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一:玉帝VS曲文真君(2 / 2)
都天灵官:“说来惭愧,陪玉帝下棋时,赢了半子,以下犯上,玉帝赐我梃杖三十,在牢中面壁三日。”说着惭愧,这人脸上不见半点惭愧之色。
李丛生:“只是赢了半子便要梃杖三十?”
“可不啊,玉帝最忌天威被触。更别说你这抗旨不尊,都不是触犯天威而是挑衅天威,上一个抗旨的直接被贬畜生道十世!永不入南斗簿!”灵官伸直十个手指前后翻了翻。
“话说,你在人界是修了何等功德?能入宰相府?”
李丛生:“并无功德。”
灵官来了兴趣:“那你与玉帝有私交?”
“没有。”
“那为何玉帝不仅亲点你入宰相府,即使抗旨也只是关入天牢?”
“不知。”
灵官一手扒着栅栏,头卡在栅栏缝隙里,另一手伸向李丛生,试图够到他:“我说,你若真进了宰相府,切记提拔提拔我,也不枉在这牢里相识一场。”
李丛生侧目看了一眼灵官:“我绝不会入泰玄三省,恐帮不了你。”
灵官将手收回悻悻的嘟囔了一句:“真是个呆子!”
两人再无话,李丛生闭目不多时便睡了过去,等醒来见隔壁牢房已经空了。
此时牢中看守来提他入凌霄殿。
一早三十六宫七十二殿的主神们乌泱泱跨过丹凤桥进了凌霄殿,分列两侧,玉帝肃穆坐在龙椅上。
李丛生进殿后独自跪在正中。
站在玉帝左侧的神官上前直接宣读谕旨,与昨日一字不差。
入殿前,众神均已开了通灵符,一旦李丛生接旨,他们便集体请辞逼玉帝收回谕旨。
李丛生匍匐在地一动不动。
玉帝威声道:“李丛生,本君再给你一次机会,莫要敬酒不吃吃罚酒!”
直到玉帝的回音消失,李丛生都未动一下。
在这漫长的等待中,众神神情也随之放松下来,算这李丛生有自知之明省了一番周折。
岂料李丛生突然擡起身道:“小神接旨!”
两侧众神惊呆在原地,通灵符内寂静一片,没有一个神带头召集,没有一个神站出来阻止。
玉帝坐在龙椅上淡定的望着众神,一言不发,就像在故意等着什么,或者故意给谁商讨喘息的时间。
许久后,大殿依旧一片就寂静,比任何时候都要寂静。
玉帝仍旧一言不发望着众神,又过了许久,玉帝眼中划过一丝失望:“已过辰时,晚了,李丛生抗旨不尊,罚四十梃杖,扫太微玉清宫一月,永不入泰玄三省。”
话音未闭,玉帝已经消失在龙椅上。
众神恺恺额上的汗长吁一口气,对着跪在正中的李丛生尴尬笑笑依次退了出去。
刚出殿门却见都天灵官迎面走来,走在最前面的上相问道:“灵官从何处来,看着如此疲惫?”
都天灵官对着上相施过礼,叹口气:“从不寿山。”
“不寿山?为何去那里?可是有什么异动?”
“没有……不知为何玉帝命我前去巡查,还要仔细查。”
上相道:“灵官辛苦了。”
都天灵官道:“哪里哪里,人界不是有句话,食君之禄为君分忧。”
上相:“灵官说的是。”
都天灵官拱拱手道:“小神就先告退了,在不寿山待了整整两日,这身上一股子怨灵的腥臭味儿,别冲撞了各位。”
上相心中一凛:“灵官去了几日?”
都天灵官:“整整两日,熏的我都头疼,不说了小神先行一步。”
众神回望那凌霄宝殿,神情复杂难辩。
李丛生受完刑扶着腰去往太微玉清宫,玉帝着一件棕色道袍负手站在月台,盯望着月台下的流霭,一点不像三界之首,倒像个文人先生。
李丛生吃力的跪下:“拜见玉帝。”
玉帝没看他只是摆摆手示意起身:“你怎会改了主意?”
李丛生:“因我早知玉帝从未想过让我入泰玄三省。”
玉帝此时才看向李丛生,带着欣慰之感,后退两步坐到身后的玉凳上,并示意李丛生坐在对面。
李丛生忍着痛坐下,玉帝对着李丛生的玉凳点了点,李丛生屁股下多了一层垫子。
玉帝又轻挥衣袖,金龙纹青玉圆桌上现了一方楠木棋盘,黑子在玉帝一方,白字在李丛生一方。
“你怎会知本君不想你去?”
“出牢狱时,小神曾问那看守,可有一位灵官因殿前失仪被罚入狱。”
看守说并无,牢狱中只有我一个囚犯。
玉帝提了提嘴角不语。
李丛生继续道:“若玉帝真想小神入泰玄府,断不会大张旗鼓宣扬的整个天界都知晓,玉帝是故意如此。”
玉帝:“本君为何要如此呢?”
李丛生:“玉帝就是想让众神反对,从昨日到今日辰时,玉帝不是在给小神考虑的时间,而是在给众神来玉清宫请愿的时间。”
玉帝朗笑了几声道:“李丛生你总算不负本君所望。”
“可玉帝为何如此呢?”
玉帝无奈的说道:“天界的神都太过听话了……他们只想做本君的神,而不敢做三界的神。神的骨气啊都在这千年的安稳中消磨殆尽,如此以往三界就没有神了……”
“玉帝不担心他们只做三界的神而不做玉帝的神吗?”
玉帝深看了一眼李丛生:“所以帝王难做,须得让三界惧怕,又要让三界信奉。布恶施善均由帝王来做。玉帝需得一颗铁心肠,时刻算计着天地万物……不然怎会有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之说?”
玉帝低头看向棋盘:“你棋艺不错?”
李丛生:“略知一二罢了。”
玉帝道:“何必谦虚,你可是壅舟棋王,来陪本君走几盘。”
李丛生摸了摸棋子,心中感叹真是绝品啊,对玉帝道:“若赢半子可会被梃杖下狱?”
玉帝先是一愣,然后大笑起来。
每年腊月廿五为斋天日,玉皇要降临下界,民间多设香案摆供品接玉帝,三十年前斋天那日,一身穿旧青布襕衫,黑头巾的男子被围的里三层外三层,这男子身姿挺拔站在一方八仙桌后替人义写玉皇祈愿符,一老汉小心翼翼拿起刚写好的祈愿符,道:“李先生博学,合该去考个功名定能连中三元,金榜题名,却在一个小小书院当先生,真是屈才啊。”
男子将笔夹在两指之间,笑道:“我李丛生,宁做檐上三寸雪,不当檐下一盏灯,可成玉帝案头吏,不入官场半步门。”说完抽了一张空符压好,提笔落笔间是何等意气风发。
此时一穿棕色道袍的男子停步看着李丛生,笑了笑便离开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