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94章 换宝之恍若隔世(1 / 2)

加入书签

王月生将这一切尽收眼底,心中大定。他知道,自己这招“以物代薪”的核心逻辑,终于被最精明的潜在用户——这些顶尖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们——自己领悟并接受了!这才是他能以相对“低廉”成本撬动顶级人才的关键:

成本差巨大利基:手册上90%的商品,对于拥有时空贸易能力的王月生来说,采购成本(后世价格+运输能耗)远低于1900年的欧洲市场价,更远低于他承诺的“三倍薪水价值”。人造鱼子酱、人造毛皮、混纺面料、高仿珠宝、复刻名表……这些都是暴利点。即使是天然食材和真材实料的商品,他也能利用时空差和信息差(如提前囤积、选择性价比最高的后世供应商)获得巨大成本优势。

专家自带销售渠道:这些专家身处欧洲中上层社会,他们的夫人、朋友、俱乐部成员,本身就是高端消费群体。他们带货,效率高、信任度高、还能避税,远比王月生自己组建销售网络去卖这些东西要高效和隐蔽得多。专家们轻松变现,王月生则省下了大笔真金白银的薪水支出。

闭环消费体验:专家们把“薪水”全换成了王月生提供的奢侈品和稀缺品,他们的日常消费怎么办?好办!岛上的基地(以及未来在中国或其他地方的基地)可以提供来自后世的、高性价比的优质生活保障:舒适宿舍、营养食堂(食材部分自产,部分后世采购)、日用品供应(后世成熟工业品)……专家们的基本生活需求被低成本、高质量地包圆了,他们换来的“奢侈品”就成了纯粹的资产增值和享受。

施密特博士看着三位恍然大悟、跃跃欲试的男同事,又低头看了看手中这本魔力无穷的册子,最后将目光投向王月生,眼中闪烁着复杂的光芒:惊叹于他的商业智慧,洞悉了他运作的核心逻辑,也彻底明白了自己(以及整个团队)将在这桩交易中获得怎样惊人的实际利益。

她合上册子,轻轻拍了拍封面,对王月生露出一个心照不宣、甚至带着点“同谋”意味的微笑:“王先生,我想……我们需要一份更详细的合同附件,来明确这份……‘员工福利兑换计划’的具体操作流程和限额了。当然,是在教授规划完教学大纲之后。” 她巧妙地用“员工福利”替代了“薪水兑换”,显得更加体面。

办公室的另一边,恩斯特·阿贝教授终于写完了白板上的最后一个公式,满意地转过身。他正好看到自己的四位得力干将围在王月生身边,对着那本厚册子低声讨论,个个脸上都带着一种奇异的兴奋光芒。他挑了挑眉,虽然不清楚具体发生了什么,但直觉告诉他,王月生这位东方合作者,似乎又用一种他意想不到的方式,牢牢抓住了他团队成员的“心”。

王月生迎着阿贝教授略带询问的目光,坦然一笑:“教授,看来您的船员们,已经开始规划第一次‘远航’归来的‘战利品’分配方案了。这很好,有动力的船,才能航行得更远,不是吗?”

恩斯特团队当晚回到威尼斯主城休息后,王月生从1900年的意大利托尔切洛岛上自己的宿舍床上魂穿后世2025年10月的意大利那不勒斯,赫库兰尼姆古城遗址

深秋的地中海阳光,带着一种近乎透明的金色,慷慨地洒在赫库兰尼姆古城凝固的悲剧与永恒的荣光之上。断壁残垣间,历史的尘埃仿佛在光线下重新起舞。然而今日,这片沉睡了两千年的废墟,却因一场现代盛典而焕发出别样的生机。

遗址核心区被精心地布置成了一个露天会场。高耸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旗帜与意大利、中国、埃及三国的国旗在微风中猎猎作响。临时搭建的主席台背景,是巨大的高清屏幕,上面滚动播放着数月前在澳门叠石塘山山洞开启时那激动人心的全球直播画面:考古队员小心翼翼拂去泥土,露出那块石碑,以及封堵墙打开后露出的层层叠叠的、装满了跨越了漫长时空的古文献的箱子。

会场周围,是密不透风的媒体区。长枪短炮般的摄像机镜头、卫星转播车巨大的天线、记者们亢奋的解说声,共同编织出一张覆盖全球的信息网络,将这里的每一帧画面、每一个音符传递到世界的各个角落。嘉宾席上,坐满了西装革履的各国政要、学识渊博的考古学家、文物专家,以及来自全球各大文化机构、博物馆的代表。空气中弥漫着一种庄重、激动又略带一丝历史宿命感的氛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