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七十二章巧舌如簧(1 / 2)

加入书签

苏放的话音一落,陈梓坤似笑非笑的看了萧舜钦一眼,旋即肃声接道:“苏先生,你是本王的外相,出使邦国,劝降外臣本是你的分内之事,怎可再拖上萧先生?”

苏放假意思索片刻,恭声答道:“是微臣疏忽了,微臣独自前去便可,一次不成接着再去便是。 ”

“你又怎知本人不愿意去呢?”萧舜钦声音清冷,他缓缓起身,接着说道:“苏大人前去准备吧,明日在下陪你同去。”说完,他向陈梓坤略一拱手,转身离去。

苏放眼中闪过一丝狡黠的光芒,待萧舜钦一离帐,他起身向陈梓坤道贺:“恭贺大王,公琰肯去,此事便已成了一半。”

陈梓坤倒没有苏放这么乐观,她微微一笑道:“没关系,你们明日尽力就行,劝降不成,本王就把他打服。”

苏放正色道:“大王威武!”陈梓坤不以为意的一笑。

次日上午,苏放和萧舜钦带着礼物和亲随数十人前去出使淇州。淇州太守闻讯,命令守城军士放两人入城。

淇州太守顾荣是中原世家顾氏后裔,因着他的先辈中曾出了几个有名的清流耿臣,所以他一直以清流名士自居,十分爱惜自己的官誉和名声。他的邻居卫州太守赵成发出死战之志。他自然不能落后,否则,他们顾氏的数代清名就会毁于他手。但是面对着陈军的强攻,他又十分惶恐不安,正在不知所措时,士兵来报说,陈王派萧舜钦和苏放为使来入城和谈。

顾荣一阵惊讶又有些激动。萧舜钦他自然知道,萧谢两大望族的后人。顾家虽然也小有名气,但跟萧谢两家根本无法相提并论,但这个人竟然亲自出使淇州!

顾荣稍作思索之后,大声命令侍女:“快,将本府的官服拿来。”五个侍女一起忙活,将顾荣从头到脚隆重装饰了一遍。

不多时,士兵来报说,萧苏两人已到了府衙外。

顾荣本想出门迎接,又觉得自己该端矜一些。于是他正襟危坐在桌前,直到两人被侍卫领进门时,他才起身冲两人微微一颔首,淡然说道:“两位特使远道而来,辛苦了,上茶。 ”

萧舜钦略一拱手:“萧舜钦见过顾大人。”苏放也随之通报名姓。三人分宾主落座,叙礼完毕。顾荣便将话引入正题:“两位特使前来,何以教本府?”

萧舜钦低头看着茶杯没说话,苏放知道他是将难题推给了自己。他当下微微一笑,侃侃说道:“顾大人,苏放正是为挽救大人的身家性命和前途而来。”

“哦——”顾荣拖长声调,一副不置可否的模样。但不得不说,他也着实被苏放的话挑起了好奇心。

苏放从容不迫的抿了一口茶,又故意顿了一下,才接着娓娓道来:“大人真的不知道您目前已有累卵之危吗?”

顾荣以为他指的是围城之危,他心里虽然害怕,但面上却是不动声色,相反,脸上却流露出一副慷慨激昂、视死如归的气势,凛然说道:“淇州城内兵精粮足,百姓斗志昂扬。我大魏四十万大军不日就能到来。本府何惧之有?”

苏放脸上的笑意不减,一语戳破真相:“可是在下却得知,淇州城内的百姓已有投降之意。至于魏国的四十万大军,我王已经派索超索大将军率领三十万精骑前去阻击,不然的话,路关已破,卫淇两州危在旦夕,援军为何迟迟不到?”

“这……本府从未闻听此事。”顾荣半信半疑,心里却在打鼓。

苏放闻听此言,不禁一脸惊诧:“此事,顾大人竟然不知道?”顾荣愈发惊讶,心中疑云再起,但他又不好向苏放详细打听。他仍然用那副慷慨激昂、大义凛然的语调说道:“不管是真是假,本府决意死守到底,若是城破,本官唯有一死,以谢天下。”

苏放嘴里不住叹道:“怪哉怪哉。赵太守既然已经得知了军报,为何顾大人竟然不知道呢?”顾荣眼中闪过一丝犹疑。难道说赵成知道什么最新军情,但却有意瞒着他?这也说得通,陈军进攻之初,赵成就曾经特地派人来敲打他刺激他,言外之意,是他不能坚守。当时顾荣一怒之下,当着众人的面发下明誓说要与淇州共存亡。那么如此说来,赵成肯定是得到了不利于魏军的情报,但又怕自己知难而退,所以特意瞒了他!这个可恶的老匹夫!顾荣暗暗咒骂赵成。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