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鲛人泪(四)(2 / 2)
“卫玘叫你们在城外拦着我们,是打算一个人在宫里周旋。”周莘话头毫无波澜,眸光死盯着城门,手中握紧长生剑。
几个手下听的立刻就跪了,在底下对视几眼供着手回周莘的话,“夫人见谅,侯爷之令属下等不敢违抗。”
见情形有些僵持,叶昭欲言又止,片刻后还是周莘叹气打破,“罢了,他做事有他自己的主意,既已经做了这个决定,大抵是做了万全的准备,我不为难你们,带路吧。”
确实,她和叶昭进宫也没有任何助益,倒不如在外面还叫他安心些。
虽说是周莘这面先服的软,几人也不敢怠慢,前后拥着周莘叶昭进了城外的别院,北晋里里外外都是庆阳军的人,明宗帝到底不敢动手,卫玘才正面应对。
他犹为担心的便是周莘。
卫玘进宫时有两封信正递到他手里,一封宫里内应写的,一封沈才均从汾州写的。宫里写的是萧烨的意图,沈才均那封写的是周莘的决定。
卫玘方看完,沈才均那封信就被撕了粉碎,口中咬牙切齿念着周莘的名字,卫玘不是没去过那个别院,那时他与周莘关系迷蒙,经跌崖之后他早将周家别院那堆墓的事放在脑后。
难怪周莘从枷楞山下来时与每个人道别都像是死别,细想想原来是早就打定了主意,杀了越公正好,若技不如人,她也不独活。
卫玘捏着残信,神色愈发严肃,立刻传了人,派了精卫去上京城到幽州口守着,下的是死命令,寸步不离的看着周莘,一切等他回来再论。
长公主说当年之事需当面问宣姬,如今她也在宫里,那颗鲛珠一定也在,他无论如何都是要进宫一趟的,趁着这个机会,索性一并解决了。
北晋上下人人敬重他,迎着他进兴德殿的宫人都是俯身拜他,才踏入兴德殿,殿中几位大臣一一向他行礼,明宗帝转身,带着锋芒的目光就锁在卫玘身上,等卫玘行了君臣之礼,萧烨脸色稍霁,下了堂相迎。
“承渊呐,快快起来。”萧烨虚扶一把,等卫玘起身了,才揶揄道,“你呀,出京月余,俏没声的竟连终身大事都给办了,朕念着你,生怕你抱了美人就不思朝廷,此番急召你回京不会怪朕吧?”
“微臣岂敢。”卫玘垂首行礼,神态端正,“陛下乃是天子,承蒙陛下厚爱,准臣自行选亲,又恩赐内子诰命,臣不胜万幸。”
萧烨微微叹息,语气颇为遗憾,“长风应劫,芷嫣难产,卫家被烧毁,你自幼在宫里长到五岁,是太后和亦如含辛茹苦抚育你袭爵,太后虽已不在,亦如确在平山。朕想着你已成家,便想叫你携新妇一起去见过亦如,好叫她也安心。”
萧亦如出家十多年,皇室中人一概未见,这些年只略见过沈夫人与沈才均,她不愿见卫玘,也未曾解释过一字半句,卫玘那时年纪小,如今通透了,眼前这位天子所提不言而喻。
“陛下恩德,只可惜内子生于乡野,言行举止算不上淑良,恐惊天子,便未与臣同行,还望陛下恕罪,望长公主见谅。”
卫玘这话无可挑剔,萧烨只能收口,“怪道人人都说你疼妻,传出去真要羡煞北晋的贵女们。”
萧烨笑着将话锋转开,回了龙椅上,拨开跟前的奏折,正是各部递上来关乎南晋朝廷,“对了,此次召你回来,还有件事,南晋女帝登基想必你已听闻,此事一出朝臣议论纷纷,不知你有何见解?”
卫玘眉头微皱,语气沉着道,“回陛下,臣倒是有所耳闻。臣回京时自汾州而过,虽是孝成帝丧期,女帝继位仍旧带来一派好气象,纵使前朝大臣多有怨言,也不敢与民心抗衡。臣之拙见,南晋并不是案上鱼肉,任人宰割。”
有长须大臣撩了袍子发言,向卫玘颔首,又朝陛下行了个礼道:“陛下,孝成帝十九登基,上位时雷霆手段压的群臣心服口服,甘心辅佐。可这位女帝如今才多大,说她少不更事都是擡举,拿着诏书都有臣子抵死不信,朝堂之上乱成一锅粥,依臣之见,这正是一统南北的好时机。”
萧烨沉眸有所思量,再有一臣列出半步来躬身接话道,“陛下,这李幼蓉不过诸侯郡主而已,血统都未必纯正,怎能与嫡系孝成帝相较而论。孝成帝顾念其父相救的情谊,擡了李邕亲王封号,她也不过是个娇养长大的郡主,南晋的朝堂,她管不住,不如陛下来管。”
“无论南北,从未有女子登过大殿,兴许是一时的新奇,群臣百姓作众望所归,群情激奋不过都是假象。”
三人一言一语对着,仿佛将南晋朝廷定了型,李幼蓉这人若不是卫玘亲自接触,只怕他也要被这表象迷惑。
李幼蓉看着年幼无知,实则深不可测,李渊教她为帝为君,心思绝不可随意动摇。朝堂谣言群臣欺辱,她都不放在眼里,偏周莘看不透,觉得她是个孤女,对她百般照拂,还深得李幼蓉喜欢。
那夜他以南北之事做了交易,李幼蓉欣然应允,足以证其野心。
“臣听闻明阳郡主幼时都是跟在孝成帝跟前,登基时,左相国与席将军为其拥护,临朝后第一日便是左言清辞了官,她照旧肃整朝堂,扶了新臣上位,一改朝堂两派对垒之相,就算是女子为帝一时兴起,诸位怎么能保证她不是受教于孝成帝,十几年的韬光养晦,这样的女子这样的城府,难道不是更令人心骇?”
卫玘此话一出,几位臣子陷入沉寂,连大气都不敢出,这几位臣子到底是没亲眼见过李幼蓉,与庆阳侯对峙气势瞬时就弱了下去。
萧烨擡眸细细打量着卫玘,不知何时他在案前与几位大臣分了边,颀长身影和锋利的眉目,只肖站在那里,都叫萧烨想起卫长风来,曾几何时卫长风也是身披铠甲在堂下与朝臣辩论。
他信任卫长风,予了他侯爵之位和掌控六十万兵马的龙虎符,看着他一步步走到堂前,麾下将士无数,御案前都不必卸刀。
那是何等的荣耀与地位。
明宗帝宠信,军中威望随着战胜水涨船高,朝中群臣将卫长风推在风口浪尖,萧烨顺意为他物色侯夫人,他却拒了萧烨的选亲,毅然决然娶了陈国世家叶云山之女,折了萧烨好大的面子。
卫玘较之于卫长风更甚。
萧烨眯着眼,手中奏折一角已然被捏成碎页,他强行压下心中怒意,将碎页握在手心里,早已有了谋划,此刻只能按下不提。
“承渊所言不无道理。”萧烨收回目光,奏折被他叠在跟前,将此事揭了过去。
作者有话说:
北晋专场1/2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