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朱砂符咒(1 / 2)
更深漏尽时,万籁俱寂。沈知白独坐藏书阁,案前烛火摇曳,将他的身影拉得修长而孤寂。檀木书架间弥漫着陈旧墨香,他修长的手指在泛黄的《宣室志》书页上轻轻摩挲,忽然停在\"画龙点睛\"的记载处。窗外梧桐沙沙作响,一阵穿堂冷风袭来,烛火剧烈晃动,他腕间那枚祖传的羊脂玉坠突然变得滚烫,在昏暗的阁内泛出诡异的青光。
玉光如水波荡漾,照亮了书页。原本空白的页边竟浮现出密密麻麻的朱砂批注,字迹遒劲中带着几分癫狂。沈知白瞳孔骤缩——这分明与今日在伪画上发现的题跋如出一辙。他指尖微颤,一滴冷汗顺着额角滑落。
\"果然是他...\"沈知白低语未落,忽觉背后寒意刺骨。铜镜反射中,他看见自己映在窗纸上的影子旁,不知何时多了道模糊轮廓。那影子似人非人,脖颈以诡异的角度扭曲着。他不动声色地取过案上朱砂,指尖轻捻,将丹砂调入半盏冷茶。茶汤顿时泛起血色涟漪。《神农本草经》有云:\"丹砂杀精魅\",他反手将茶汤泼向身后。
雾气蒸腾间,一声嘶哑的痛呼撕裂寂静。黑影扭曲溃散,却在消散处遗落一枚鎏金铜符。沈知白俯身拾起,铜符入手冰凉刺骨,上刻\"天枢\"二字在月光下泛着幽光。他猛地扯开衣襟,只见贴身佩戴的玉坠暗格里,那幅微型星图正与铜符纹路渐渐重合。阁外突然传来急促脚步声,裴砚之的呼唤由远及近。情急之下,沈知白将铜符投入正在熬药的银吊子,药汤顿时沸腾翻滚——这手法出自《雷公炮炙论》,能以银器暂时封印符咒之力。
\"沈待诏!\"裴砚之破门而入,官帽下缠着的绷带还渗着新鲜血迹。他面色惨白,手中紧攥着一片染血的梧桐叶:\"太医署刚验出,礼部主事中的是西域'傀儡香'!此毒需以人血为引...\"话音未落,沈知白已夺过梧桐叶。叶片上密密麻麻的针孔排列成《肘后备急方》记载的解毒方,但最末一味药引却被血迹模糊。
沈知白突然暴起,衣袖带翻茶盏。他径直砸碎药柜第三层某个青瓷罐,碎瓷飞溅中取出一把闪着幽蓝荧光的矿石:\"来不及配药了,直接用《千金翼方》里的'雷霆散'!\"矿石入炉的刹那,火焰轰然蹿起三尺,将整面墙照得通明。墙上悬挂的《伏羲六十四卦图》投下诡谲影子,卦象在火光中竟自行变换方位。
裴砚之突然死死按住他颤抖的手腕:\"你早知道...令尊当年在祁连山发现的根本不是矿脉...\"他声音发颤,\"那所谓'夜明砂'实则是...\"话音未落,东方传来震天动地的爆炸声。气浪震得窗棂嗡嗡作响,两人奔至廊下,只见观星台方向烈焰冲天。诡异的是,翻卷的火舌在空中交织,竟组成清晰的《连山易》卦象——正是\"山火贲\"之卦。
沈知白胸前的玉坠应声而裂,露出内藏的微型罗盘。青铜指针疯狂旋转,最终死死定在\"鬼宿\"方位。他望向远处隐在夜色中的山峦轮廓,喉结滚动——那里,正是先帝闭关修炼的陵寝所在。夜风送来隐约的钟磬声,恍惚间似有无数黑影正从陵寝方向涌来。裴砚之拔出佩刀,刀身映出两人凝重的面容。藏书阁内的《伏羲六十四卦图》无风自动,最终停在\"泽火革\"卦上,卦辞\"革而当,其悔乃亡\"在月光下泛着血色的光。
沈知白指尖掐算,罗盘指针突然发出刺耳的金属摩擦声。她猛然抬头,发现观星台方向的火焰竟在夜空中凝成一行篆字:\"子时三刻,开鬼门\"。裴砚之的佩刀突然嗡鸣震颤,刀背上暗刻的《渡人经》符文逐一亮起。
\"来不及了。\"沈知白突然扯断玉坠丝绦,将罗盘按在《伏羲六十四卦图》中央。青铜指针崩裂的刹那,藏书阁所有典籍无风自动,《山海经》中记载异兽的插图纷纷浮出纸面。檀木地板上浮现出巨大的星图,二十八宿方位正对应着阁内四十八盏长明灯。
裴砚之突然撕开染血的官服,露出心口处诡异的朱砂符咒:\"三年前在敦煌,令尊给我种下的'锁魂印'...\"话音未落,他胸前的符咒突然渗出黑血,在地面星图上蜿蜒成《黄帝阴符经》的残句。沈知白瞳孔骤缩——这正是父亲临终前反复描摹的密文。
东方传来第二声爆炸,气浪掀飞了半座藏书阁的屋顶。月光倾泻而下,照见沈知白袖中滑落的青铜匕首。刀柄镶嵌的陨铁正与裴砚之胸前的符咒产生共鸣,发出妖异的紫光。他突然想起《淮南万毕术》中的记载:\"陨星为天之刃,可斩黄泉路\"。
两人对视的刹那,观星台方向升起第三道火柱。这次火焰在空中凝成完整的《归藏易》卦象,六道火线如同锁链,直指皇陵方向。沈知白突然抓起案上《神农本草经》,撕下记载\"雷公藤\"的页面塞入裴砚之口中:\"咽下去!这能暂时压制傀儡香的毒性!\"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