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上天示警(1 / 2)
春末夏初,风调雨顺了数年的河东十六州,再次发生了灾荒。头年大旱,好在各地州府都备有大量存粮,又有官府出面稳定粮价,是以没能酿成大乱。但是今年初夏的这一场蝗灾却让是让国人人心惶惶。这是上天对河东百姓的考验,也是对陈国的继任者陈梓坤的一个极大的考验。
这几年,她一直发奋读书习艺在几个义兄弟中脱颖而出,又用尽心机让四个叔叔以及父亲的幕僚和将士们勉强接受她这个女继承人。但她根基未稳,便接连发生了一系列的事情。先是东魏攻打陈国边境,接着便是河西大旱,今年又是蝗灾。就在一个月前一个消息不胫而走:这两年的天灾皆是上天示警女主掌国不祥,牝鸡司晨,惟家之索。
“啪”一声脆响,一只茶杯登时四分五裂,陈梓坤满面怒容。这十几年来,哪一年没有天灾?为何到了她这里就是女主掌国不祥!真是岂有此理!
“梓坤——”母亲文氏清润的声音在在外门响起来。
“娘亲——”陈梓坤看着母亲,心中不禁涌出一丝委屈。
“瞧你这孩子怎么晒得像黑炭似的。”文丹溪心疼的抚着女儿黝黑的面庞,无声的叹息着。陈梓坤这半个月来顶着烈日在灾情最重的赵县、蓟县等几地不停奔波,整个人是又黑又瘦,不仔细看一时还真不好认。可是,偏偏在这个时候却传出这种诛心之论,开始是人们将信将疑,如今随着灾情的蔓延,人们也越来越相信这则谣言。陈梓坤不得不忍受着身体和精神的双重打击。
陈梓坤在母亲温柔的抚摩下,心神渐渐安定下来。她站起身来,神态异常坚定的握拳说道:“娘亲请放心,女儿决不会这么轻易被打倒的。我偏要逆流而上,我要借着这次灾情让陈国的百姓看看,我陈梓坤究竟够不够格做陈国的下一任国主!”
“你能的,梓坤,娘相信你。”文丹溪说着话从袖中陶出一本册子交给女儿:“你看看,这是娘根据以前看的杂书整理的一些灭蝗的方法。”
陈梓坤惊喜的接过册子,一目十行的看下去,看毕,她不由拍手叫好:“娘亲肯定是上天派来引导女儿的,我知道该怎么做了。”
文丹溪点点头,欣慰的笑道:“那就好,我的梓坤做事一向是举一反十,娘相信你定能成功!”
陈梓坤将册子揣进怀里藏好,又咕咚咚的灌了一大杯水,她一抹嘴,大大咧咧的说道:“娘亲,救灾要救早,女儿这就去赵县。”文丹溪又叮嘱了她几句,目送着女儿出了院子。
陈梓坤一出院门就见郭一一,郑喜王福姐弟,还有贺秋赵发发等人都在翘首以待。
“公主殿下。”郑喜细细观察着陈梓坤的脸色,见她又恢复了往日的意气风发,心中不禁松了一口气。
陈梓坤扫了一眼众人,朗声说道:“事不宜迟,我们要赶紧去救灾,我这就开始分派任务。”陈梓坤跟她父母一样,对人十分随和,从不喜欢在别人面前称本宫,一律喜欢称我。也不喜欢下人动辄就下跪磕头。
“公主,请吩咐。”众人一起躬身说道。
陈梓坤挥了挥手:“好,我先说明一下,我这次救灾就是要灭蝗,你们怕不怕遭天遣?”因为百姓和很多官员都认为蝗虫乃是神虫,因为人怨上闻,天灾下降。不是人力所能制止的,若人为灭之,必遭天谴。这也是蝗灾之所以危害极大的主要原因。各级官员和百姓只是眼睁睁的看着,从不去努力减少灾害损失,只知道烧香祭祀祈祷上苍保佑。
“这……”众人不禁迟疑了一下。
郑喜思量片刻,她第一个站出来铿锵有力的说道:“公主请下令,郑喜愿做灭蝗先锋,若果有天谴,郑喜一力承担。”陈梓坤用力拍拍她的肩膀,连声叫道:“好好,我果然没看错你。”其他人见郑喜这么一说,都纷纷放下心中的疑虑,主动请缨。
陈梓坤见时机成熟,便大声说道:“众人听令:郑喜与我先去赵县,王福带二百人去各地采买鸡鸭,注意,鸡鸭买回来后不只准喝水,不得喂食。最后统一运到赵县。”
身材矮胖的王福出来,躬身响亮的应了一声:“得令。”
“赵发发,你带一百人去城中闹市处张贴布告,就说公主府要高价收购蝗虫。”
“是。”
“贺秋,你去准备干粮,记得带上几柄煎锅,提前清理好一些蝗虫,我另有它用。”
“是。”
……
陈梓坤将一道道命令发下,事毕,她带上郑喜贺秋并一帮侍卫匆匆踏上了去赵县的路途。
众人到了赵县灾情最重的高家村。陈梓坤一行人在一片视野极好的高地停下,周围的百姓听说本国公主亲临灾区,呼啦一下子全围了上来。只是当他们看到那个晒得像黑炭似的女孩子时,不禁咬头接耳的议论起来:“公主怎么会是这样子呢?”
“就是啊。怎么跟我家的黑妞似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