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大仁不仁(1 / 2)
过了一会儿,陈信面色通红的责备文丹溪:“你怎么不把我的东西收好啊,这乱七八糟的让她偷看了可如何是好?”
文丹溪抿嘴一笑,出语嗔怪道:“谁让你瞎写的。”
笑完,她弯腰从床头的多宝格里拿出一本书往陈信手里一塞:“笨蛋,这是完整版,她看的是少儿版,不带‘萝卜’的。”
“嘿嘿……”陈信闻言顿觉得心中的一块石头落地,差一点,他的英明高大的形象就全毁了——当然,这是他自以为的。他一直不知道自己在女儿眼中,自己从来不曾有过英明高大这一项。他嘿嘿傻笑不语。
文丹溪瞥了他一眼,也兀自笑个不住。
陈信看着风韵犹存的妻子,突然兴致勃发,他一把搂住她,坏笑着说道:“老伴,要不你查看一下‘萝卜’康了多少?”
“去——”
“丹溪,你是不是嫌我老了你待我没有以前好了。”
文丹溪虽然嘴上虽然回绝他的要求,身子却又主动往他身边靠了靠。陈信脸上露出了一副奸计得逞的贼笑。这一瞬间,他觉得突然找到了女儿足智多谋的根源——她完全是随了自己嘛。他一边得意洋洋的品味着这个新发现,一边轻车熟路的抱着妻子入帐……
良久以后,帐内传来了两人的喘息声和呢喃声。
“丹溪,我是不是宝刀未老、雄风犹在?”
“是的,二信,你在我心中永远都是那么英俊威猛。”
“嘿嘿,丹溪,你这人就是爱说实话。”
“那你是不是觉得宝儿是随了我的足智多谋?”
“……我可以保持沉默吗?”
……
陈梓坤回到公主府后,便又带着心腹侍女前去崔宅探望崔博陵,崔宅此时早已打扫停当,一干侍女侍卫也全部到位。
崔博陵听说陈梓坤莅临,连忙笑着迎了出来。
陈梓坤笑着问道:“先生住得可习惯?”
崔博陵朗声答道:“习惯,十分习惯。陈国的烤肉烈酒真是够味。我这几日真有口福。”这几天崔宅还没完全收拾好,饭菜都是由飘香楼送来,赵六斤知道他是公主殿下的贵客,让厨子拿出了看家本领变着花样招待他。
“对了先生,崔夫人这几日就要到了。你们一家很快就要团聚了。”
“哦,真是太感谢殿下了。”
“先生无需客气。”
两人说了会儿闲话,陈梓坤便将话题转移到了要说的正事上:“我这几日和父王商榷了一下,父王也十分欣赏先生的大才,只是,朝中大员多半是开创陈国基业的元勋……”崔博陵毫不意外的笑笑,接道:“殿下无须烦忧,臣初来乍到,寸功未立,骤登高位于情于理都不合。依臣之见,殿下只需封臣做客卿就好,既可参于国事,又没有实职,不会引起旁人的侧目。”
陈梓坤泰然一笑:“先生太过谦逊了,如此大才怎能屈居客卿之位。具体事宜我需要回去再和父王商榷,明日清晨,我来请先生一起入朝议事。请先生先好好歇息几天,以后有得忙碌。”
“哈哈,好好。我今晚正要邀公琰去逛夜市。”
陈梓坤双眼一亮,拊掌笑道:“太好了,我正好也凑凑热闹。”
两人又寒暄了一会儿,陈梓坤便告辞回来。
当晚,陈信差人去请秦元、周通、韩奇、吴师道等一帮老臣前来赴宴。酒过三巡,菜过五味,气氛渐渐热烈起来。
陈信趁机说道:“唉,时光飞逝,眼看我们一个个都老了,我今日就是和你们私下商议一下,我打算近日就让太女继承国君之位,国家的事让他们一帮年轻人折腾去吧,我呀就好好的享几年福。不是有首诗叫什么‘铁甲将军夜渡关,朝臣待漏五更寒。山寺日高僧未起,算来名利不如闲。’你们听听,这名利什么的哪有悠闲富贵好啊,你们说是不是?呵呵。”
众人互相交流了一下目光,陈王的这番话大有深意,依他的性子绝不会吟出这首诗来的,至于幕后之人是谁,自然是不言自明。
陈信不答人们回答,接着大手一挥,让陈六子当场宣旨:封韩奇的儿子韩宣为朝散大夫,从五品下;周通之子周威为游击将军,和韩宣一样,是从五品;吴师道的儿子吴方为朝议郎,正六品;连秦承嗣也没有漏掉,殿中丞(从五品上)。另外赏赐秦元良田二百亩,别庄两处;周韩赏赐良田百亩,别院一处;吴师道良田八十亩,宅邸一栋。再加布帛丝绢等各项物事。
这些官职跟陈国目前所行的官制大为不同。只是听上去好听,实际没什么实权。
事情进行到了这一步,众人心中自然明白接下来该怎么做了。
“臣等谢君上赏赐。”秦元面无表情的带头齐声高呼。
“都别这样,起来起来,早说好了今日是家宴。”陈信略有些不自在,虽然女儿教的法子十分委婉,但是,他心里仍然觉得对不住这些曾跟他一起出生入死的兄弟们,尤其是秦元,唉……
众人心思各异,场面也随之冷却下来,连刀疤脸也意识到了不对劲,他连忙高声大笑道:“来来,别停下,喝酒喝酒。”众人勉强振作精神,又开始言不由衷的说笑起来。
这厢,陈梓坤换了常服,带着贴身侍卫,正兴致勃勃的领着崔萧二人逛夜市。
易州街市主要分为鱼市、盐市、铁市、农市、百物市,除此之外还有专卖各种小吃美食的美食街,以及专卖成衣布匹的平衣巷等等,街上行人熙熙攘攘,甚至比白日还要热闹几分。一盏盏形状各异的风灯高高挑在店铺门首。吆喝喝、讨价还价声,声声入耳。一行人漫步行于人群之中。崔博陵兴致勃勃,路上时不时停下来问问价格,有时跟店家闲扯几句。街市上每隔一段路,就有一座特殊的木房,门首挂着一盏巨大的风灯上面写着几个字大字:官府办事处。屋里有两名小吏在守着,时不时的有人进出询问什么。
萧舜钦疑惑的问道:“他们是做什么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