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其无后乎(2 / 2)

加入书签

“如果让夫子来治理国家,夫子将如何做?或者说夫子的志向是什么呢?”

夫子长长地叹了一口气,残酷的时光在他眼中逐渐凋零:“那一定是……大同之世吧。”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

“是谓大同。”

吴岚迹的目光逐渐明亮起来,随后又很快黯淡下去:“可是,你也知道,这是不可能的。”

“这只是你的理想。天下为公啊……这样的时代,我想,根本不存在吧。”

“是啊。”夫子又微笑了起来,笑容中带着几分孩童般的揶揄,“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

预示着天下太平的凤鸟没有飞来,河中也不出现象征圣明之世的八卦图,我的一生大概就这样完了吧。

他说得很轻松,但吴岚迹还是轻易地发觉了他掩藏在玩笑之下的哀恸。

“所以嘛……就要拜托你啦。”夫子忽然朝吴岚迹挤了挤眼睛。

“欸?”

夫子很认真地说:“现在不可能,那一千年以后呢?两千年以后呢?”

“拜托你,代替我去见证吧。”

“众仙之祖。”

此言一出,四座皆惊。

被老人一语叫破身份,吴岚迹眸光闪烁,讶然:“你是怎么认出我的?”

毕竟在大多数人的认知中,仙祖应该是“飘岁”,而不是“吴岚迹”。

夫子促狭道:“也不难猜嘛。一看就知道,你不是神灵就是仙人。”

“但是天生神灵是没有那么多愁善感的,更不会为一个王朝而担忧。”

“仙人就那么几个,再加上你很可能与烈朝关系匪浅。”

“传闻仙祖曾居住在吴山,你恰好以吴为姓。飘岁二字,取飘字之风、岁字之山,合起来不就是一个岚字吗?”

“所以我便大胆猜测了一下,没想到你真的应了。”

吴岚迹盯着老人沉默了一会儿,随后两人相视而笑。

“那么,我们就这样约定好了。”

“请代我去看看大同之世。”

“去看看那家国天下的时代。”

至圣先师是太阳,但太阳总有一天会落山的。

好在夫子早已塑造了一批自信而从容的青年,他们各自学习了儒家至圣的某一方面,又奔赴不同的彼岸。

夫子告诉他们,你要孝,要勇,要和而不同,要以直报怨,要择善而从,要不耻下问,要躬自厚而薄责于人,要重人而轻鬼神……

温良恭俭让,仁义礼智信。他们将会成为国家的命脉、人族的脊梁。

吴岚迹没有刻意去关注夫子的事,但当这位天之纵圣去世时,他仍然在第一时间得到了这个消息。

他端着茶杯,凝视着氤氲的雾气久久不语,回过神来后,便摆手让前来报信的人自行退下。

仅此而已了。

天不生夫子,万古如长夜。

他不过是短暂地与照亮了一个时代的太阳擦肩。

在孔圣人离去之后,他的弟子们散作满天群星,涌向了天地四方。

他们因材施教,将有教无类的理念贯彻到底。上到皇宫贵族,下到农夫乞儿,都可以拜入儒门学习。

“有美玉于斯,韫椟而藏诸?求善贾而沽诸?”

这里有一块美玉,是把它收藏在柜子里呢?还是找一个识货的商人卖掉呢?

“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

卖掉吧,卖掉吧!我正在等待着识货的人呢。

他们打破了文化的垄断,以锋利的光芒撕破了黑暗的牢笼。

一百七十年后,稷下学宫诞生,几乎与此同时,山鹰崖改名三省崖,取自“吾日三省吾身”。

吴岚迹从回忆中回到现实,发现自己已经端坐在了三省崖上。

就是他当年与夫子交谈时,夫子所坐的位置。

就在这里等柳四娘吧。

这里的雨比柳家村小很多。吴岚迹擡起头,漆黑如墨的天幕中,点缀着千万璀璨的繁星。

最近好像总喜欢回忆过去。

他幽幽叹气。

吴岚迹知道,虽然夫子被尊为天之木铎、儒家圣人,后世称其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

但在他眼中,如果忽略夫子那经天纬地之文、克定祸乱之武,只不过是一个有自己的小脾气,喜欢同身边人开玩笑,甚至还有点挑食的老人而已。

凤鸟吝不鸣,若鸣致时雍。

当悯时不平,亦可悲人穷。

孔圣人是凤鸟,可惜在那个时代,没能找到任他栖息的梧桐。

念天地悠悠,可有后来者?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