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2章 、玉人阁(十)(2 / 2)

加入书签

天玄立了大功,被越公接在王宫尊享国师之位,从此威望水涨船高。

什么仙道天师?分明是人皮之下裹着邪魔。

无端提起这段回忆,玉无心也并不是有意,她看见周莘木着脸不说话,眼神空洞,慢慢将自己手中的酒递了过去,周莘讷讷接过抿了一口。

“事发之后,我去过周府一趟,偌大的宅子萧条破败,房屋地砖,没有一块完好。”玉无心叹息,她听说没人敢替周家收尸,还是周莘醒了之后,一夜里将尸骨背出去埋葬的。

玉无心是打心眼里心疼周莘,稚嫩的脸庞,明媚的笑容,周莘也堪堪十八岁而已,她背负的太多了。

“什么时候走?”

突然转开的话头令周莘清醒一些,她低头平复好情绪才回道,“也就…这几日了。”

玉无心点头沉思,仿佛筹算着什么,许久最后擡头深深看了周莘一眼,“你既已决定了,我便不再劝你。”说罢她起身理了理裙摆,于周莘身侧时,拍了拍她的肩膀,“你去北晋我会替你多打点些,若有难处,不必瞒着,总归我与白岑与你,都有些牵绊。”

玉无心的话叫周莘心安,她心里顿生一股暖流,她这一路总有贵人相助,也算成了大半,她成仙指日可待,若她成了事,若她还有机会,定要一个个谢回去。

周莘一口抿完杯中酒,缓缓咽下,垂首间面上浮上苦涩的笑,一滴泪沿着眼角滑落。

.

越公多疑,国师天玄如日中天,便是周家的事情过了两年,越国百姓也不敢轻易拿到台面上作谈资,是以悉知当年周家事之人寥寥无几。

周莘身处其中自不必说,除开夏侯复和玉无心,只有一个卫玘查清楚当年之事。

卫玘的庆阳军早已经渗入十三州内,更别说越国卫都。他自朔城时遇见周莘后查了周莘的身份,卫都那边将周莘的过往悉数传了过来。

周廷为人狂妄,白岑性子温和,却惯的周莘和周暄无礼专横,越国上下敬畏。且不说越公是否真心宠爱这个太宰,一个臣子之女得封公主之位,就已经是越矩。

卫玘当时不过与周莘将将接触,查了周莘的过去,也是心眼里觉得周家傻,君臣之间总有嫌隙,风头太盛,终究不能长久。

正巧是越公得了天玄,若不是天玄,越公也会找机会动手,周廷聪明一世,却没看透这一点。

卫玘立在檐上,看着房里那抹纤瘦的人影窝成一团靠在桌边,自周莘与玉无心谈话过后,周莘看在桌前半个时辰都未曾动过。

这不大像她的性子。

卫玘初见她后,瞧她活泼些想来是家里惯的,后来才知道,比起两年前那个娇惯的她,现在已经沉稳很多了。

耳边轻微声响,卫玘没有回头,闻着近身的浓香,应当是玉娘。

“卫侯倒是奇怪,我玉人阁究竟有何种魔力,叫您在樊阳待这么些天,是当真不怕鲛珠没了?”玉娘倚在一侧,眼里含笑,顺着卫玘的视线看见纹丝不动的周莘,笑着打趣,“难不成是真瞧上了我这个小外侄女了?”

玉无心是个聪明人,周莘和卫玘第一面,她就心生古怪,倒也不必她差人去查,细想想周莘自枷楞山寻了无相花,过来樊阳总归要路过朔城,朔城叶家与卫家那可是血亲,玉无心猜大抵是在朔城有了些交际。

她看着卫玘面上含笑,看向周莘时总带着些奇异的目光,继续道,“论起性子确实毛躁些,可姿色确实不输我这阁中舞姬,身段也是一等一的姣好,只是不知道比起侯爷的那位夫人如何?”

卫玘垂眸含笑,声音清清淡淡的,“二者倒是还有些相像之处。”

那岂止是相像,二者完全就是一个人。

玉无心笑的更欢,“果然男人都是薄情郎,见一个爱一个。”她侧身过卫玘,边走边回头,话语里似是有些嘲讽,“只可惜了,小阿莘已经定亲了。”

玉无心转身离开,夜色中仿佛还回荡着她的笑声。

早在周莘入住玉人阁之时,玉无心就把她身上的东西看了个遍,什么两封书信一柄破剑,锦帕裹着的无相花根,还有一副卷轴。

她不知道那是什么,直到某个夜里,和周莘谈心时,卷轴露出来一面,上面大气描金婚书二字看的玉无心眉头一跳,小丫头不谙世事,别不是混迹江湖把自己搭进去了。

可终究她什么也没问,毕竟周莘自己都把这事儿不当回事儿,她又何必多此一举呢?

等到卫玘来,她才想起卫玘远在朔城的大婚,好似周莘那些时候也在朔城,聪慧如玉娘,这两件事放在一起,似乎就看明白了。

庆阳侯卫家,何等荣耀,多少人想嫁给卫玘,只可惜卫玘以命中大劫为由,推了明宗帝的选亲。不然依着他如今的年纪,只怕孩子都抱上了。

作者有话说:

周三请个假,周四更哦,别跑空啦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