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铜期货之战(1 / 2)
# 铜期货之战·人间烟火
## 金融之巅与弄堂早餐
2007年1月,上海环球金融中心88层。
沈昭站在全景落地窗前,俯瞰脚下如蚁群般忙碌的陆家嘴金融区。她修长的手指轻敲蓝牙耳机,耳边是交易员们此起彼伏的报价声。窗外,冬日的阳光穿透云层,在黄浦江上洒下一片碎金。
\"上证指数突破3000点了!\"办公室外爆发出一阵欢呼,声浪震得玻璃幕墙微微颤动。
沈昭没有回头,她今早特意空着肚子,就为了等这一刻。她摸了摸西装内袋里的铜钱,那是她的幸运物,也是她的秘密武器。
\"沈总,LE铜价又涨了20个点。\"助理小林快步走来,递上实时数据报告,\"高盛刚发布报告预测铜价会回调...\"
沈昭接过报告,琥珀色的眼睛快速扫过数字:\"通知交易部,准备执行'靖康计划'。\"
\"现在?可是...\"
\"重华资本,立即执行'靖康计划'。\"沈昭对着蓝牙耳机重复道,声音如刀锋般锐利。她转身走向办公室,高跟鞋在大理石地面敲出清脆节奏,像极了K线图上扬的走势。
办公室门关上的瞬间,沈昭从抽屉里取出一盒鲜肉月饼——南京东路老字号刚出炉的,还冒着热气。她咬了一口,酥皮簌簌落下,肉汁在舌尖绽放。美食总能让她思维更敏捷。
电脑屏幕上,北宋钱监的铜料流通记录与现代铜价走势图并列。两条跨越千年的曲线惊人相似。沈昭轻笑,又咬了口月饼,手指在键盘上飞舞。
电话响起,是个加密号码。
\"裴上校。\"她口齿不清地说,嘴里还含着月饼。
\"你在吃东西?\"电话那头的男声带着几分无奈。
\"鲜肉月饼,要给你留一个吗?\"沈昭舔掉指尖的酥皮,\"阿塔卡马那边有动静了?\"
\"你的'青铜共振'数据是对的。\"裴砚之的声音变得严肃,\"卫星拍到归墟在矿脉节点安装奇怪装置。\"
沈昭立刻放下月饼,调出卫星图像:\"果然在复制青铜共振技术...\"她突然想起什么,\"等等,你吃早饭了吗?\"
电话那头沉默了两秒:\"...你在关心我的饮食?\"
\"金融战也是体力活。\"沈昭打开抽屉,里面整齐码着各种零食,\"我这儿有月饼、蝴蝶酥、城隍庙五香豆...\"
\"专注点,沈昭。\"裴砚之叹气,\"我已经放出假消息,高盛很快会收到'中国限制铜出口'的情报。\"
\"完美!正好配合我的仓位建立。\"沈昭咬开第三个月饼,\"你知道北宋时期铜荒是怎么解决的吗?\"
\"你在转移话题。\"
\"是真的有联系。\"沈昭调出一段古籍记载,\"大观年间,朝廷通过控制铜矿和钱监,人为制造钱荒,然后...\"
\"然后低价收购民间铜器,高价卖出铜钱,从中渔利。\"裴砚之接上她的话,\"跟归墟现在的手法如出一辙。\"
\"历史是个循环。\"沈昭轻笑,\"对了,晚上有空吗?我知道新开的一家本帮菜...\"
\"沈昭!\"
\"好吧好吧,谈正事。\"她撇撇嘴,将最后一口月饼塞进嘴里,\"我这就下单,20倍杠杆做多铜期货。\"
挂断电话,沈昭打开\"汴河资本\"的交易界面。下单前,她犹豫了一下,又从抽屉取出一个小木盒。盒中躺着一枚北宋铜钱,表面布满奇特纹路。
\"老朋友,再帮我一次。\"她轻抚铜钱,然后将它贴在交易终端上。奇怪的是,铜钱竟然微微发热,纹路泛起淡淡青光。
沈昭毫不犹豫地输入指令:\"买入3个月期铜期货合约,20倍杠杆,均价6800美元\/吨。\"
交易完成的提示音响起时,办公室门被敲响。小林探头进来:\"沈总,您约的铜器专家到了,在会议室等您。\"
\"让他稍等。\"沈昭起身整理西装,\"对了,帮我订两份大壶春的生煎,一份鲜肉一份虾仁,再配两碗咖喱牛肉汤。\"
小林眨眨眼:\"您要请客?\"
\"一份我的,一份给专家的。\"沈昭眨眨眼,\"唐铜器怎么能空着肚子?\"
铜钱面馆里的金融课
中午十二点半,金融分析师沈昭换下Arani的定制西装,穿着简单的白衬衫和Levi's牛仔裤,出现在山西南路的一条老弄堂里。阳光透过斑驳的梧桐树叶,在青石板路上投下细碎的光影。狭窄的巷道两侧晾晒着衣物,几个戴着老花镜的老人坐在竹椅上晒太阳,一台老式红灯牌收音机里放着咿咿呀呀的沪剧《罗汉钱》。
\"铜钱面馆\"的招牌已经褪色成灰白色,但门口排队的人络绎不绝,队伍一直延伸到巷口的杂货铺。沈昭熟门熟路地绕到后门,在贴着褪色门身的木门上轻轻敲了三下——两短一长,这是她和老板老周约定的暗号。
\"沈姑娘来啦!\"老板老周系着沾满面粉的藏青色围裙打开门,围裙上还绣着\"上海饮食公司\"的褪色字样,\"正好,头汤面刚下锅!你最爱的那把龙须面,我特意留着的。\"
面馆里热气腾腾,六张八仙桌坐满了食客。墙上挂着的老式挂钟指向十二点四十,角落里一台老旧的春兰空调发出嗡嗡的运转声。老周领着沈昭穿过飘着猪油香的厨房,来到一个约五平米的小天井。这里只摆着一张包浆发亮的矮桌和两个马扎,桌上放着一套青花瓷的调料罐,显然是特别预留的位置。
\"今天有新收的铜钱,您给长掌眼。\"老周从怀里掏出一个小布包,又转身端来两碗阳春面。清亮的汤底上浮着翠绿葱花,细如发丝的面条根根分明,旁边配着一小碟自家腌制的雪菜。
沈昭先喝了口汤,鲜得眉毛都要掉下来:\"周叔,这汤头比上次更好了!这鲜味层次...\"
\"嘿嘿,按你上回说的,加了点瑶柱和火腿骨,还放了半只老母鸡吊汤。\"老周得意地笑着,布满皱纹的手打开蓝布包,\"看看这个,南宋建炎通宝,品相极好。老李头说是他祖上在宁波当铺里传下来的。\"
沈昭放下筷子,从随身带的牛皮手包里取出一副白手套戴上,又拿出一个放大镜仔细端详铜钱:\"是真品,但...\"她突然皱眉,将铜钱对着阳光转动,\"这铜钱被人动过手脚。\"
\"啊?\"老周凑近看,花白的眉毛拧成一团,\"不能吧,老李头祖传的...\"
\"你看这纹路。\"沈昭指着钱币边缘几乎不可见的细纹,在放大镜下呈现出规则的几何图案,\"这是现代激光雕刻的,模仿青铜共振纹路。真品的纹路应该是自然氧化的痕迹。\"
老周脸色变了,额头渗出细密的汗珠:\"又是哪帮人?上周老城隍庙的刘掌柜也收到过类似的...\"
\"最近很多铜器被动了类似手脚?\"沈昭边问边挑起一筷子面,面条在筷子上绕了三圈才断开,显示出绝佳的筋道。
\"可不是!\"老周压低声音,凑近沈昭耳边,\"城隍庙老张那收了个宣德炉,第二天就有人出三倍价买,专挑有特殊纹路的。还有豫园那边的几个古玩店...\"
沈昭若有所思地吃着面,阳光透过天井上方的玻璃瓦,在她脸上投下斑驳的光影。这时,天井门帘被掀开,一个穿蓝白校服的小男孩探头进来,书包上挂着最近流行的奥特曼挂件:\"周爷爷,妈妈问今天的股票买什么好?她手机上的K线图又变绿了...\"
\"哎哟,小毛头别瞎打听!\"老周挥手赶人,却忍不住瞥了眼自己放在柜台下的智能手机,屏幕上还停留在同花顺的界面。
沈昭却笑着招手:\"小朋友过来。\"她从钱包里取出一枚崭新的一元硬币,硬币在阳光下闪着冷光,\"知道这是什么吗?\"
\"钱呗!\"男孩撇嘴,但眼睛却盯着硬币不放,\"能买两根冰棍。\"
\"不全是。\"沈昭将硬币立在桌上旋转,硬币发出清脆的嗡鸣,\"它代表的是国家信用。你看上面的国徽...\"她指着硬币背面的图案,\"这就像国家的承诺,保证这枚硬币的价值。股票呢,就是公司把自己的'钱'分成很多份,让大家一起投资...\"
她用面条在桌上摆出K线图,用辣椒酱标出买卖点,又拿醋瓶当上市公司,简单明了地解释了股票基本原理。小男孩听得入迷,连老周也凑过来,不时点头。
\"所以沈姑娘,\"老周若有所思地摸着下巴上的胡茬,\"那期货是啥?我总听隔壁炒期货的老王念叨这个...\"
\"就像...\"沈昭环顾四周,目光落在厨房角落的面粉袋上,\"比如周叔你担心下月面粉涨价,今天就跟我约定,按现在价格买下月用的面粉。到期不管涨价跌价,都按约定价交易。这就叫套期保值。\"
\"这不就是咱以前说的'定青苗'嘛!\"老周拍腿,震得桌上的调料罐叮当作响,\"我爷爷那会儿,种地的和米行都这么干。\"
\"差不多原理。\"沈昭笑着点头,顺手帮老周扶正晃动的醋瓶,\"只不过现在玩得更大,加了杠杆...\"她突然停住,手机在口袋里震动起来。是一条加密信息:\"LE铜价异动,疑似归墟出手。——裴\"
沈昭立刻放下筷子,手指在手机屏幕上快速滑动,调出伦敦金属交易所的实时行情:\"周叔,帮我留意所有动过手脚的铜器,特别是...\"她指着铜钱上的纹路,\"这种纹路的。我怀疑有人在操纵铜期货市场。\"
\"放心。\"老周点头,又盛了碗面汤给她,\"再喝点,看你忙的。\"汤碗边缘还冒着热气,映出沈昭凝重的表情。
沈昭匆匆喝完,掏出两张百元钞票压在碗底。走出面馆时,她听到老周在教小男孩:\"这叫K线,红的叫阳线,绿的叫阴线...诶,你妈妈手机上的股票代码是多少?\"
巷口的梧桐树上,一只知了突然鸣叫起来,为这个充满市井气息的金融课堂增添了几分夏日的躁动。沈昭快步走向弄堂口,白衬衫的背影很快消失在斑驳的树影中,只留的南宋铜钱。
走出餐馆时,华灯初上。沈昭看着裴砚之挺拔的背影,突然觉得这场金融战似乎没那么孤独了。
城隍庙的夜市已经热闹起来,各色灯笼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将石板路映照得忽明忽暗。裴砚之刻意落后半步,右手始终虚按在腰间,警惕地扫视着周围熙攘的人群。
\"放松点,上校。\"沈昭从路边摊买了两串糖葫芦,递给他一串,\"你这样会吓跑铜器张的。\"
裴砚之接过糖葫芦,眉头依然紧锁:\"归墟的眼线可能就在附近。\"
\"所以才要自然些。\"沈昭咬下一颗山楂,酸甜的滋味在舌尖绽开,\"看,九曲桥那边。\"
一个穿着对襟唐装的瘦小老头正蹲在桥头,面前摆着几件泛着青光的铜器。他看似漫不经心地把玩着手中的烟斗,眼睛却不时扫向过往行人。
沈昭挽住裴砚之的手臂,明显感觉他身体一僵。\"配合一下。\"她压低声音,脸上却扬起明媚的笑容,\"张伯,好久不见!\"
铜器张眯起眼睛,目光在裴砚之身上停留片刻,突然笑道:\"沈丫头带男朋友来了?\"他敲了敲烟斗,\"正好,新到了一批宋代的铜镜。\"
裴砚之刚要解释,沈昭已经拉着他蹲下身:\"听说最近有批特别的货?\"她拿起一面铜镜,借着灯光仔细观察边缘的纹路,\"这种云雷纹...是商周时期的工艺。\"
铜器张的笑容更深了:\"丫头眼力见长啊。\"他压低声音,\"明人不说暗话,前天确实有批古怪的铜器,刻着些看不懂的符号,像是...\"
\"甲骨文?\"沈昭打断他,心跳突然加快。
老头惊讶地看了她一眼,从怀里掏出手机:\"我女婿拍了照片。\"屏幕上显示着几件造型奇特的铜器,表面刻满密密麻麻的符号。裴砚之立刻认出其中几个——与军方在阿塔卡马拍到的装置纹路完全一致。
\"这批货现在在哪?\"裴砚之声音紧绷。
铜器张警觉地收起手机:\"你们不是来买铜镜的?\"
沈昭从包里取出一个信封:\"张伯,这些够买消息吗?\"
老头掂了掂信封厚度,犹豫片刻:\"货在十六铺码头3号仓库,但...\"他忽然瞪大眼睛看向两人身后,\"小心!\"
裴砚之反应极快,转身同时将沈昭护在身后。三个穿黑衣的壮汉正分开人群朝他们逼近,领头的已经掏出了闪着寒光的匕首。夜市顿时一片混乱,游客们尖叫着四散奔逃。
\"跑!\"裴砚之抓起沈昭的手腕,冲向旁边的小巷。身后传来铜器张的喊声:\"走水路!仓库后面有船!\"
狭窄的巷道里,沈昭的高跟鞋几次差点崴脚。裴砚之干脆将她打横抱起,几个起落就甩开了一段距离。拐过三个弯后,浑浊的黄浦江出现在眼前,停泊着几艘破旧的渔船。
\"上去!\"裴砚之将沈昭推上最近的一艘船,自己则利落地解开缆绳。追兵的脚步声越来越近,他猛蹬岸边,小船摇晃着驶入江心。
沈昭趴在船舷边喘息,突然发现船底有异样的反光。她拨开几层渔网,露出一个金属箱——上面赫然刻着与铜器张照片中相同的符号!
\"裴砚之!你看这个!\"她惊呼道。就在这时,远处传来引擎轰鸣,一艘快艇正破浪而来,探照灯将江面照得如同白昼。
裴砚之迅速检查了箱子:\"是电磁锁,需要特定频率才能打开。\"他望向逼近的快艇,果断掏出配枪,\"沈昭,会游泳吗?\"
\"会,但...\"
\"箱子更重要。\"他将救生衣套在她身上,\"我引开他们,你带着箱子游到对岸。记住,找陈教授,只有他能破解这些符号!\"
不等沈昭回应,裴砚之已经纵身跃入江中,故意制造出巨大的水花。快艇果然调转方向追去。沈昭咬咬牙,抱着金属箱滑入冰冷的江水。
浑浊的江水中,箱子出奇地轻。沈昭拼命划水,脑海中闪过那些神秘的符号——它们组合起来,竟像极了《宋史》中记载的\"水运仪象台\"设计图!这个发现让她浑身发冷:归墟要复制的,根本不是简单的金融武器,而是能影响地磁场的古代超级装置!
当她终于爬上岸时,远处传来几声枪响。沈昭的心脏几乎停跳,直到看见对岸升起一枚红色信号弹——那是裴砚之事先约定的安全信号。
湿透的旗袍贴在身上,沈昭却感觉不到寒冷。她紧紧抱住金属箱,向灯火阑珊的城区跑去。这场跨越千年的金融暗战,才刚刚揭开冰山一角...
面汤里的决战
重华资本交易室,凌晨三点。
沈昭站在中央大屏前,面前是六块实时行情显示屏。交易员们彻夜未眠,空气中弥漫着咖啡和方便面的味道。窗外是金融街永不熄灭的霓虹,而室内只有显示器冷冽的蓝光映照着一张张疲惫却亢奋的脸。
\"LE铜价突破8000美元!\"一个交易员喊道,声音里带着难以置信的颤抖。这个数字像一记重锤砸在每个人心上,交易室里瞬间炸开了锅。
沈昭的西装外套早已脱下,随意搭在椅背上。白衬衫袖口卷到手肘,露出纤细却有力的手腕,手腕内侧隐约可见一道细长的疤痕,那是三年前那场\"黑色星期三\"留给她的纪念。她手里拿着那面唐代铜镜,时不时用手指轻抚纹路,仿佛在寻找某种神秘的指引。
\"沈总,空头仓位已经超过警戒线了。\"首席风控官李明快步走来,额头上的汗珠在屏幕光下闪闪发亮。他手里捧着的平板电脑显示着重华资本此刻的持仓状况——数字红得刺眼。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