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算珠里的千年火(1 / 2)
立夏前一天,沈昭蹲在浴室里,将母亲给的青团放在紫外灯下。淡紫色的光晕中,艾草汁写的数字泛着诡异的荧光,与陆沉舟咳血时留下的数字完全一致。
\"昭昭,别玩食物。\"母亲的声音隔着门传来,带着几分疲惫。
沈昭迅速收起紫外灯,却注意到青团馅料里的薏仁排列异常——不是随机的,而是精确的北斗七星图案,勺柄指向正东。
\"妈,这个青团...\"
\"你爸爸教的配方。\"门外的脚步声渐渐远去,\"他说...危难时能保命。\"
沈昭掰开剩下的青团,豆沙馅里混着的不是普通薏仁,而是一种罕见的淡紫色薏苡仁——前世皇城司用来传递密信的\"七星薏\"。她突然想起美术课上学过的\"矾书\"技法,抓起青团冲进厨房,将其浸入白矾水中。
豆沙渐渐化开,露出里面包裹的丝绢碎片。上面用朱砂写着:「真账在渤海四号第三货舱,坐标见算盘珠影」。
窗外电闪雷鸣,暴雨拍打着玻璃。沈昭浑身湿透地冲进父亲书房,将紫檀算盘摆在台灯下。当算珠拨到\"4910\"位置时,灯光透过珠子在地图上投下细密的光斑——大连港外20海里处,正是渤海四号沉没的位置!
\"昭昭?\"母亲站在门口,手里捧着碗热腾腾的酒酿圆子,\"你最近...是不是遇到麻烦了?\"
沈昭的手在发抖。她该怎么说?说自己在追查一个跨越千年的金融阴谋?说那些害死父亲的人现在又要对她下手?
母亲放下碗,从颈间取下一枚玉佩——与沈昭的玉扣是一对,上面刻着\"乾元通宝\"四字。
\"你爸爸留给我的。\"她将玉佩放在算盘旁,\"他说...等你能看懂珠影时,就把它给你。\"
玉佩触碰到算盘的瞬间,书房的老式收音机突然自动开启,杂音中传出父亲的声音!那是十年前的录音:
\"昭昭,如果你听到这段录音,说明他们已经找到了渤海四号...听着,327国债只是表象,真正的阴谋是...\"
录音突然中断,转为刺耳的忙音。母亲脸色煞白,手中的碗\"啪\"地摔碎在地。酒酿圆子滚落出来,沈昭惊愕地发现——每个圆子里都包着一粒钢珠,上面刻着微型数字!
\"这是...\"
\"你爸爸的保险。\"母亲颤抖着拾起一颗钢珠,\"他说...真账本不止一份。\"
窗外的雨更大了,梧桐树枝在风中狂舞,影子投在墙上如张牙舞爪的兽。沈昭将钢珠按顺序排列,组成了一个经纬度坐标——指向黄浦江畔的某个废弃码头。
\"妈,我必须出去一趟。\"
母亲沉默地系好雨衣纽扣,从鞋柜深处取出一个铁盒:\"带上这个。\"
盒子里是把精致的袖珍手枪,枪柄上嵌着七颗紫薏仁——皇城司的\"七星铳\",前世锦衣卫指挥使的配枪。
\"妈你...\"
\"你爸爸说...\"母亲的声音突然变得异常坚定,\"乾元十七年欠的债,该还了。\"
雨夜的弄堂空无一人。沈昭撑着油纸伞,伞面上《千里江山图》的墨迹在雨水中微微晕开。转过第三个拐角时,身后传来熟悉的脚步声——裴砚之穿着黑色雨衣,手中的军用手电筒打出三长两短的信号。
\"陆沉舟找到了。\"他的声音压得很低,\"在码头旧仓库,情况不太好。\"
沈昭摸出那颗刻着\"4910\"的钢珠:\"真账本可能在那里。\"
\"不止。\"裴砚之的黑曜石手珠在雨夜中泛着血光,\"徐怀瑾也在。\"
废弃码头笼罩在雨雾中,锈蚀的起重机像巨兽的骨架。3号仓库的门锁已经被人破坏,里面传来断续的咳嗽声——是陆沉舟!
沈昭刚要冲进去,裴砚之猛地拉住她:\"等等。\"他指向地面,积水中有道几乎不可见的细线——是绊发式炸弹的引信。
\"皇城司的手法。\"沈昭从发间取出铜簪,轻轻挑断引信,\"徐怀瑾果然没死。\"
仓库里堆满发霉的木箱,最中央的空地上,陆沉舟被铁链锁在椅子上,胸前插着支弩箭——箭镞形状怪异,带着倒钩,与前世射杀户部尚书的那支一模一样!
\"陆沉舟!\"沈昭冲过去,却被裴砚之拦住。
\"小心陷阱。\"
陆沉舟虚弱地抬头,嘴角的血迹已经发黑:\"账本...在...\"
他的目光移向头顶的横梁。沈昭顺着望去,梁上悬着个青铜匣子,锁孔形状正是缺角铜钱的样子!
裴砚之纵身跃起,绣春刀出鞘的寒光划破黑暗。就在他即将触到铜匣的瞬间,仓库的阴影里传来\"咔嗒\"一声轻响——是手枪上膛的声音。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