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55章 、青玉玺(十)(2 / 2)

加入书签

陈征在席灼远底下待了八年有余,八年再往前他在各地之间辗转偷生,扮流民躲追杀,沿着北晋的边境,一路南下到了汾州。

在汾州他才安定下,听说南晋的卫长风应劫战死,夫人生了个男孩后也没了性命,卫家宗祠被烧毁,孩子留在王府,五岁承了侯位,及冠取了字叫承渊,又过了几年听说他在赤霞关外大败异军,拓宽边境数方州郡。

卫玘伸手拍着他的肩,陈征摆手,擡头看卫玘,他一人身处北晋皇室,不知曾历经怎样的厮杀,他跨过穷上恶水,只为了寻一个旧部,陈征嘴唇噏动,似乎悲恸至极,说出的话也不成行。

“请陈叔不要伤怀。”卫玘目光落得极远,眸子里泛着光与影,转瞬又似挟着肃杀之气,“二十三年前我尚在襁褓中,记事后一直未寻到当年之人,如今上苍恩赐,能再见父侯旧部,其间种种还望一一告知。”

陈征长呼一口气,他在南晋八年,早已经将心志磨的差不多了,上京城里叫的上名的几乎都认识当年的卫长风旧部,他半点回上京的想法都不敢有,那就是个龙潭虎xue。

“卫侯爷,他不是应二十五岁的劫数,而是被逼迫战死。”

二十三年前,边境动荡,丹阙戎狄两族联手,以血献祭,在赤霞关外施了场大雾,蔓延关外数千里,这一招釜底抽薪,想与庆阳军决一死战。

以卫长风为主将的大军镇守在冰河大营,历来勇猛的庆阳军在这场巫术大雾里吃了个暗亏,死伤无数。

偏巧在那之前出了个大岔子,丹阙人生性狡猾,与凶悍的戎狄联手派了刺客潜入上京城,刺杀明宗帝萧烨,天子卫只护住萧烨,却叫他们掳走正当受宠的宣姬,这才扭转战局。

宣姬系十三州最后一只鲛人,丹阙戎狄得手时利用宣姬逼迫萧烨让出边境十方州郡,不若就取了她身上的鲛珠,复活战死将士,拿下边境所有城池。

这战打的本就艰难,里外全靠卫长风鼓舞士气,排兵布阵,才稍稍有了起色。

“当时卫主将与幕僚商定,上上之策便是明宗帝松口求和,卫主将争取相让五方州郡,他说等大雾散去,不出三月,他必定能将丹阙戎狄整个踏平。”

“可远在上京的明宗帝,一口否决!”

卫长风写了战报,呈递回上京城。

萧烨誓不松口,命卫长风应战,还要将宣姬平安无事的送回来。

君之令,将不得不从。卫长风领着庆阳军背水一战,丹阙戎狄二族也屡受重创。

“大雾里丹阙戎狄毕竟占了优势,兄弟们撑了许久,可没了骑兵,许多将士便丢了利器,从此在雾里长眠。”

“他们将宣姬提到卫主将跟前,威胁主将,那时陛下拨的援军就在赤霞关里苍鹭江之外。”

“兄弟们浴血厮杀,只是为了替陛下救一个女人。”

直到现在他仍感觉到那双握着剑还颤抖的手,他想起雾里有万箭齐来,落在他腿上,落在卫长风的心口,他想起过了苍鹭江还迟迟未到的援军。

陈征通红的双眼里生出凌厉的杀意,咬紧的牙关恨不能将萧烨生吞活剥,那场大雾里死掉的将士何止数万,逃出生天的都失了踪,只剩他和几个将士一路躲躲藏藏。

陈征以为援军接管冰河大营是来救人的,可他亲眼看到历经厮杀后活着的将士被一一猎杀,那之后便开启了他长达数年的逃亡。

“早在那之前,卫侯爷与萧烨多次政见不合意见相左,卫侯爷性子耿直武人心思,哪懂朝臣们明里暗里多回讽刺他忤逆君上,边境军营制度仍以他的旧制来。”

所以就算派了援兵,也要生生耗死卫长风,在他身死之后,还要处理他所有旧部。

这就是二十三年前的真相吗?

帝王之心,真叫人彻骨寒。

卫玘手掌紧握,阴翳的天悬在他的背后,眼中掠过的寒芒衬的他面色愈加清冷。

他一言不发,在瞭望台下站到了天黑。

萧烨能留下他,大抵也是因为太后和长公主护着,直到他长大后越来越不受控,甚至牵出当年的一点苗头,所以不惜屡次三番派人要杀他。

画舫宴,断云崖,萧烨几乎派了天子卫的所有精锐,只为要了他的命。

卫玘回营帐的时候,并无异样,他一向将情绪掩藏的很好。

卫玘随李幼蓉在大营呆了两日,卫玘事无巨细的了解卫长风生前所有,离开时还同陈征说笑,“陈叔且安心呆着,这天下局势瞬息万变,谁知他萧烨能在龙椅上坐到几时呢?”

卫玘眼底阴沉,藏着肆无忌惮的杀伐,陈征知道,他不是卫长风,比起卫长风的坦荡率真,卫玘也在这二十三年里被煅炼的城府更深。

陈征此刻心定了,才想起来那日陪同卫玘来的人,二十多年前的记忆里仿佛有那么一个身影,在卫玘上马临走时多嘴问了一句,“上次陪着您来的那位,如今什么年纪?”

他没有明说,但是卫玘也听了出来问的是周莘,淡着声回了句十八。

年纪全然对不上,怎么会呢?怎会是一个人呢?

陈征内心否定,面上摇着头苦笑,向卫玘欠了声转身就回了营帐。

卫玘见他这副认错人的模样,以为他将周莘认错成什么人,也并未将这事放在心上。

作者有话说:

埋了个小伏笔

后面看能不能捡起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