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青梅竹马两小无猜(1 / 2)

加入书签

青梅竹马两小无猜

两人降在一栋土坯砌的破城楼上,城楼坍了一角,上面长满枯黄的杂草,两人顺着城楼进城。

此地为六百年前的壅舟国京都,六百年前八国分管天下。

壅舟国,建庆元年,春无雨,岁大凶。

中原板荡,饿殍遍野,满目苍夷。

宣武大街上,四个粗壮的红衣轿夫举着一顶鲜红的轿子,吱呀吱呀往李家走去,与远处而来的送葬队伍撞了个正着,说是送葬队,其实也就三两个人拉了一辆破板车,上面盖着一张破草席。

“活人都活不下去了,谁还有闲钱管死人”

四个红衣轿夫并不忌讳,这年头每天能撞见几十家送殡的,白花花的纸钱落在红轿顶上,与这桩婚事倒是应景的很。

这红轿子去的方向是城东李家,李家独子李之恒年十八,几日前得瘟疫病逝,李家为其迎了安家女儿安宁配为冥妻。

说是迎不如说是买,李家经一个老道士算命,说安家女儿与李之恒天生绝配,李父便使计让安家破产,屋漏偏逢连夜雨,安家小儿子恰巧又患上瘟疫,安老头为了救儿子,把女儿卖给了一个死人。

轿子行至路口,一阵邪风吹来,狂沙飞起,吹的轿夫们睁不开眼睛,无奈只能放下轿子,用袖子护在脸前。

风渐渐平息,打头的一个轿夫叹口气嘟囔:“你看这老天爷都不同意这婚事,造孽啊……”

另一个轿夫甩甩袖子挡着嘴小声说:“好好擡你的轿子,咱们做苦力的出好力,管住嘴,别给自己惹麻烦,春天就是好刮邪风,快走吧!”说完自己又私下嘟囔了一句“真他妈的邪性。”

说完,四个轿夫急忙擡起轿子向李府走去。

刚走到灯市口,却见一个身穿白色襕衫黑色儒巾的清瘦书生,双手举着一把菜刀挡在路中,宽松的袍袖和两根巾带随着风一阵横飞,更显的书生瘦弱凄凉,菜刀都有些颤抖。

轿夫停下问:“你是谁,为何挡在路中?”

书生虽身形孱弱声音颤抖却透着视死如归:“将轿中女子放下,否则别怪学生不客气了!”

听到书生的声音,轿子一阵晃动,轿夫不知如何是好,只能掀起轿帘询问新娘,也是惊呆了,新娘嘴里麻绳结勒住了舌头,双手双脚均被捆着。

这下轿夫们慌了神,他们心里都清楚,这姑娘是被逼的,但也没办法,他们收了人家钱,就得把人擡回去,否则就算把裤子当了也赔不起。

反正此处离李府不远,轿头给后面的人使了个眼色,那人拐进临近的小胡同绕道去了李府。

书生举着刀向花轿踉跄冲去,刀仞上劈出呼啸声,他心中想的不过就是一死。

剩下的三个轿夫放下轿子往后退,书生笨手笨脚断开了捆住安宁手脚的麻绳,就在此时一堆凶神恶煞的大汉,直逼了过来。

书生双手举起刀,额头渗出细细的汗珠,挡在安宁身前,其中一个半露着膀子的大汉一脸嘲讽得意的看着书生,眼中闪过一丝狠厉,一脚将书生的刀踹翻在地,伸出粗壮黝黑的胳膊掐住书生白皙的脖子,书生的脖子顿时青筋暴起,脸涨的通红。

安宁拍打着大汉的胳膊,眼看着书生喘不上气来,最后只能跪在地上不停的摇着头,手指胡乱指着李府的方向,她想求情想让书生放弃她,想用自己换书生一命,但她无法开口,一滴一滴的泪打在鲜红的衣裙上。

大汉见安宁屈从,胳膊用力一甩将书生摔了出去,重重落在破乱的废墟里,溅起一阵尘土,夹杂着腐尸的味道,书生支撑的身子一步一步挪移到安宁身前,硬生生的仰起头盯着大汉,生死朦胧,为情壮烈。

大汉又是一扔,将书生扔到那帮随从身边,随从们一阵拳打脚踢,书生慢慢没了挣扎的力气。

安宁闭着眼狠狠的咬在大汉攥着她的手上,跑到书生面前,书生已满身是血,眼中尽是绝望与不舍,他用命当在她身前,依旧无济于事。

真乃乱世之中,百无一用是书生。

宁五跺着脚问天歌:“他都快死了,你不去帮一下吗?”

天歌很冷静:“这是六百年前,我们不在一个时空,无能为力。”

书生用最后一点力气紧紧握着安宁的手,用遗留的气息在安宁耳边游走着最后一句话“相迎不道远,直至长风沙。”呼吸断了,眼睛却死死瞪着。

握着安宁的手滑落下来,只在安宁掌心留下一串相思子串的手串,坠着一朵血玉雕的凤凰花,融在血里。

安宁紧紧握着那手串,要将它嵌进手心里,血从指缝中滴下来,她起身环视着周围的这些恶人,眼神阴凄愤恨,噬魂夺魄,让人毛骨悚然,几个七尺大汉竟恐惧的往后退了几步。

安宁如死尸一般拖着格格不入的喜服一步一步走向花轿,坐了进去,轿帘被一阵阴风吹了下来。

松楸孤寒,黑鸦啄食,寂寂无声,犹如蒿里。

几个轿夫惊吓得呆在原地不敢动弹,带头的大汉干咳了几声,轿夫匆忙擡起轿子绕着书生的尸体离开。

剩下的几个大汉依旧站在原地盯着趴在血泊中的书生,刚刚那个眼神,让他们直到现在都心生颤抖,为了换取一丝安生,他们在废墟里找了一张破席子,将书生胡乱裹起来扔到了乱葬岗。

恰逢乱世,人如草芥,孤苦飘零,自顾不暇,魂弃荒野,乱葬岗竟也成了一个不错的归宿。

那年春日阳和,凤凰满树,一个小姑娘坐在树上,低着头笑着问树下捡落花的男孩儿。

“小孩儿,你叫什么?”

“我叫宁安”

“好巧!我叫安宁,咱俩名字是一对儿啊!”

“你也不过七八岁孩童,为何称我为小孩儿?”

“因为我比你高啊!你喜欢凤凰花?”

“嗯。”

“等着我给你摘朵大的!”

“那你小心些……”

男孩儿捡起女孩儿扔下来的一朵鲜红的凤凰花仰视女孩儿:“凤凰鸣矣,于彼高冈;梧桐生矣,于彼朝阳。”

……

轿夫们擡着轿子愣愣的往李府走着,轿子里传出句句诗词: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

十四为君妇,羞颜未尝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