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96 章(2 / 2)
亲亲就更别说了,站走坐卧,总能找到贴上来的机会。
犹如每个雨天遭遇的第一颗雨珠,预想不到会“啪嗒”一声落在哪里。
简固给甄语的备注是:“马上立刻亲亲”。
就跟时刻提醒自己似的。
甄语不甘示弱,给简固备注:“宝宝要抱抱”。
当他俩互相找的时候,都是对方很需要自己的模样。
刚到新学校时,简固的习惯有点麻烦。
哪怕只有短短一瞬,过分的热情洋溢也会偶尔招来侧目。
习惯就好了,不然还能怎样?
他又不打算让简固改。
热情嘛,总会逐渐消退……
他是真没想到,简固,居然不会。
每一天,每个学期,每一年——他与周围的人都学会了习惯。
说到周围的人。
曲妍、贾思璐和狄向南都被兄弟学校录取了。
孟舒然进入了心仪的艺术类大学,贺明明选择了南方的一所学校。
叶冠和曲惪是随便读读学派的好兄弟……
高中时代的朋友们,唯一在他们身边的竟是高三才熟起来的任安乐。
任安乐和甄语不仅同专业,还同宿舍。
是一位在学习上总是比所有人游刃有余的舍友。
就算大伙儿都是常规意义上的“学霸”,但当中也分等级。
像任安乐这种过分学有余力的天赋型选手,甚至可以在大家都忙得昏天黑地的时候悠闲地一发呆就是半天。
甄语实在看不过去,通过曲老师的老师的同事的爱人及后续复杂关系,给任安乐联系了一位断代史研究大家。
这才重新让这货忙碌了起来。
毕竟要在保证本专业成绩的同时跨专业考研,起码得端端正正地坐起来学习。
和那位老师接触得越发顺利后,任安乐请甄语和简固两人吃了顿饭。
酒后吐真言:“唉,高三那阵儿,我真是走进了死胡同,要不是在学校里遇见你们……”
“要不是大半夜地看见你,恍惚觉着我偶像跨越了时空,来督促我,继续研究他……”
“我可能,真就,放弃了。”
吞吞吐吐,反反复复——任安乐要说的,显然不仅是放弃对那段历史的爱好。
还好,有如果。
母亲的基金会主导的校园欺凌公益援助运行至今,不知道还有多少“如果”。
哪怕刻意了解和计算,也很难有一个准确的结果。
毕竟事情的发展有无限可能。
很多情况下,那些学生需要的并不是史诗大片级的拯救,仅仅只差一个让生活重回平静的机遇。
在不得不翻山越岭而非一片坦途的青春年华里,有人热心奔走,帮忙寻找解决之道,大约能够比独自头破血流好一些。
希望可以好一些。
大一学年临近结束时,基金会的一个案例引起了他们的注意力。
是一名当年毕业的高三学生,来自泓展国际。
这名学生并非在遭到校园欺凌时寻求帮助,而是分享了自己高一时被学长跟踪、威胁乃至猥亵的经历。
说是她的同学在遭受校园欺凌时寻求了援助,事情得到了比较理想的解决。
她联想到自己默默忍受的经历,决定站出来鼓励大家,不要一味恐惧忍耐,那样只会让欺负愈演愈烈。
这个案例的特别之处在于,根据多方面的线索分析,那名实施近乎于犯罪的欺凌的人,极有可能是早已消失的凌轶。
甄语和简固高二那年,在简固和贝若蕙谈过后,凌轶转去了以体育训练见长的十七中。
在那之后的一段时间里,他依然经常出现在贝若蕙周围,直到和对方一起消失。
他俩是过了好久才知道的,韩崇赛开车撞向聂芽的那天,那辆越野逃出医院没多久就撞车了。
韩崇赛和贝若蕙先后被送往了国外。
韩崇赛多半是躲避可能的报复,贝若蕙据说是去修复受损的容貌。
种种迹象表明,当时车上还有一个人,就是凌轶。
在那之后,凌轶就像人间蒸发了一样,连同家人也离开了这个城市。
简益为此一度怀疑是不是这个男生开的车。
但转念一想,如果司机另有其人,韩崇赛不至于心虚逃得远远的,逻辑上说不通。
学业紧张,他们逐渐淡忘了此事,没再追查。
陈年旧人旧事,忽然在他人的叙述中出现,多少还是有些感慨。
刚好,贝若蕙近日回国了,并宣布将和谢群峰正式订婚。
与上辈子截然不同的是,由谢群峰入赘贝家。
贝若棠将会外嫁,只是需要换个对象,倒不必像上辈子那样必须招赘。
简固重生时贝若棠仍未订婚、结婚,自然不清楚她的最终归宿。
只偶尔和甄语感叹了一下贝家姐妹与谢群峰的结合、错过……完全没想到,这把火能烧到自己身上。
贝若棠亲自来了红城一趟,并通过大家长向简益提出,有意嫁入简家。
在两家势均力敌的情况下,没有什么高配低嫁,可以算是强强联合,这姑娘的腰板儿自然很硬。
让甄语见识到了所谓圈内对他和简固的关系是如何传说的。
怎么讲呢,无非是好说不好听。
他觉着十分好笑,简固气得不轻。
因此,两人没等到原定的二十岁,即刻公开了抱错的事、情侣关系和订婚的消息。
光明正大,一键绑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