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章 上海滩(2 / 2)

加入书签

“胎骨过沉压手。釉光贼亮浮面。青花色浮艳刺目,无苏麻离青之沉入骨、锡斑铁锈之晕散。纹饰板滞,莲瓣僵硬。底足火石红做作。款识‘大明嘉靖年制’,笔划刻意模仿官窑敦厚,却失筋骨,‘靖’字‘立’旁软塌……怕是漳州窑仿嘉靖官,清中药水泡过,火气未退。”

墙根下死寂。两个男人猛地转头,惊疑目光锁定声音来源——一个低头翻画报、穿洗白衬衫蓝布裤、踩红色塑料凉鞋的普通小女孩!

沈昭缓缓抬头。脸上无孩童懵懂怯懦,也无刻意老成。那双深井般的眼睛,映出男人震惊扭曲的脸庞,带着居高临下的审视。

“小……小妹妹,侬……侬讲啥?”(干涩,难以置信)。

沈昭视线仿佛落在虚空器物上,语气平淡不容置疑:

“嘉靖官窑,回青料沉稳入骨,艳中带紫如紫葡萄。釉面肥厚温润,宝光内蕴如婴肤。器型雄浑,纹饰流畅有力有皇家气度。” 她微顿,嘴角勾起一丝极淡的怜悯嘲讽,“这件东西,火气未退,匠气十足。可惜了。三根‘黄鱼’?呵,三条‘咸黄鱼’还差不多。”

字字地道行话,精准如刀刻。更可怕的是,她根本没见实物!仅凭几句交谈就下了斩钉截铁的结论!最后那句“咸黄鱼”如同响亮耳光。

阿根和阿德僵立如石像,香烟灰烬簌簌掉落。这绝不是小姑娘!是古玩堆里打滚几十年的老鬼!

“小……小师傅?”(敬畏,称呼升级),“侬跟哪位老先生学的?哪家府上的?”(急切打量)。

沈昭眼帘微垂,遮住眼底幽光,声音平稳而略重:

“**家学渊源,不足挂齿。**”

“家学”二字如石投深潭。哪家隐世巨擘?特殊部门后裔?猜测让两人脊背发凉又心痒难耐。

沈昭话锋一转,目光落回画报航天文章:“方才听二位提及‘乔四爷’……可是城隍庙‘汲古阁’那位?听闻他对明瓷,尤其永宣青花成化斗彩,眼力一绝。”

“正是!小师傅认得乔四爷?”(更恭敬,试探)。

沈昭合上画报,“啪”声清晰。

“久闻大名。” 模棱两可,莫测高深。她付钱,动作利落,再不看两人一眼,转身融入人潮,身影沉稳消失。

留下阿根和阿德呆立,汗流浃背。

“阿……阿根,这小姑娘……到底是啥路道?她怎么知道的?连纹饰款识都清楚?还知道是漳州窑仿?”(越想越寒)。

阿根抹了把脸,眼神复杂:“‘家学’……怪怪不得了!绝对大有来头!快去打听虹口黄浦有没有姓沈的老藏家!还有,”他抓住阿德胳膊,“想办法递话给‘汲古阁’!”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