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梨花村蒋三娘呈情,哀民生之多艰。(2 / 2)

加入书签

老妇人看着刘宁关切的眼神,心中苦闷抑制不住,脸上紧绷之色松懈:“闺女,我也不怕你们笑话。我,实在是苦啊!”

老妇人眼睛已经干涸,再挤不出眼泪。她习惯性擦了擦眼睛,道:“我今年六十八了,六十八了!”

她指指里屋:“里面,躺着我十岁的孙儿。可怜他这样小,已经得了不治之症,没有多少日子可活了。”

几人看向内室房门,里面不时传出孩童的咳嗽声,听着不是短时间的毛病。

刘宁问:“只有你祖孙二人,其他人呢,孩子爹娘呢?”

老妇人仰天叹道:“没了,全都没了!”

张洲安问:“怎么没的?”

老妇人看看张洲安:“难得你们肯听我说话,我便不怕你们嫌我烦,倒一倒苦水。”

张洲安轻声道:“老人家,你慢慢说,我们在听。”

老妇人眼神浑浊,陷入回忆:“我夫家姓蒋,世代蒋家村人。他原是科举落第的秀才,村中办了学堂,便去当了校长。三十年前的一个晚上,他喝了很多酒,一个人出了家门,就再没有回来。”

“失踪?还是……”刘宁问。

老妇人摇摇头:“我哪里知道,就这样再不见人。诅咒一样,这只是开始。”

她搓一搓眼睛:“我有三个儿子。”她右手伸出三根手指。

“三个?”刘宁看看周围,有三个儿子的母亲,家里不该是这样。

“当年,我夫君走时,大儿十岁,二儿八岁,老幺才一岁。吃糠咽菜,总算将他们拉扯长大。”老妇人缓缓道:“没有想到啊!十年前,我大儿那年才三十,有一天晚上,他和二儿一起出去……”

三人猜到了结果,没有说话。

老妇人嚎道:“跟他们爹一样,再没有回来……”

老妇人眼神惶然悲痛:“都怪我,为什么那天晚上不拦着他们……”

三人心中知道此事古怪,也知道安慰无用,只耐心听老妇人说话。

“可怜我大儿二儿,挣点钱就到处去寻他们爹爹,到走时,都没有娶上媳妇。”

“还有一个小儿子呢?”刘宁问。

“小儿见两个哥哥都不见了,倒是不像他哥哥一心要去寻人,一直干活攒钱。他很争气,在五年前修了新房,娶了个好媳妇,还生了里面那个孙子。他老想着有一日,要是跟哥哥们一样去了,还有人陪着我这把老骨头。他一说那话,我就掐他嘴巴,没想到,还是被他说中了……”

刘宁心中咯噔一下,难道,小儿子也……

老妇人看着几人:“和你们想的一样,三年前,小儿听他侄儿蒋明说,他父兄几人可能是被人害了。他便在一个晚上,背了把柴刀去寻,这一走……”

老妇人手捶着心口,再也说不出话。

刘宁看看内室木门:“孩子娘,在里面?”

老妇人摇头:“孙子娘气性大,知道小儿凶多吉少,卖了那房筹钱寻人,我们又搬回这处老屋。钱财用尽,人没找到,孩子娘跳河……也没了……”

麻绳专挑细处断,噩运只找苦命人。人间惨剧莫过于此,刘宁不忍再问。

老妇人指着内室道:“只剩这一个孙儿。两年前,孙儿身体不好,医官不给开药,只说等着日子就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