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绕道而行(2 / 2)
陈梓坤离去不久,两名大夫也随之赶到,他们仔细的为萧舜钦号脉抓药,乐山则负责煎药,他早就做惯此事,大夫稍一提点,他便全然明白。两位大夫又叮嘱了病人几句才告辞离去。
乐山一面扇风熬药一面偷偷打量自家公子的脸色,目光连连闪烁了几下,最后终于忍不住脱口而出:“公子,大王真的会看病吗?”
“煎你的药!”萧舜钦轻声叱责。
“……是。”乐山的脸皮皱成一团,不敢再多问。但他的心里却一直在活动:陈王的母后是大夫,那么她懂医术也在情理之中。她一来公子立即好了几分,由此可见,她的医术水准还是挺高的。他家公子的身体一直久治不愈,以后等陈王得闲了能不能请她帮忙看看呢?结论是可以的,他家公子辗转千里,不停奔波,是为了谁?还不是为了陈国?否则,他们说不定至今还在白家村悠然的住着呢。
萧舜钦当然不知道乐山此时的所思所想,他正娴雅的靠在竹榻上翻书。
傍晚时分,一只灰色的大鹰盘旋在营地上空,嘎嘎的叫着。然后俯冲下来落在营帐前的一块石头上,陈剑连忙带人去取下他的腿上的铜管,再疾步进营交给陈梓坤。
陈梓坤一脸端肃,迅速展开密信:晋军已经越过蒙泽,夺取河外三城。晋王
即将东进。大王小心他在后掣肘。若有嫌隙,请大王一定要隐而不发。大局为重。目下河津已经无虞,臣和郑喜不日便起身追随大王。苏放,年月日。陈梓坤将密信连看数遍,低头沉吟不语。
次日一早,陈梓坤安排洪勇和谢善留守大营,她率八七万大军绕过怀州向东开拔。
大军行进十里左右,忽见前方石亭中,一面“萧”字大旗正在迎风招展。
陈梓坤一怔,立即缓绺而行。这时,一个中年男子自亭中走出,他朝陈梓坤微微一躬,朗声说道:“在下奉萧太守之命,在此迎候大王多时。”
陈梓坤一笑,问道:“请问阁下有何话说。”
那中年男子不慌不忙的说道:“萧太守对大王说:魏王虽然昏聩,但大魏根基犹在,朝中栋梁犹在。陈王好似初生牛犊,魏国好比昏睡之虎。老虎纵然昏睡也非牛犊可挑衅。”陈梓坤面现怒容,正待发作,却见那人又朝陈梓坤身边的萧舜钦拱拱手,继续说道:“十公子(萧舜钦在萧家行十),我家老爷是你的族叔,外孙,岂能屈身于西陲蛮邦。匍匐于草寇之女!望尔悬崖勒马,及时回头。吾定会为汝说情,重归萧家。
男子的话音一落,就听见“啪”的一声脆响,就见陈梓坤怒容满面的扬鞭便抽,中年男子疼得趔趄了几下。
陈梓坤一面狠抽一边厉声发话:“回去告诉萧昱那个匹夫,本王要将魏国的栋梁一根根的折断!本王还要把这只昏睡之虎变成死虎!至于他对萧舜钦的话,请他收回,本王终有一天,会让全天下的男人都匍匐在我的脚下!让他洗净了脖子等着本王取他的脑袋,滚!”她本来有心收服此人,此时怒火攻心,立即改了主意:干脆一并灭了算了!那传话人被陈梓坤抽得狼狈而逃。
陈梓坤气哼哼的一扬鞭:“继续行进。”
萧舜钦一踢马肚,和她并骑而行。他温声劝道:“何必跟这样的人生气呢?”
陈梓坤平复了一下心情,昂昂头,言不由衷的说道:“本王心胸豁达,怎会为这种人生气!”
萧舜钦淡然一笑,没有揭穿她的谎话。
此时已是仲春时节,越往东南,春色愈盛。官道两旁,嫩柳扶风,树下野草青青,鸀色的麦浪随风摇曳,一直绵亘在远天尽头。远处本来有三三两两的百姓挎着篮子在挖野菜,一见到陈军的旌旗,吓得四散奔逃。
作者有话要说:还在卡文。挠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