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不欢而散(1 / 2)
进入十二月后,纷纷扬扬的大雪笼罩着四野,凛冽的寒风终日呼啸。 处于北部的陈国正式进入了窝冬期,路上的行人商旅也开始稀少起来。官员也由以前的隔日上朝改为五日一朝。
魏国的事情告一段落后,郑喜也悄悄返回了陈国。
小书房中,君臣二人围着炉火品茗闲叙。
“大王,臣这些日子将几位大人的底细都摸透彻了,大王抽空看下。”郑喜说着递上两本册子。眼下陈国急需人才,陈梓坤表面上看是来者不拒,但私下里却会着人去将来人的底细摸查一番。这也是不得已而为之,这些人中有的将来要接触朝堂中枢机密事务,如果让别国的奸细混进来,麻烦就太大了。另一方面,她也可以借机多多了解一下自己的臣子。
陈梓坤一边随意翻着,一边问道:“那崔家表妹已经到了陈国了?”崔家表妹就是崔博陵的表妹何氏。后来嫁入了杨家,婚后一年便开始守寡一直到现在。
郑喜揉揉脑袋,无奈的叹道:“已经到了,我已经将她送往崔府了。她的夫家自认为在当地也算是个望族,寡妇必须守节,据说光贞节牌坊都得了几块,此事办来颇费周折。”郑喜小心翼翼的看了陈梓坤的脸色,往前凑了凑说道:“大王莫要怪罪,臣为了尽快回国,不得已使了个下作手段——臣派人在杨氏族长与某尼姑通奸时潜入房中,威胁他说如果不让我带走何氏,我就将他的丑事公诸于众……”
陈梓坤脸上露出一阵诡异的笑容,摆摆手,满不在乎的说道:“随你,本王只要结果,不管过程。”
郑喜这才放下心中的一块石头,轻松愉悦的笑了笑。
末了,郑喜又接着说道:“臣还顺带打听到了萧先生家的消息。”陈梓坤手上的动作一滞,飞快地追问道:“如何?”
郑喜眉头微蹙道:“臣只打听到萧先生的父母虽是门当户对,但一直性情不合。两人成亲没多久,其母谢氏便以身体不好为由常住别院。萧先生上有五个庶兄三个庶姐,下有弟妹十几个,谢氏却只生了他一个。如今的继母杨氏比萧老爷小二十岁,育有二子一女。颇得萧老爷欢心。听人说,萧先生自从母亲去世后便一直寄居在庙中。其他的一概不知。 ”
陈梓坤眸光微闪,默然片刻,转而笑着鼓励道:“你做得很好。以后这类琐务就交与你了。”
郑喜想了想又说道:“如今三个肱骨大臣中崔先生已经不用操心了,其他的就剩下苏大人和萧先生,臣建议大王可以用姻亲的关系稳定君臣同盟。也可以更好的让两位大人融入陈国。历代君王莫不这样,臣还听说,晋王已经准备将妹妹袁琪下嫁给王恢。”
陈梓坤起身踱了两步,为难的说道:“可是本王又无亲姐妹,几个结义叔叔的女儿要不是年纪不合适要不就是已经定亲,实在没有合适人选啊。”
郑喜沉吟片刻问道:“那微臣以后抽空去查访一下太后的族人。听说文家在当年也算是一个大族。”陈梓坤点头,又吩咐她几句。郑喜拱手告退。
五日后,陈信率领二万骑兵班师回京,城中百姓闻讯冒着严寒夹道迎接大军入城。萧舜钦以及护送他的五百士兵在路上延宕了两日后回京。
当晚,陈梓坤在永庆宫为陈信以及诸位将领设宴接风洗尘,众人至晚方散。萧舜钦因受了风寒未能到场。
次日上午,陈梓坤轻车简从,命人拉了满满一车药材补品前往云鹤居探望萧舜钦。乐山开了门引领着她径直来到后园。
萧舜钦正在雪中踽踽而行,远远望去倒像是仙人隐士一般清雅。
陈梓坤见地上雪层盈尺,园中的苍松翠竹之上亦压着厚厚的白雪,眉头不禁微微一蹙,责问随从内侍:“你们是怎么服侍先生的?这园中竟像没有拾掇过似的。”
一众侍女忙惶恐回答:“禀大王,是萧先生不让拾掇的。”
萧舜钦清声一笑:“大王,的确是臣下令不让他们清扫的,臣想看看这北国的雪景。”
陈梓坤粲然一笑:“陈国冬日最不缺雪景,一定可以让先生看饱。”
乐山乐水悄悄一挥手,示意众人散开。
两人并肩在雪中信步闲走,陈梓坤正色道:“此次远征辛苦先生了。本王此次带来了两位太医,先生好好将养便是。”
萧舜钦不以意的答道:“大王不必客气,臣自幼体弱,一到冬日便小病不断。此次算是一次历练。恐怕太上王对臣颇为不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