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七十九章攻心之战(1 / 2)

加入书签

第七十九章攻心之战

陈梓坤咬牙切齿:“待本王扫平魏国,下一个就是他袁氏!”

苏放急忙在一旁开解:“大王,此时不宜和晋国翻脸,粮草之事,我等再想办法就是。 ”他说完又朝萧舜钦使了个眼色,示意他跟自己一起规劝。

萧舜钦视若无睹,却顺着陈梓坤的话说道:“晋国背盟弃约,陷我军与不利,我们不能就这么算了。”苏放嘴角一抽,他本想接着再劝,转念一想,干脆先冷眼看这人继续献计。

陈梓坤深深地出了一口气,慢慢冷静下来,她肃然说道:“此时是不宜和晋国翻脸,同样的,晋国也不敢和我们翻脸。所以他袁麟只能背地里使小动作。既然如此,本王就来个以其人之道还制其人之身。”说完,她霍然起身,对文杰命令道:“文杰你来替本王下书,就说本王军粮不继要向晋王借粮四万石。”文杰朗声应答。

接着,她又吩咐索超:“索将军可让关胜杨四等人前去袭击晋国粮道,前几次先试探一下,做做样子即可。”

吩咐完这些,她兀自冷笑一声:“本王就是要让他袁麟知道,本王不高兴了,他也别想高兴!”

苏放目光一闪,低头思忖一会,然后拱说道:“大王,可否让微臣亲自去下书。尔后再择机向晋国君臣说明利害关系,挽救陈晋盟约。”

萧舜钦声音舒缓地接道:“苏大人此去正当其时,微臣猜忖,恐怕是刘潜已经派人去晋国斡旋。当日,晋王落难之时,似乎就跟刘潜有所往来。之后,刘潜也一直力主魏晋结盟。”萧舜钦的话不啻于当头一棒,让陈梓坤彻底清醒冷静下来。

她在屋里慢慢地踱着步子,双眉紧锁,半晌不发一语。

其他人也在默默思索,想竭尽所能的为她分忧。

最后,还是萧舜钦打破了沉默的僵局:“依微臣来看,此事分三步走,苏大人仍按方才的谋划前去晋军大营面陈晋王。至于如何对魏,大王不妨等郑喜回来带来最新军情后再做决定,我们要着手解决当下的燃眉之急——军粮问题。”

苏放看萧舜钦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样,心中略略放了心。 他拱手告辞,回帐仔细揣摩如何说服晋国君臣。文杰也躬身告退。唯有萧舜钦仍然端坐不动。

“先生可是有事?”

萧舜钦从怀中掏出一只白色瓷瓶递上来:“这药是臣请名医特配的,有补血养气之效。”

陈梓坤不禁一阵迟疑,她的身体随父,自幼康健,自从到大连药都很少吃过。上次受伤之后,她也只是休养了几天便觉得无碍。但萧舜钦次日便将自己随身带的人参送了来。陈梓坤本不欲收,这样东西不知怎的,旁人吃了无事,她一吃便会上火。当时恰好苏放也在,苏放郑重建议她还是收下为好。大不了以后有机会再赐回去。并且接着笑言,她若是拒收,萧舜钦一定会不高兴。此时此刻,陈梓坤又面临着一样的难题,她犹豫了片刻最终还是决定收下。

萧舜钦见她没有推辞,心中大是舒坦,说话声音较之往常愈发清亮动听:“臣前日曾说过郑喜可能不会成功,当时大王面露不悦,因此臣并没有细细详说。”

萧舜钦的话还没说完,陈剑疾步进来:“大王,天机阁从大梁传来紧急书信。”他将手中铜管递上,又悄无声息的退下。陈梓坤面色一沉,急忙拆开书信观看:郑喜的离间之计果然失败了!原来刘潜在出征之前曾当着满朝文武大臣的面对魏王说,陈王素来狡诈,惯于使用伎俩。他远征在外,为防万一,先提前说明,今后若有人乘机进谗,请大王和文武百官想想今日之事。况且,朝中还有和刘潜交好的忠直大臣。所以,郑喜所捏造的谣言一起,就立即有人上书说这可能是陈王的奸计,请魏王小心防备。魏王虽然性格乖谬,但并不傻,仔细一咂摸也觉察到了什么。当下便把进谗的一名大臣下狱治罪。离间之计不但未能成功,还反而白白折损了一名朝中内线。

陈梓坤只觉心头一阵憋气。过了一会儿,她猛然想起萧舜钦似乎话中有话,旋即振作精神,冲萧舜钦微微一笑道:“先生说到哪儿了?你继续。”

萧舜钦接着娓娓说道:“臣是说刘潜身为两朝重臣,为人谨慎沉稳,做事滴水不漏,很难让人抓住把柄。大王从他身上怕是难以下手。”

陈梓坤不觉有些头痛,深以为然的点点头:“本王这次算是明白了,偷鸡不着反蚀把火。”萧舜钦见她收起了威严持重的模样,用语粗浅直白,面上不自觉的现出一丝清浅的笑容。

他接着冷静而犀利的分析道:“刘潜此人无懈可击,但魏王却是浑身缺点,我们何不从他身上下手?”

陈梓坤心头一跳,脑中闪过一缕灵光。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