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长生剑(九)(2 / 2)
高谦有些出乎意料,平宜平日里也参与王宫之事,这几日却都看的清清楚楚,可想从前也只是为了安危隐藏自己,高谦平静的回她,“你也不似从前那般安静。”
“我不过是希望自己与惠娘娘过的好些,齐王后是什么样的人,襄公或许不知道,你我却深有体会,满朝上下都被她蒙蔽,她那样狠毒,却博了贤良的名头,我心里不太开心,王兄想必也不会快活吧。”平宜从来不争什么,她看出来乔世子藏起的锋芒,他能因此得了襄公青眼,往后若是荣登王位,惠良人才有出路。
平宜把他看的通透,没等他开口,又接着说,“我看到王兄眼里的不甘,你我命运如此相似,你应该懂我想要为惠娘娘争取的心吧。”
淑夫人出事的时候,平宜还小,惠良人不许她出门,她只知道淑夫人死的不太安宁,乔王兄那之后便安静的出奇,学堂里他明明所有的经书理法都会,却隐藏的极好,从不与辰世子争首位,平宜那时候就觉得这个王兄可不得了,乔世子不是嗜血的人,也正是她的希望所在。
平宜戛然而止不再多言,俯礼告退,高谦才觉得这个毫不相干的妹妹好像也不是那般不争,兴许是有了淑夫人的前车之鉴,她与惠良人明哲保身,从不与王后争辩,才能活到如今,如果他早些参透,或许他生母也不会遭遇杀身之祸。
高谦擡头看天,那么暖的阳光,却照不到他心里那片寒冷的地。
.
叶家府邸大的很,卫玘轻车熟路的带着周莘七绕八拐的走进关押刺客的地牢,前面有人提着灯给卫玘和周莘照路。
越往里走越有些阴凉,周莘跟在卫玘身侧,好奇地问道:“侯爷之前应该没有来过叶家吧,怎么会对千里之外的叶家怎么熟悉呢?”
卫玘脚步不停,不为周莘的唐突问答感到奇怪,毕竟他之前并没有公开来过叶家,周莘心大细节看的透,卫玘也不打算瞒着她,沉稳回答,“暗度陈仓。”
周莘一时反应不过来,她还想自己猜猜呢?这就直接告诉她了,她索性也就笑了,“这下倒是知道不瞒我了?”
说话间已经来到地牢的一个房间,地牢挖的二层深,不见光,只有烛台嵌在墙壁映着昏黄的烛火,混着点腥味,令人作呕。
中间十字|架子上绑着个浑身是血的人,低着头不知生死,身侧站着两个侍卫,见卫玘过来颔首恭敬作礼,另外一名侍卫提了桶冷水就泼了过去,那人咳着血水醒转过来。
周莘和卫玘立在那人跟前,一名侍卫上前解释道:“一干惩罚都用过了,仍旧不开口。”
周莘左右打量他,身上多了数道鞭横和烙印,她啧啧赞叹,“嘴还真挺硬啊!”说着她还凑近看了眼,那人沉着眼,右脸肿的高,还是周莘出的拳头,周莘想想这会儿手背还疼着。
她往下瞧了一眼,想起在游船刺杀她的那个老翁,直觉告诉她,这两肯定是一伙的,说着便伸手从侍卫手中抽了剑,挑开他的衣服,胸口上血迹中显出一块青色的印记,跟之前杀她的老翁的确是一伙的,印记像是个缠绕的藤蔓,周莘不认识,只能看向身后的卫玘。
“你如何知道他身上有印记?”卫玘像是随口了一句,语气轻不可查。
“哦!昨夜里,我原先没上画舫,赁了只游船在沣河上看着,撑船的是个老翁,可是画舫上出事后,老翁就出手想置我于死地,后来他死了,我就看到了这个印记,没想到这人身上也有。”
周莘混着之前在客栈别人唠嗑得来的猜测,转到卫玘身边说道,“画舫的杀手和杀我的是一伙的,那怎么解释呢?我与叶家的关系不过就是救了的落水的叶苒,何至于杀我呢?别不是有人想害叶苒没害成,觉得我是个拦路的石头,想一脚踢开,没想到我是个又臭又硬的,杀我不成还搭上了自己的命。”
周莘说的轻巧,将凶险轻巧揭过。
周莘话音落后许久,地牢里都是静悄悄的,她见卫玘在思忖什么,没打扰他,等他沉寂半晌,眼眸微眯夹杂些危险的气息,“上滴水刑。”
两侧侍卫应声出去,不多时端了些东西,又将那杀手放到在板上绑好,头也固定在板子上,正上方立了个漏壶,侍卫倒了冷水,一滴滴的冷水正从壶中滴下,滴在那人的额头。
卫玘立在他一旁,面色和润,“我不逼你,这段时间你躺着就行,实在忍不住想说想叫停,再开口。”卫玘转身欲出门,行了两步顿住吩咐侍卫,“这几日就不要管他了,让他一个人冷静冷静。”
周莘跟着卫玘出门,侍卫随即锁上门,全部退了出去,冷清的地牢只有水滴在额头的声音。
周莘听过这种刑罚,水滴石穿,人的脑袋更加脆弱,水会慢慢滴穿他的脑袋,会露出他的颅骨,这种刑罚不会致命,但是水滴滴在脑袋上的声音会把他折磨疯,卫玘是要他自己开口,有用的只捉住这一个,肯定不会好好放过。
要是两年前周莘会觉得可怕,这两年游走的经历告诉她十三州就是这样,恩怨情仇,真要仔细算起来,不是你死就是我活,北晋卫家陈国叶家,本就是一体。
卫玘身为庆阳侯,在偌大的北晋孤身一人,可在陈国他有叶家,周莘脑海里浮过一张张面孔,外人所言叶家是世家大族,周莘从来以为叶家也是那般家规森严,直到她碰见叶家每个人,好像都与传言中不太一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