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订立盟约(2 / 2)
内侍一声“散朝”,众位大臣鱼贯而出。李思原悄悄走到萧舜钦面前,恭声说道:“萧先生,大王有事相商。”萧舜钦矜持的略一点头,不等李思原引导,转容直奔东偏殿而去。
书房中茶烟袅袅,一股热气腾腾而来。陈梓坤已经脱去厚重的朝服,换上了暖黄色的轻便宫装,端坐在虎皮靠骑上,专注的盯着燎炉。
萧舜钦打量着房中的摆设,心中不禁浮起一丝笑意。他依稀记得山大王最爱坐虎皮靠骑,他很少见到一国之君有这种偏好。
陈梓坤听到脚步声,略一擡眼,笑着招呼道:“先生请坐。”
萧舜钦在她对面坐下。一时之间,两人谁也没有开口说话,室内一阵寂然。
陈梓坤笑着打破沉默:“不知先生对两国结盟之事有何看法?”
萧舜钦似乎早有成算,他几乎不假思索的接道:“谋国谋政,当走一步看三步甚至十步,方能从容不迫。不知大王在却魏之后有何打算?”
陈梓坤诚实的说道:“本王只谋算到眼前,至于下一步,本王想打算走一步看一步。”
萧舜钦肃然摇头:“大王应当再高瞻远瞩一些,若是只想走一步看一步,对方一旦有什么变故,大王势必要跟着调整计策,如此便被不由自主的被对方牵着走。”
陈梓坤双眼骤然一亮,目光炯炯的看着萧舜钦:“听先生之意,是有良策教我?”
萧舜钦被她的眸光灼烧得有些不自然,他的目光不由自主的转向别处,他定了定心神,款款起身,走到挂着地图的北墙边,以手指着地图清声说道:“大王请看,陈国目下据有幽、代、赵、燕、宣等二十多个州郡,晋则有并州晋州三秦之地和河套平原,而魏则据有中原三十八州以及荆湘九郡。陈国为什么最弱先从疆域来说,陈国已经失了先机。太上王当年逐鹿天下时,天下膏腴之地早已被魏吴晋瓜分殆尽,陈国所居之地,大多贫瘠荒凉,且屡有游牧部落侵扰。陈国若想从根本上强大起来,必须先拓展疆域,然后再谋其他。”
陈梓坤的双目越发明亮,敲击桌案,亢声说道:“本王明白了,此时三国混战正好给本王一个机遇,一个刷新天下格局的机遇!”
萧舜钦赞许的点点头:“正是。当年太上王失去了瓜分天下的机遇,大王万不可再失去。”
陈梓坤举一反三,接着说道:“依先生看,本王在和晋王正式会盟时要不要先提起此事?”
萧舜钦笑意加深,再次点头:“当然要。大王此时提起,晋王心中肯定会以为大王是痴人说梦,定然会不以为然意。若是日后反悔,便算他理亏。”
陈梓坤连连点头,心中顿时一片豁亮。她冲萧舜钦粲然一笑:“先生每每都会为本王指点迷津,廊汪天下大势。”
萧舜钦淡然回笑:“大王谬奖,大王一日千里,进步神速。微臣才具浅薄,要不了多久,微臣便无计可献了。”
陈梓坤心中一阵翻涌,肃然感慨道:“古人云,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本王日日与你们商议大事,议论古今为政得失,不知胜读多少年书。此中情意,本王一直记在心里。只是我性格执拗,有些可以改变,有些则不能动摇。”
萧舜钦眸光在她身上流转片刻,温和的笑道:“微臣日得李总管点播,蓦然醒悟。大王决策,臣当尽力襄助。至于臧否得失之事,只要大王没有大过大非,微臣不会再过问。”陈梓坤闻言,心头不由得突突一跳,瞬时像打翻了无味瓶一样,不知是何种感觉。她轻轻叹息只要开口,就听萧舜钦那淡然平静的嗓音再度响起:“臣昨日回魏,不为别的。只是算定陈魏两国即将开战,臣之族人甚多,怕魏王到时狗急跳墙,拿微臣来胁迫大王。因此,想趁着两国还未正式断交,回乡处置一些事务。”
陈梓坤急忙说道:“这是本王疏忽了,我这就命人将萧氏族人迁到陈国。”
萧舜钦摇摇头:“萧氏一族至少有上千口人,每人心志不一,况人们多是安土重迁,岂可短时日内迁走最好的办法就是在下脱离萧家,到时魏王纵然有心,也不好再拿此此事。只是,我不忍母子分离,所以想回去将亡母灵柩从庙中迁来。”
“公琰,你这是……“陈梓坤突然不知说什么好。
谁知萧舜钦却扬手打断她,正色说道:“在下这么做,不全然是因为大王,还有一些隐情……只是眼下不方便透漏。也许,以后会择机告诉大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