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63章 班师回朝(2 / 2)

加入书签

早知道,偌大的版图可都是他实打实用手中石枪打下来的。

可这一次,久久未决的战局动摇了某些人的信念。四五年时间,足以让很多人忘记他昔日横刀立马、连破三军的雄风,也开始有人暗中布局。

有些人心怀异志,有些人结党私议,更有人早已暗中勾连、图谋后路。若不是唐皇后出身将门,母族势力雄厚,镇得住场面,恐怕炎国朝局早已风雨飘摇。

这一下班师回朝,可谓是众人都不曾预料到的,有人忐忑、有人安神自在、有人长长松了一口气。

日头高照,轻微的马蹄声渐渐响起,远处迎风飘扬的旌旗完全展露而出。

天边尘头大起,马蹄声如雷震地,终于,林北所率军队回来了!

林北身披金甲,看着不远处迎接的众人长长的呼出一口气。

时隔五年,终于回来了!

旌旗蔽空,甲胄如林,凯旋的大军肃立于宴台之外,尘沙尚未落定。林北身披征尘未洗的金甲,日光在其上折射出冷冽光芒。他并未下马,只轻提缰绳,战马便踏着沉稳的步伐,独自走向那片华盖云集的宴台。

御道两侧百官垂首,旌旗无声翻卷。他目光扫过那些深深躬下的脊背和低垂的眼帘,五年沙场磨砺出的直觉,让他瞬间捕捉到了这片盛大欢迎之下,那根紧绷的、几乎一触即断的弦。太静了,静得只剩下风声和旗帜猎猎作响,连惯常的山呼万岁都未曾响起。

他的视线越过黑压压的臣工,最终定格在凤阁之下,那唯一端坐的身影上。珠帘之后,唐皇后的面容模糊不清,唯有凤冠的轮廓在日光下熠熠生辉。

林北勒住马,停在凤阁前十步之遥。他没有立刻开口,只是用那双看惯了烽烟血火的眼眸,静静地、带着帝王的审视,缓缓扫过全场。每一个被这目光无形触及的臣子,都不由自主地将身子压得更低了几分,仿佛承受不住那无形的重量。

“朕,”他终于开口,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带着沙场特有的沙哑与威严,瞬间打破了令人窒息的寂静,“回来了。”

简单的三个字,却让场中许多人的身体几不可查地微微一颤。

唐皇后此时方才起身,珠帘轻晃,她步履端庄,行至凤阁前沿,缓缓屈膝:“臣妾,恭迎陛下凯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她的声音温婉平稳,完美地符合了迎驾的礼制。

随着皇后的举动,下方僵立的群臣仿佛终于被解开了穴道,慌忙齐刷刷跪倒,山呼声迟来地浪潮般涌起:“恭迎陛下凯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声浪震天,却透着一股难以言喻的仓促与刻意。

林北端坐马上,接受了这场迟来的朝拜。他的目光并未在皇后身上过多停留,反而再次细致地掠过那些伏地的身影。

他看到了几位老臣额头触地时微微颤抖的手,看到了某些年轻官员偷偷交换的、充满不安的眼神,也看到了几位本应核心的重臣,那过分恭敬甚至显得畏缩的姿态。

这绝非寻常。若是真心欢庆,应是振奋与激动,而非这般近乎恐惧的敬畏。

山呼过后,场面再度陷入一种诡异的安静。

林北轻轻“嗯”了一声,算是回应。他策马又向前几步,直至凤阁阶前,微微俯身,向着仍保持行礼姿态的皇后伸出手,语气平淡无波:“皇后辛苦了。朕不在这些时日,朝中诸事繁杂,多赖皇后镇守。”

唐皇后略一迟疑,这迟疑极其短暂,若非林北全心留意,几乎无法察觉。她缓缓抬手,指尖即将触及林北掌心时,却不自觉地微缩了一下,方才轻轻搭上。

林北握住皇后微凉的手指,感受到那一丝几乎难以捕捉的颤抖。他面色如常,手臂沉稳用力,将她虚扶起身。

四目相对,隔着一层珠帘。

林北嘴角勾起一丝极淡的、看不出情绪的笑意,声音放缓,却带着不容错辨的探究:“朕观百官神色,颇见疲态。朕离京五载,看来不止边关征战劳苦,这都城之内,亦是……不甚轻松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