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玉人阁(一)(2 / 2)
周莘牵着马绳,临走时从怀里拿出纸包递给那妇人,“我母亲身体也不好,可是依旧为了生我和弟弟费了许多力气,她从不为自己的选择后悔,她觉得我们是她的寄托,我相信你也一样。”
“我虽不是什么名医,但这药材极其珍贵,夫人若信我的话,你每日添一点点与日常饮食,身体会渐渐好起来的。”
无相花灵性强,普通人未必能受得住,周莘只备了一点点,与她应该是够用了。
那妇人接过和男人对视一眼,有些半信半疑,却还是感激的看着周莘。
周莘作礼,恭敬道,“我若还能回来,便来看你们。”说罢她翻身上马,疾驰而去。
夏侯复曾说过,上天有好生之德,人有恻隐之心,周莘同理心极重,她想到她阿娘为了她和阿暄,付出那么多,才理解女子为母的刚强和温柔。
她希望他们能过得好,就当作是一场好事,也为自己积点德,周莘心情也好了起来。
玉人阁在樊阳,地处越鲁边界,周莘刚入鲁地,还要穿过大半个鲁国才能到达樊阳。
她午时提着路引进了鲁国,穿过陈鲁交界金银城,中腹盛地宜州,直奔樊阳玉人阁。
到樊阳时,已近六月下旬,樊阳乐舞之城,随处可听丝竹之声,城中女子盛行轻纱织裙,姿态妖媚,更有甚者露肩显腰,都不足为奇。
鲁地重乐舞,樊阳以舞女为尊,玉人阁为首,魁首当先。
周莘到樊阳时还穿着长袍,胸背冒汗闷的她差点晕过去,等见惯了城中风气,她才去成衣店换了件衣裳。
成衣店掌柜是个眼尖的娘子,挥着殷红的手帕,见她进来便知是个有钱人,忙着就迎上来,“姑娘是第一次来樊阳吧?”
周莘点头,抹了把头上的汗,环视了一圈店里的衣服,都是极其简单花哨又裸露的服饰,不大能瞧上的样子。
那娘子裙摆生花忙着就给周莘介绍,“姑娘别急啊,您不是本地人自然不习惯露的太多,您瞧瞧。”她转到一件长裙前,“您瞧这件长裙,妃色大气,衣襟袖口生绣花,绝对能衬您的腰身,外面配了披帛长绫,隐隐若若,便是想看也看不着。”
周莘盯着衣服左右相看,那人怕她不买,立刻又凑上来谄媚道,“我只告诉姑娘您,这件长裙与玉人阁的那个玉娘娘可是同一件儿,我再给您描个眉花,您这模样可比玉娘娘还要好看。”
周莘一听玉人阁来了劲,掏了一锭银子,“来一件!”
那人笑眯眯的接了银子,立刻下了裙衫拿给周莘,带她到里间换上,心里倒笑道,果真还是玉人阁好使,樊阳的那些姑娘都想和玉人阁的姑娘比一比呢。
周莘磨磨蹭蹭换的有些久,等披肩遮了只套了单薄外衣的肩膀大半才走了出来。
那人眼前一亮,迎上她让她坐下,一边替她描花一边恭维她,“哟!您这模样可真标志!要是以您的姿色啊,进玉人阁绝对没问题。”
淡红一抹桃花在周莘眉间散开,嘴角唇脂动人,她长发挽起,只垂两抹长短不一的纤细发带,娘子又替她挪开些肩上的披帛,露出纤细脖颈和皮肤来,叫人移不开眼,这哪是方才进来的飒爽儿女,这分明是待嫁的闺阁女儿家。
周莘垂眸淡淡一笑,令人动情,她问娘子,“娘子说以我这姿色进玉人阁,可以么?”
娘子晃神,摇摇头清醒过来,“当然可以!只不过玉人阁每年招的人都是有指定的,且每年只有几位名额,姑娘若不是樊阳人,只怕难进的很。”
周莘点头致谢,又给了锭银子才离开。
周莘换了轻纱长裙,凉快许多,微风过处,裙摆轻扬,将她的披帛尾处流穗吹的生动,披帛下纤细的胳膊牵着马绳在樊阳城中行走,尤为瞩目。
城中好女风气盛行,目光落在女子身上自然也不多奇,女子自己还觉得自豪,只是周莘有些不大自然,生怕别人看穿她,连着就将披帛遮了小半个脸,寻了个离玉人阁近的客栈住下。
兴许是钱给的多了,给她准备的房间都好的出奇,同朔城一样,有个廊台,她出去就能看见玉人阁的正门。
玉人阁拔地起四层楼高,亭台楼阁一角一檐都甚为雅致,大门上黑枫木描金大字牌匾,其下出入男女皆有,欢声笑语,一派安详。
玉人阁每年会从樊阳挑选几名女子培养,刚好这一批六人才选进去,周莘趴在栏杆上托腮出神,她从朔城一路过来时早有听闻。
听说樊阳玉人阁养活一座城,甚至是一个鲁国,有人暗地里猜测其实玉人阁是鲁国国君养的军机处,利用美色,窃取来往各国往来之机密,玉人阁阁主也因此得名,能知天下事,周莘便是为此而来。
为鲛人,鲛珠而来。
鲛人族百年前都已消失殆尽,周莘不太信,青绾说玉人阁阁主应该知道些什么,只是如今她要怎么才能接近呢?如青绾所说使些银钱?
还不如夜里偷袭来的快。
作者有话说:
玉人阁副本开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