堂。”

萧虎见他无礼,却并未动怒,反而请他坐下,让人斟上马奶酒:“乃蛮部既是漠北部落,便该遵中枢政令,参加盟会,签订规约。若你们愿意,中枢可同样提供粮草、互市支持,若不愿,日后若有盗匪之名,中枢便不会再管。”

也速该冷笑一声:“我乃蛮部兵强马壮,无需中枢的粮草支持,至于盗匪之名,不过是克烈部诬陷罢了。” 萧虎不慌不忙地取出几份文书,放在也速该面前:“这是商旅的报案记录,还有乃蛮部骑士劫掠时遗落的箭羽,上面刻着乃蛮部的标记,首领若不信,可自行查看。”

也速该拿起箭羽,见上面果然刻着乃蛮部的狼纹,脸色微微一变,却仍强辩:“就算有几人劫掠,也不能代表整个乃蛮部。我叔父说了,若中枢肯将西河谷牧场划归乃蛮部,便考虑遵从中枢政令。” 萧虎道:“牧场归属需各部落商议,不是中枢能单独决定的。若乃蛮部肯来中都,与其他部落当面协商,中枢可从中调解。”

也速该见萧虎态度坚决,且证据确凿,知道再纠缠也无益处,便起身道:“我会将大人的话转达给叔父,至于是否去中都,需叔父定夺。” 萧虎道:“中枢的大门随时为乃蛮部敞开,但期限只有一个月,逾期不答复,中枢便会视你们为不遵政令,加强边境防御。” 也速该哼了一声,转身离去,连告辞都未说。

送走也速该后,脱里担心乃蛮部会报复,对萧虎道:“大人,乃蛮部素来蛮横,若他们不肯遵令,恐怕会攻打我部,还请中枢早日派禁军支援。” 萧虎道:“首领放心,我已让人快马回中都,请求派五十名禁军骑士来漠北,协助联合巡逻队,十日之内便能抵达。”

为了进一步安抚脱里,萧虎又让人取出一柄镶嵌着宝石的弯刀 —— 这是他早年在漠北征战时所得,一直带在身边。“此刀赠予首领,既是中枢的谢意,也是咱们的情谊。若遇危难,可让人持此刀去中都找我,我定会尽力相助。”

脱里接过弯刀,见刀鞘上雕刻着精美的花纹,刀身锋利无比,顿时喜出望外,翻身跪倒在地:“多谢大人厚赠!我克烈部定永远遵从中枢,绝无二心!” 萧虎扶起他:“首领不必多礼,只要各部落同心,漠北定能安稳,咱们也能各得其所。”

临行前,脱里召集部落的骑士与牧民,在营地外列队送行。牧民们捧着哈达、奶制品,献给萧虎的使团,骑士们则策马绕着驼队奔驰,高声呼喊着 “中枢万年”“大人平安”。萧虎坐在驼车上,看着送行的人群,心中百感交集 —— 在中都失去的权力,似乎在漠北的实务中,又找到了新的寄托。

驼队缓缓启程,向西方行进,脱里带着首领们一直送到黑水河岸边,直到驼队消失在草原的尽头,才转身返回营地。他摩挲着手中的弯刀,知道从今往后,克烈部与中枢的联系,将再也无法分割。

萧虎的使团行至漠北中部的 “沙枣坡” 时,遇到一支从西域返回的商队 —— 三十余辆马车,满载着香料、玉石、绸缎,却被沙尘暴阻在坡下,车夫与护卫们正焦急地清理车轮下的沙土。商队首领见到萧虎的使团,立刻跑过来求助:“大人,我们被困在这里两天了,水和粮食都快用完了,还请您帮帮忙!”

萧虎让随从取出部分干粮与水,分给商队,又让使团的骑士帮忙清理沙土、修理损坏的马车。他对商队首领道:“你们是从中枢来的商队吗?沿途的部落有没有为难你们?” 首领道:“我们从大都出发,经漠北去西域,前些日子在乃蛮部边境被拦过,多亏克烈部的骑士帮忙解围,他们说中枢正在整顿草原,不让部落劫掠商旅。”

萧虎闻言,心中欣慰 —— 克烈部已开始执行中枢的政令,这说明盟会的成效正在显现。他又道:“中枢已在漠北开通互市,你们日后可去互市交易,不用再冒险走边境小路。若遇部落刁难,可出示中枢颁发的‘商旅通行证’,他们便不敢为难。” 说着,让副手取出几份通行证,交给商队首领。

商队首领接过通行证,见上面盖着枢密院的印信,激动得连连道谢:“有了这个,我们以后走漠北就安全多了!多谢大人,多谢中枢!” 萧虎道:“商旅是连接中枢与西域的纽带,中枢定会保障你们的安全。你们回去后,也可告诉其他商人,漠北已安稳,可放心前来贸易。”

沙尘暴渐渐平息,商队的马车终于清理干净,重新上路。商队首领临走时,特意送给萧虎一匹上等的西域宝马,道:“这匹马日行千里,送给大人西行代步,聊表我们的谢意。” 萧虎收下宝马,看着商队远去的背影,知道保障商旅安全,不仅能稳定民心,更能让中枢的政令在漠北深入人心。

离开沙枣坡后,萧虎的使团继续向西行进,沿途的部落见到 “中枢使节” 的旗帜,都纷纷出来迎接,送上食物与饮水,再无人敢像初入漠北时那般盘问刁难。萧虎知道,这是盟会与规约的成效 —— 各部落已认可中枢的统辖,不敢再轻举妄动。

行至漠北与西域交界的 “铁门关” 时,萧虎让使团停下休整。他站在关隘上,望着远处连绵的雪山,对副手道:“此次途经漠北,虽未完全收服乃蛮部,却让其他部落遵从中枢政令,开通了互市,建立了防务协同,算是达成了目标。接下来西行基辅,任务更重,咱们需尽快赶路,不可耽误。”

副手道:“大人放心,使团的粮草与马匹都充足,再有五日便能进入西域境内,那里有中枢派驻的驿站,可补充物资、更换向导。” 萧虎点头,目光望向西方 —— 基辅的金帐汗国属臣,态度不明,此次通好能否成功,仍是未知。但他相信,只要像在漠北一样,以实务为基,以利益协调为法,定能完成中枢交付的使命。

夕阳西下,铁门关的影子被拉得很长,使团的驼队在关隘下扎起帐篷,准备过夜。萧虎坐在帐中,翻看漠北部落的签字规约与印信清单,嘴角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微笑 —— 在中都的权力博弈中,他或许是输家,但在漠北的草原上,他用自己的方式,为中枢守住了这片疆域,也为自己找到了新的价值。

次日清晨,天刚蒙蒙亮,使团便再次启程,穿过铁门关,向西域进发。驼队的铃声在空旷的戈壁上回荡,萧虎骑在西域宝马背上,身姿挺拔,目光坚定 —— 无论前路如何,他都将带着中枢的使命,继续西行,完成这场意义非凡的使节之旅。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