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天街小雨(2 / 2)

加入书签

吴岚迹闭着眼睛,微微擡起了头,再睁眼时,他的眼神又如明镜般澄澈。

“不会忘记的。”

他低语道,像陈述,像承诺。

看到吴岚迹调整好了心态,吕言若才松了一口气。

吴岚迹缓缓把描山画水的伞面撑开,对吕言若说道:“其实我今日前来,还有一事相求。”

“说呗,咱俩客气啥。”

吴岚迹指了指伞面上的某一处空隙:“我想请你在这里添上一棵柳树,嗯,画得稍微纤细些。”

听完他的请求,吕言若耷拉着眼皮,漫不经心地搔了骚后脑勺,把本就乱七八糟的头发揉得更加凌乱了:“就这?这有什么难的?”

画仙在袖子里摸索了一会儿,掏出一只毛都炸开来了的笔,不在意地直接把笔头塞进嘴里,用唾沫润湿笔尖。

与此同时,他的身边有一圈又一圈酷似墨痕的法力荡漾开去,半空中弥漫起一股松墨的清香味。

吕言若把笔从嘴里拿出来后,在自己墨水状的法力中搅动了几下,就开始在伞面上绘画。

画仙不亏是画仙,寥寥几笔就勾勒出了一株姿态婀娜的柳树,柳枝垂下,恍若美人倚靠在河边梳着如云的黑发。

“好了。”吕言若吹了吹笔尖,把狼毫笔塞回了袖子里。

吴岚迹欣赏地瞧了瞧新添上的柳树,满意地将凝碧伞收了起来,向画仙吕言若道了声谢。

突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由远及近,画仙吕言若匆匆与吴岚迹告别后,急忙散去了法力构成的身体。

吴岚迹不紧不慢地转过身,就看到一个六七岁的小道士在门口探头探脑。

“咦?这里只有居士一个人吗?”他仰起小脸,奶声奶气问道。

吴岚迹淡定地微笑:“自然。”

“可是,可是我刚刚明明听到殿里有其他人的声音啊……”小道士挠了挠圆滚滚的小脑袋,看上去颇为苦恼。

“刚刚?哦,刚刚还有我的一位朋友在。”吴岚迹看着小道士觉得有趣,不禁生出了逗逗小孩的心思。

小道士“啊”了一声:“那、那他现在人呢?”

“走了。”吴岚迹从容回答。

“骗人!”小道士鼓起了粉嫩的脸颊,“我没有看到有人走出去!”

吴岚迹笑容更胜,意味深长:“只是你看不到而已……”

小道士愣愣地看着吴岚迹,嘴巴越长越大,最后哇的一声哭了出来,甩动双腿冲出了画仙殿。

“师父!师兄!主持!”

“有鬼、有鬼啊呜呜呜呜……”

吴岚迹感觉自己那个叫“良心”的东西痛了一下,正要追上去解释,就眼睁睁地看着那个小道士又跑了回来,手里还举着一个小小的红木功德箱。

这个功德箱实在太小了,吴岚迹猜,是博文庙里的其他道士专门给这名短手短脚的小道士制作的。

“呜呜,师、师父说,我们要建一个……一个至圣先师像……”小道士用手背抹抹眼泪,抽抽搭搭地说,说出来的话倒是一本正经,“居、居士来都来了,不如,嗝儿,不如结个善缘再走、再走吧,呜呜呜……”

“好。”吴岚迹哑然失笑,假装把手伸进怀里,实际上是从袖里乾坤中掏出了一锭沉甸甸的银子,因为塞不进去,只好放在了功德箱上。

之前弄坏参卷真君的神像时,他就说过要来捐点钱,现在正好补上。

看到这锭银子,小道士的眼睛一下子就亮了起来:“多谢居士,居士你真是个好人,不,好鬼!”

还是个小财迷,吴岚迹笑着想。

他俯下身,伸出手指轻轻点了点小道士的额头,笑眯眯地说:“我是人,方才是在跟小道长开玩笑呢。”

小道士连忙一手捂住了额头,一手紧紧抱着功德箱。

他擡头看着吴岚迹,高兴得笑出了一排细小的乳牙:“我就说嘛,居士你长得那么好看,怎么会是鬼呢!”

得,这小道士不但看钱,还看脸。

告别了欢天喜地的小道士,吴岚迹撑开了二十四骨纸伞,走入了如酥镇的朦胧烟雨中。

他仿佛漫步在一副缱绻的水墨画里,点缀了十里长街的繁华如梦。

吴岚迹的脚步平平仄仄,走过了空旷无人的青石板老街。

昨日春柳节才过,隔着一条街的花楹园里,最后一场只在春柳节前后三天唱的戏文刚刚开场。

“还记——”

清亮的女声一开嗓就拔出一个高音,似是长刀惊风,穿过斜挂的雨帘,掠过初生的麦垅,横亘于绿野之间。

“烈日焚尽农桑地,雩台枯枝碾作泥。”

“但见素衣纸伞生浩然气——”

“甘霖天降,明珠为之——敛——丽——”

吴岚迹没有停下脚步,对于他而言,离了这么些距离发出的声音和直接在他耳边说话没有什么区别。

那唱戏的声音再次升高,恍若春冰乍裂,清脆悦耳,丝毫不显尖锐。

“柳氏有女兰心巧,仙人抚顶授玄妙。”

“红尘难了壶山遥,惟愿黎元笑——”

唱到高昂处,宛如鲸鱼鼓浪、鲛人弄潮,带上了奇异的吸引力,想来那梨园里的客人们定是听得如痴如醉。

吴岚迹低头淡淡一笑,撑着凝碧伞,继续向万木堂的方向走去。

这一折戏已经接近了尾声,声音也渐渐低沉。

“生前万家炊烟袅,身后香火塑金庙。”

“百年雨顺风调,怎报……”

唱到这里,女声本已轻如呢喃,却忽的一个转折,声音再次高亢起来。

“诗书锦绣弦歌扬,稻麦连天民安康。”

“且醉风月拜人皇,逍遥世上莫——回——望——”

听完了整出戏,吴岚迹终于止住了步伐,擡眉往花楹园的方向望去。

不会忘记的。

无论是他,还是来自柳家村的百姓。

都不会忘记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