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2 / 2)
似是感到燕娇的视线,谢央放下手中的酒杯,笑看向燕娇,“殿下在看什么?”
燕娇神色一僵,摇了摇头,“无事。”
谢央轻声一笑,回过身看向对面的余王,只见他挥了挥手,就有人下去,乘着小船划到画舫旁,朝上面说了句什么,那画舫之上就起了乐。
因皇帝莅临雀台,百姓都在外面围着,桥上、踏月楼上也早早挤满了人,往下张望着。
今年的祭神节,要比去年热闹许多。
去年,燕娇在踏月楼下放了天灯,今年,应是坐这儿看皇帝放天灯了。
她四下打量着,待往踏月楼那儿看去,就见燕一等人在檐上冲她点点头,她嘴角一抽。
她是说让他们离远些,可这不代表让他们站得那么高、那么显眼啊!
她无奈地捂了捂眼睛,另一手横放在腰迹,偷偷地冲他们摆摆手。
燕一眼神好,一下子就看到了,他侧头瞧了瞧剩下五人,也是无奈,跟着冲他们摆摆手,燕二等人一看,“唰”地飞在他身后站成一排。
燕娇看着这一幕,十分震惊,她知道谢央入宫讲学时会带着谢奇,谢奇功夫好,燕娇就让燕一他们同谢奇多切磋。
可没想到,他们功夫是见长了,倒是这呆劲儿从谢奇身上学了十成十。
她无力地一叹,索性不再看他们,托着下巴看着湖心,余光一扫,却见谢央只孤身一人,背后竟没跟着谢奇。
她不禁有些奇怪,她又瞧了眼一直站在外侧,并不入座,而皇帝也不管的裴寂,他一手始终按在腰间的刀柄上,眸中泛冷。
燕娇看向余王那座席,却是没见到燕洛,她心下愈发怪异,今日怎么哪哪儿都透着一股说不出的古怪。
不过多时,画舫之上,响起阵阵古琴声,舞女翩翩而来,轻纱微扬,于空中抛出极好看的线条,在月色下,犹如银河一般,熠熠生光。
古琴声渐熄,那轻纱之中,忽的现出一块美人石,美人身姿婀娜,有翩翩起舞之意,眉眼带笑,姿态宛然,栩栩如生。
皇帝惊得站起了身,而一众大臣惊呼之后,便是垂首而坐,却又忍不住偷偷往上瞧去。
不因别的,这美人石实在太像皇帝身旁的如妃了。
燕娇见了这美人石,也不免一惊,这石头初初看确实与怀春极像,可若仔细瞧,这美人眉眼之中多了几分柔美,且轮廓也并不十足像。
她余光扫到谢央握着酒杯的手一僵,她恍然,这美人石不是与怀春像,而是与林氏像。
可……
她看向对面噙着笑意的余王,心里一紧,这清州的美人石到底是不是这模样,恐怕只有余王一人知晓。
余王……到底要做什么?
既是神迹,那美人石不过一瞬便又突然消失,好似刚刚所见,仅是一场美梦。
怀春轻轻唤了皇帝一声,“陛下……”
皇帝这才回过神来,笑着拍了拍她的手道:“只是见那美人石与你甚像,一时惊了。”
怀春掩唇一笑,偎进皇帝怀中,“陛下,那你只管看臣妾好了。”
她说着这话,眸中却无一丝温度,皇帝只享受着怀中女子的娇柔,轻轻叹息一声,“如妃,如妃,你就是朕的。”
燕娇别过头看向画舫,只见舞女手中不知何时多了数盏天灯,然后齐齐将天灯放开,而正此时,整个湖心都飞起天灯。
莹莹之火,万盏天灯。
飞过湖面,越过画舫,于夜空之上,悠悠而荡。
燕娇盯着眼前这一幕,听着耳边百姓的惊呼声,还有大臣纷纷的叫好声,也缓缓笑起。
有大臣起身跪地道:“此神迹乃昭我大晋逢盛世、开太平,此万般皆为陛下之恩,陛下如日月,耀我大晋。”
皇帝连叫了三声“好”,嘴角乐开了花,一众大臣接连跪地,山呼万岁,百姓也齐齐跪地。
一时之间,满城风华,天灯游荡,万人齐拜。
不知何人道:“陛下,何不为万民点放天灯?”
这话一落,燕娇神色一动,擡头看着皇帝缓缓歩下台阶,从余王手中接过那硕大的天灯。
燕娇眉心一动,背过一双手,冲远处踏月楼上的燕一他们做了个手势。
燕娇轻轻一瞥,见他们飞身而下,忍不住呼出口气,却不想,皇帝接过天灯一瞬,余王一剑刺破那天灯,大喝一声:“陛下辱臣妻,害臣子,吾等应神女神迹,请天命灭之!”
须臾之间,外围汹涌而来一队士兵,当头一人正是燕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