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没有上课?(1 / 2)
就这样又训练了近三个月,剧组的培训终于已经结束了,新的学期也开始了。
顾胤已经修满毕业的所需学分,自然也不用再返回校园上课。
话是这么说,但京大本部正式开学后,校园里始终不见顾胤的身影,这一反常现象还是迅速引起了关注。
打开大眼App,#顾胤从开学就没有在校园出现#的词条已经登上了热搜。
不明真相的吃瓜网友初见此热搜时,无不一脸错愕:“现在什么鸡毛蒜皮的事都能上热搜了?”
“这都半个月没去上课了,是出什么事了?”
点进去一看,众人才知道怎么回事。
原来,词条的源头是一条营销号转发的博文,标题写着:【#顾胤从开学就没有在校园出现# 京大已经开学了,不过校园内不见顾胤的身影,难道是请假外出拍戏了?】
配图是一张聊天截图,在京大未名情报站,有人发帖询问:
【想问一下顾胤在哪栋楼上课啊?求课程表!】
【别找了,他从开学到现在就没在学校露过面。】
一时间,评论区众说纷纭,一开始都在猜顾胤是不是遇到什么事了。
没过多久,对家粉丝也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信息,迅速下场控评,营销号评论区也开始炸了,十条评论有八条直指顾胤不务正业,指责他在没做到一名合格的学生,该学的时候不好好学。
被这些评论一带,顾胤的账号下的留言也多了起来,几乎全是闻讯赶来的路人“讨伐”,言辞之激烈,比营销号评论区有过之而无不及。
“开学了就该在学校待着,208万果然为了赚钱连学业都不要了!”
“还以为是什么清流学霸,能坚持四年不接戏安心读书,没想到才两年就‘原形毕露’,忍不住出来捞金了?”
“我就说顾胤迟早会飘!真当他能老老实实上满四年学?你看,这才两年就开始不好好搞学习了。”
“这年头,谁会放着钱不赚去乖乖上课啊?你看看内娱,多少在校大学生打着请假的名义出去拍戏。”
“不知道就不要乱说,没看到工作室已经发声明了吗?”
“我们阿胤已经提前修完学分,搞搞清楚好吧”
“又一个心安理得翘课的208!”
“你眉毛
“什么牛鬼蛇神都出来秀智商了,皮都没藏好,就来搞事,是觉得胤丹好欺负?”
“用gap都算美化了,他这分明就是休学吧?人家休学是因为客观不可抗力,他这倒好,为了赚钱主动休学去拍戏,吃相真难看。”
“为什么所有人都默认是休学?拜托,他学分早就修满了,提前完成学业了,能不能看清楚再说话”
“不会吧不会吧,真有人因为他拿了个奖学金就把顾胤神化了?修满学分哪有那么容易,跟喝水一样简单?”
“哎呀,真不好意思,我们阿胤修学分,就是跟喝水一样,我们就是修完了”
“宝贝,你太棒了”
“这都开学半个多月了,顾胤愣是没回学校一次。京大的校规不是出了名的严吗?请假超过两个星期都难如登天,他这算不算是严重旷课?学校怎么不直接开除?@京都大学 难道名人就有特权,可以无视校规?”
“我服了,都说了修完学分了,还有傻子艾特学校,你要不去京大去问问啊”
“大概率是休学了吧,不然一部戏拍下来少则几个月,多则半年,一整个学期都耗在外面了,不休学怎么行?”
“我感觉也是休学了,有点失望,不是成绩很好嘛,高考状元来着,怎么说放下就放下了,这也太浪费天赋了,现在的年轻人啊,真是一心就向钱看了。”
“你们这群张口闭口都是钱的,才是打心底里更看重钱吧?顾胤工作室都澄清了,你们还非要给他定罪,网络判官当得挺上瘾啊。”
“我请问顾胤是花你家钱还是挡你家路了?感觉你们一个个都闲得发慌,有这功夫不如多看看书,好好上班多挣点钱实在。”
在热死有出现的时候,顾胤正在飞越城的飞机上。
趁着进组前的空档,他可以回一趟家。
刚下飞机,手机震动了一下,是常虹发来的消息:“落地立刻回电。”
顾胤揉了揉眉心,刚点开通话界面,铃声就响了起来,屏幕上跳动着“常虹”两个字。
“虹姐,是有什么事?”他接起电话,背景音里还能听到机场广播的播报。
常虹的声音透着一丝无奈,“来恭喜你啊,又喜提热搜双爆了。现在都不需要别人买热搜黑你了,随便发条帖子就能上,你这体质不火才怪。”
顾胤:“……”
这是嘲讽、嘲讽,还是嘲讽呢。
“行了不跟你贫,”常虹的语气正经起来,“现在已经没事了,声明已经发了。我现在就是来问你,之前你去学校开的那个修满证明拿到了吗?有这个东西在手,比空口说白话强。”
“拿到了,”顾胤已经走到了停车场,“我去学校报道那天,就顺便去教务处把所有材料都办好了,电子版和纸质版都存在云盘里。”
“拿到了就好办,”常虹松了口气,“你记得等下发一下。”
“好。”
“那行,你先忙,落地注意安全。”
听筒里传来忙音,顾胤放下手机,点开了那个熟悉的图标。
他沉默地看着手机屏幕,热搜榜上,#顾胤从开学就没有在学校出现#和#顾胤预毕业证明#两个词条后面,都缀着一个醒目的“爆”字。
评论区已经炸开了锅,最初的评论,可以说是把整件事都添油加醋地编排了一遍,甚至还有人编造出他早就被学校开除的谣言。
因为黑粉的涌入,不遗余力地在评论区带节奏,各种不堪入目的言论层出不穷,工作室也在第一时间就发布了声明。
【近日,网络上出现关于顾胤“退学”“休学”等不实信息,引发部分公众误解。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