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凌虚台(一)(2 / 2)
他本意,不想牺牲任何人。
可他碰上了席灼远。
“这是自然。”席灼远朗声回答,“诸位将士是随你或是归乡,我都不会阻拦。”
沈才均又朝他重重行了一礼,才将长生剑还于周莘,“小周姑娘,你方才伤的不清,又与席将军是旧识,不如先休养。”
席灼远光明磊落,情势之下毕竟和沈才均是敌对双方,杀将劝降也是难免,现在是李幼蓉见他,周莘自是不在阻拦。
陈征命人已经收了余下残兵,席灼远带着沈才均从人群中前往黑甲军。
行至不过半途,遥遥从黑甲军后走出一人,那人长身玉立,玉冠束发,纹金蟒袍,双手负在身后,冷眼扫过在场,最终落在周莘身上,向她走去。
于周莘而言,不止是隔着人群,那是隔着万水千山和无数日月。
席灼远与他迎面而过,身后的沈才均堪堪与他对上一面,稍稍侧目身后传来雀跃之声。
“玘表哥?!”叶昭惊呼出声,语调扬起,“我前些日子还给淳姨去了信,生怕你回不来了。”
他上下打量卫玘并未受伤,才露惊喜之色,早有抹影子掠过他眼前冲了过去狠狠抱住卫玘,叶昭面上僵住,卫玘已经伸手搂过周莘。
沈才均收回目光,面上毫无波澜,跟在席灼远后面已至马车前,有人摆了车凳,沈才均点头致谢,擡脚上了马车。
周莘这一路走的艰难,从平山到赤霞关,她连着几个月奔波,就连行宫外厮杀时都不曾叫苦,这会见卫玘从人群走出,眸中热泪涌出。
不管眼前所有冲过去就抱着他人,谁知情绪更是止不住。
方才接陈征那一招致使她的手掌仍在不停抖动,长生剑被她扣的紧,直贴在卫玘后背上。
“怎么了?”卫玘搂过她的腰,脖颈里都是她温热的吐息。
周莘的情绪太不对劲,从枷楞山到上京城,她向来天不怕地不怕,为达目的不择手段,此时人抖的像个筛子,卫玘耳里都是她强忍的呜咽。
卫玘还没听到回答,怀里的人身子一软就要倒下去,长生剑应声落地,他眼疾手快捞起周莘。
周莘歪在她怀里,清隽的面上还挂着泪,吐息平稳,虽然卫玘也难以相信,可周莘她的确像是睡着了一般。
卫玘将她抱进城中府邸,叶昭提着剑跟在身后,不放心的卫玘还是替她诊了脉确无大碍才放下心。
·
女帝的凤驾不在达州城里,而是停在渭水至达州途中。
这次李幼蓉对外称病离开汾州,朝中只一个张易之知晓,上岸后的席灼远见李幼蓉第一面当即就要跪下了。
那时席灼远和卫玘一起从舷窗跃进去船舱,右侧倾倒,水漫进船舱,二人刀剑相接星火四溅,脚下就是冰凉的河水。
席灼远势头正盛,刀刀致命,膝盖没进水里仍利索逼近卫玘。
卫玘无意争斗,未出全力,半遛人将席灼远引进最里侧。
战船右翼破损倾斜,船身镶着甲片,如千斤重,河水一涌而入,不过片刻船就沉了下去,翻出水花来。
沉船后生出漩涡,两人就算从船里游出来也会被往下带的更深,席灼远出了名的猛,可在水里抱着近半百的九环刀仍有些吃力。
卫玘及时丢了剑,在水里游刃有余,引着席灼远追了许久。
二人游上岸正是渭水另一畔,听不见战火,只有二人粗重的喘息,席灼远将刀放在一侧,此刻盯着卫玘心生知己之意。
“从前听闻你卫侯爷大名,想着年纪轻轻便在十三州将名声吹嘘至此,定是个有负盛名的纨绔子弟。”
卫玘将额发通通挽至脑后,眸子清亮,衣衫湿漉漉的贴在身上和着夜风凉的出奇,听席灼远的话只笑了声,“不知我可叫席将军失望了。”
席灼远哼笑一声,啐了口河水,干脆躺在九环刀边上,手枕在脑后,看着漫天的星光,无限感慨,“校练大营时就觉得你不是凡辈,谁曾想竟是卫长风之后。”
卫玘伸直腿,侧目瞧他,听他继续道。
“南北向来敌对,凭着打起来都不好过平安渡了好些年。我暗暗算着任将位时,向先帝申请边巡一职,为的就是能和卫长风有所对弈。可恨我晚生十几年,等我坐上将军,卫长风的阵地都挪到了赤霞关。”
席灼远长长叹了口气,“不过倒也不亏,与你有一战也算了了我一桩心结。”
卫玘擡头,星光落在眸中,熠熠生辉,寂静的夜里有只黑影盘旋,他眯眼瞧了一会儿不动声色的弯了嘴角。
“还要多谢席将军看的起,我不如我父侯千分之一。”
席灼远大笑两声,“今夜另当别论,等明日一早你我仍是仇敌,届时定要以命相博。”
卫玘并不为这话生气,揶揄道,“南北战起,边境必遭混乱许久,往严重了说,两国合并,内政都要梳理半年,萧烨金诏我本可以不接,席将军以为我为何会应承下来?”
席灼远面色骤变,转眸瞧着卫玘面上闪过一丝狡黠,心中顿觉不安,忽的整个人窜起来,顺势卷起九环刀直指卫玘面门。
未及他问,卫玘自顾自的回答了他,“自然凭的是与曾经的明阳郡主有本旧约。”
李幼蓉尚且是郡主时危险如影随形,更别说此刻是女帝之尊。
席灼远还没明白过来,河滩之后出来大批人影,为首的正是陪在女帝身侧如今荣升御前掌事姑姑的灵犀。
席灼远向来听李幼蓉的话,就此一事便是卸了职也要亲自送她回汾州,近身看清李幼蓉周围守着的人,都不是南晋御林军而是卫玘的人。
席灼远瞪着眼,霎时才明白,难怪先前卫玘一脸高深莫测,原来早已经安排庆阳军,从干正殿偷来女帝,等着他落网。
卫玘精于算计,席灼远不耻,毕竟他未危及李幼蓉,席灼远也就忍了下来。
这番结束,席灼远已经领着沈才均的车驾前往李幼蓉的营地,达州留了陈征留守,收了沈才均的残兵,重新扬了南晋的王旗。
达州已是南晋领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