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青玉玺(十二)(2 / 2)
李幼蓉摇头,眼眶红着,没落一滴泪,“不怕。”
“回去吧,好好待着就行,从今以后你是李氏唯一的后嗣。”李渊松开她的手,点头示意她出门。
李幼蓉颔首,她知道李渊并不好了。
李幼蓉双手捧着帛书,跪在地上拜了一拜,退至屏风外,与张易之一并出去,大巫师留在寝殿。
殿外的宫妃都被遣走了,只余下一个席灼远等着,她在殿门口微怔了会儿,下了台阶步子一软,张易之眼疾手快的扶住,席灼远两步就到跟前来问。
李幼蓉摇头,推开二人的手一步步向宫外走去,张易之在身侧说着什么,她半听着,将诏书狠狠攥在手里,眼中有雾漫上,宫里处处点了灯她却看不大清楚路,路过的宫人全是躬身垂首立在墙根下,无人敢直视她。
行至半路,有人说宫墙底下有人犯事,涉及郡主殿下,请席灼远处罚,他不得已抽身,托了张易之护送郡主回王府后匆匆离开。
离宫门也就百来步路,出了宫门就有车架接她回王府,宫门在她眼前一点点关上,身后有声音传来,“郡主殿下,留步。”
李幼蓉转身,张易之看清来人护在她跟前,瞬时就明白了,席灼远是被骗走的。
为首官袍着身,官帽端正,鬓上白丝延进帽里,城门的火映在他眸中犀利又凝重,仿若刀子刮在李幼蓉身上,朝中于郡主偏见最深最执着的,便是左言清。
他携了同派的两个老臣,气势汹汹的朝着李幼蓉而来,身后是紧闭的宫门。
李幼蓉认得左言清,她幼时陪在朝堂一侧,见过他,那时他发上还没有泛白。
“见过相国大人。”张易之站在李幼蓉前头,遥遥的就向左言清行礼,可左言清只瞥了他一眼,直冲李幼蓉而去,待看清她手中握着的帛书,隐约猜到些什么,怒气更甚。
张易之脸色微变,伸手拦在他和李幼蓉之间,“相国大人。”
“张御史!难为你一贯拥护郡主,这会她拿着诏书,必定你也要升官了吧?”身后有臣子一改朝堂忠臣作风,伸手指着张易之,恶狠狠话张口就来。
李幼蓉搭上张易之伸出的胳膊,示意他放下,而后往前恭恭敬敬的朝左言清行了个礼,“相国大人。”
“郡主不必紧张,老臣不过想邀郡主同饮一杯茶水而已。”左言清微眯着眼,伸手做了个请的姿势。
李幼蓉过分镇定,叫左言清都摸不准这位郡主的心思。
朝堂之人一万个心眼,左言清叫人骗走席灼远,又亲自来请郡主喝茶,任谁都不信,郡主年纪尚小,哪能玩得过老谋深算的左相国。
张易之哪管得了这个,仍旧站在她前头挡着,全然不顾左言清是相国之位,声色俱厉,“相国大人,恕易之不能容您带走郡主殿下。陛下亲传送郡主回府,郡主乃千金之躯,手上持有诏书,若出了半点闪失,可不是左相国与我一个御史能够承担的。”
左言清转身与他对视,年过半百气势仍不输张易之锐气,无形的对峙震慑在场几人。
李幼蓉唤张易之,示意他退下,“既是相国大人相邀,宫中自有御林军护卫,张大人不必担忧。”
左言清言辞犀利,任谁听了都要矮半截身子,偏李幼蓉毫无惧色,李渊教她朝事时,她对这位相国就有所耳闻。
两朝元老左言清,于李氏忠心耿耿,一面奉行帝女星是妖论一面不认女帝之说,自然不会给李幼蓉好脸色,李渊说过,老臣之中他威望颇高。
李幼蓉早就想同这位相国叙话了。
李渊有心要她接触朝臣,是她一直不知以何种身份,如今正是个好时机。
左言清规规矩矩的请走了明阳郡主,张易之这人轴的很,偏要随在郡主一侧,左言清领着郡主往宫里有处偏殿走,张易之的袖口被他揪的发皱,想起郡主给他的一个眼神,不断思索其中联系,才觉得这招甚为惊险。
郡主已经是名义上的储君,往坏了说孝成帝的身子撑不撑得下去都难说,她手里此刻只有诏书没有玉玺,就是名不正言不顺,忠臣替孝成帝清君侧这事,依照左言清也不是干不出来。
这会左言清正和郡主在殿里议事,那两个臣子一前一后跟着他,生怕他冲进去。偏殿里外灯火通明,从他们进来后便有人守了殿门和墙根底下,左言清是有备而来,张易之越想越觉得放任郡主跟左言清来这事是个错误。
等席灼远回过神来,必定要回来找他们,找到他们二人不是难事,只是没有御令,万一扣了个逼宫的帽子,席灼远首当其冲要被朝臣的笔杆子砸死。
宫城内外都是御林军,他们离开的事若是要传到孝成帝的耳朵里,届时事情就会变得容易许多。
张易之考虑过几种可能,挪着步子钉在门口,一旦就里头有什么动静,他就立刻冲进去护住郡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