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七十六章计高一筹(1 / 2)

加入书签

经过陈梓坤这一番开导,萧舜钦豁然开朗。 再没有因为陈梓坤单独召见其人将领而心生嫌隙。君臣合力同心共谋抗魏大事。

隔日清晨,斥候送来急报:魏军已到涧西平原并就地扎营。名为四十万,实则是是三十万。十万骑兵,二十万步兵,其余都是民夫健卒。

涧西平原是距卫州城七十多里,背靠涧西山,左边是涧河。依山近水,很是方便大军驻扎。

陈梓坤稍一沉吟,接着命令斥候继续探明敌情,务必将魏军主要将领的名姓、性格、习性全部打探出来。她早就开始命人打探这些,无奈丞相刘潜为人老奸巨猾,一直竭力隐瞒。直到大军开拔,领兵大军的名姓才公布出来。

仅仅过了半日,魏军几大将领的大致情况便落在了陈梓坤的帅案前:魏军主帅崔泽,是刘潜的得意门生,为人沉稳谨慎。其帐前有一名先锋主将张固,勇猛非常,颇受崔泽器重。其余人如赵见、赵章、崔令等亦是智勇双全之辈,不可小觑。

陈梓坤聚集众将正在商议军事,突然,陈剑进来禀报:前日派出去联络索超的三名斥候至今未归,其他斥候在一百里外的山中发现了记号,三名斥候疑似被魏军俘虏。

陈梓坤一听这个消息,不禁愤然拍案。少顷之后,她急忙收拢心神,镇定如常的说道:“如此一来,魏军肯定已经知晓我军的境况。崔泽肯定会以为我军一定在等待索超的援军。我们趁对方大军初到,突然袭击。若魏军引大军来攻,我军暂且避入城中坚守不出。诸将以为如何?”

一阵寂然之后,众人开始各抒己见。

朱晃程金慨然请命:“末将愿作先锋袭击魏军。”

文杰起身说道:“臣可领三千士兵多带引火之物,趁机放火烧营。”

郑喜也随之拱手:“臣这就去命人打探敌情,勘察地形。”

陈梓坤环视着众人,稍一思索,一一点头应允。

众将躬身退下,各自下去准备。

半日之后,撒派出去的斥候陆续返回。禀报说,在两军中间的路段有一处树林非常适合埋伏,斥候已经前去探查清楚,里面并无敌兵。 陈梓坤与众将商议后决定:派文杰和朱晃程金三人带领三万精锐轻骑沿小路前去偷袭,放火烧营,然后且战且退,将追兵引到埋击地点,再合力歼之。陈梓坤亲自领三万军马在树林埋伏,周威则领两万步在四周伏击,截杀溃逃的魏军。其余大军留在城外布防。

军令一下,各路将领轰然应下,风驰电掣一般前去准备。

苏放和萧舜钦站在陈梓坤两侧,两人遥遥对视一眼,苏放率先请求:“大王,微臣请求留在城外守营。”

“哦?”陈梓坤意外的看了他一眼,她本有意带着苏放去伏击魏军的。

不等她应答,萧舜钦略一拱手,淡然说道:“臣请求随大王一起伏击魏军。”陈梓坤看了看两人,只好点头答应:“好吧。如卿所愿。”萧舜钦面色平静的立在一旁。

准备停当之后,各路大军陆续开出。临走时,萧舜钦再三嘱咐文杰:“战场形势瞬息万变,你一定要小心谨慎,一旦发现蛛丝马迹,一定要仔细甄别,不可冒进。”文杰郑重点头答应。

文杰率部出发后不久,陈梓坤也亲率她的三万步兵,前去树林埋伏。三万军马衔枚裹蹄,卷起旌旗,带着引火之物,悄无声息的向目的地开去。

此时,已是天近黄昏,天边残阳如血,沉沉的暮霭笼罩着大地。萧舜钦一边策马缓行,一边认真观看四周景致。仿佛在游山玩水一般。

在离树林还有一里多地时,他突然一勒缰绳,手指着天空说道:“大王请看上空的飞鸟。”陈梓坤擡眸一看,但见远处的天空中有成群的飞鸟在盘桓飞翔,黑压压一片,煞是壮观。她似笑非笑的说道:“嗯,看到了,好多鸟儿。先生真是好兴致。”

萧舜钦一脸郑重的说道:“此时正值傍晚,但归鸟却盘桓不敢入林,如此反常情景,林中必有埋伏。”

陈梓坤心头一凛,略微困惑的说道:“可是方才斥候来报说,林中并无异常。”

萧舜钦摇头:“战场形势变幻莫测,眼下距离斥候禀报又有了一段时间。”

陈梓坤双眼一眯,手中令旗一挥:“停——”接着,她挥手唤过几名骑兵:“快去前方告知文杰,林中有埋伏,敌兵已有所防范!”三名骑兵飞驰而去。

陈梓坤经过短暂的紧张后,迅速恢复了平静,她转头正色问萧舜钦:“先生看,此时我军当如何应对?”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