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63章(2 / 2)

加入书签

众人不解地看向她,魏北安道:“殿下,广宁府的官仓皆未动过,里面粮食满得很,咱们逼他开仓放粮?”

王霸天听到这话,心里又气又急,这钱堂自己腰包鼓鼓,却是把他们豫州的粮食都掏空了!

他一拍桌子,“殿下,咱们可不能让!对,就像世子爷说的,他逼着咱们,咱们也可以逼着他把粮仓放了。”

“对,粮食满仓的消息一旦放出去,百姓也饶他不得!”壶珠道。

王霸天也跟着点头,又道:“还有,他不是说咱们没证据吗?安桥大人送了信来,那两个人贩子将卖出去的孩童皆列了出来,卖到李府的,这几年有数十人之多,在李府没了的有□□人,他李四还有脸喊冤枉?”

燕娇听他们你一言我一语,却良久未搭言,如今钱堂要用舆论向她施压,现在才刚刚开始,日后愈演愈烈,百姓就会全部听信他所言,转而攻击她来,她现在硬碰硬自然不妥。

这钱堂是此地地头蛇,却没有像对付裴寂那般对付她,一是他对自己太自信,没将她放在眼中,二就是——他不想对付她给自己惹麻烦,毕竟她是大晋的储君,他要是动了手,皇帝不会视而不见。

他放出这些话,就是让她知难而退,若是她让一步,那他也就不会将她“意欲拉帮结派”的事传到京中,若是她不肯让,他便会变本加厉,让她难以继续待在广宁府,就是回到京中,也要面对皇帝猜忌。

倒是好一招棋!

燕娇想通这些,才擡眸看向魏北安他们,只道:“姑且先让让他,让他放松警惕,如此我们才好行事。”

“可是这……”王霸天迟疑着。

“不妨事,如今就是要他以为我们不敢动他和李四,这样他才会放开手脚去做。我们要做的就是盯紧他,查清楚他们转手的孩子卖去了哪儿?另外,你们说逼他放粮,此法不妥,到时,他只会说他已从太平府借了粮,这官仓不到万不得已,却是不能动。他就又给自己赚了波好名声。”

众人闻言,只觉这钱堂诡计多端,竟是每一步,都做好了准备。

“这还不止,若我没猜错,怀安王失踪之后,他将季子抓进府中,就是逼停开凿淮水渠,只有这般,益州旱情才会继续拖着,能从朝廷得到更多银子和粮食,而下一步就是将这些赈灾用的粮食高价卖给商人,商人再高价卖给百姓。”

“简直可恨!”王霸天气得跳起来。

燕娇又道:“若是此事不成,他也大可将所有罪名推到季子身上。”

魏北安蹙起眉头,“他倒是好算计!”

燕娇点点头,“没错,这钱堂是我之前小瞧了他,从益州大旱开始,他向朝廷请求赈灾时,就存着这样的心思,故意夸大旱情,从中牟利,与富商巨贾勾结。”

“怪不得那些富商巨贾有那么多粮食。”王霸天喃喃道。

“等到百姓撑不住了,没有了银钱,他再放官粮,不对,是借他人名义,向百姓卖粮,而百姓早已没了银钱,也就只能立字据借粮,等日后有了钱再补还,那这钱自然就都落进了他的口袋,而他从一早就说没了官粮,也就无从查之。”

魏北安听得明白,这钱堂玩得好一手空手套白狼,冷笑一声,“可真是好毒的心思!”

燕娇目光落在他们身上,轻声道:“所以,他逼我让步,那我们就让着,我们不动,他就会放松,那他才会犯错。他不是怀疑怀安王去了太平府吗?那我们就跟在他身后,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王霸天两手一拍,“我们利用他们找到怀安王!”

燕娇满意点头,“所以,需劳你给安桥去信,让他将派去寻李四下落的人叫回去。”

“好,下官这就去。”说罢,王霸天起身离去。

燕娇向院外望去,天色沉沉,隐隐有落雪之势,寒风轻掠,她不禁拢了拢衣裳,广宁府的天开始凉了。

因豫州知州府将派去捉拿李四的人都撤了回去,又在整个广宁府掀起风潮,直言《官场记》所言是真的,可知府又将此书禁了,一众百姓皆糊涂起来,如此舆论也渐渐止住。

一直到十一月初七这天,一二三等人回来,终是等到那群乡绅巨贾频频出入钱府。

“殿下,这群人一进去便是夜里才归家,进去时,怀里抱着一个箱子,出来就醉醺醺的,那箱子也不见了。”

燕娇问道:“可记下了这些人?”

一二三点头,将名单呈给燕娇,“殿下放心,这些人的府上都安排人盯着了。”

“可有查到那些孩童?”

“我们盯了这几日,发现钱堂并未将人送出来,不过却听到有个乡绅出来,同同伴嘀咕什么‘这钱堂还不把人给我,我这些日子失了好些银两’,另一人也说‘可不是,他府上还有几个好看的,先卖给咱们多好,哎,不卖给咱们不说,咱们还得给他送银两’。”

“所以,就是这钱堂、李四同这些人勾结,倒卖孩童!”壶珠气道。

一二三又道:“殿下,这钱堂府中还有些孩童,想必召这些人去,就是为了宴饮之时赏乐的。”

燕娇闻言,手中的纸张被他她捏得发皱,这一个个皆是道貌岸然,他们这些年间,到底卖了多少孩子?

而益州大旱,广宁府下辖所有州府各县皆少粮,百姓要以卖子为生,钱堂身为一方土地的父母官,竟带着豪绅夜夜笙歌,其性之卑劣,前所未见!

燕娇看向一二三,又从他们那儿得知,钱堂派散在城中的人还未归,应是还没有得到贪腐官员名册。

燕娇心下一松,却纳闷那么重要的名册,不在裴寂手中的话,会在谁那儿?

而现下还没有裴寂的消息,燕娇也只能先行一招。

她如今让钱堂松了警惕,得知那些巨贾名单,又知那些孩子并未离开知府府,也就可以收网了。

十一月初十,从广宁府最大的楚馆传出一诗一词,在坊间流唱,唱的是:

“斜斜柳树边,仆仆两府行。问君为何事,心念酒财色。”

“烟波亭,秋日晚,衙前看罢世间态,未有念众生。

堂前歌,长夜漫,抱得财宝佳人归,却拢了贤名。”

又有人将《官场记》翻出,言明这诗词句句对应。

那诗说的是这官员走在两府之间,说是为了借粮,实则是为春风一度。

而词说的是前些日子有头有脸的几位乡绅和富商去了知府府中,有人见他们怀中揣着巨宝,出来却未见东西,知府道貌岸然、沽名钓誉,拢贤名却不干人事。

此诗词一出,这风向又变了……

正此时,豫州知州府来人向知府逼出李四,并带来两个人贩子,将他们所列卖进李府的孩童名单亮出,在府衙前等着钱堂出来。

不过多时,当朝太子殿下也从马车中走出,一袭茶色衣袍映在一众百姓眼中,那位殿下清清朗朗,扬声道:“钱大人,坊间传言,本宫并未尽信,望钱大人出府一叙!”

燕娇拢了拢袖子,心中暗叹这广宁府说变天就变天,这寒风吹得太冷。

作者有话说:

诗词对仗不工整,对付看吧【笑哭.jpg】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