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578章 观众的心声(1 / 2)

加入书签

……

啪啪啪啪啪啪——

骤雨般的掌声突然在会场炸响。

与会的众人还没有反应过来,观众区的学生们率先拍红了手掌。

“总算是亲眼看到林储言骂人了哈哈哈哈!”

“卧槽,偶像!不愧是我偶像!”

“口才太好了,以前看他在好莱坞怼记者,我还觉得有点假。”

“骂一个不够,骂所有人是吧?林储言牛逼!”

学生们的鼓掌带动了与会的众人,大家终于也纷纷鼓起掌来。

不过,这帮电影圈的从业者心里,想的就没有学生们那么简单了。

【嚣张,太嚣张了,好好的一个研讨会,愣是被带偏了风向……】

【百闻不如一见,这人果然还是要发疯。】

【这么树敌,这人是怎么活到现在的?】

【这人是真不怕得罪整个电影圈是吧?】

但是大家心里再怎么腹诽,表面上也不好发作。

毕竟,林储言全程没说一句脏话,只是一针见血地指出了行业里客观存在的问题。谁敢站出来指责?不仅不能指责,还得跟着叫好!人家可是为了电影行业的发展发声,于情于理都挑不出错。

而且,骂人这点也有待商榷。林储言真的骂人了吗?只要不主动对号入座,这话好像跟自已也没什么关系……

说白了,如果指出事实就是骂人,那么只能说明一件事:有人对号入座了。

比如林储言说:你头怎么尖尖的?一般人只会回答:哦,是吗?没感觉啊。但有些人就会说:那我问你,那我问你!

这场研讨会,本来就是为《爱乐之城》量身打造,大家往日无冤近日无仇,林储言也没喷他们,嗯,没有吧?反正没有指名道姓。既然如此,更没理由因为这番话闹得不愉快了。再说了,跟林储言吵架?你吵得赢吗?先掂量掂量自已有没有那个本事吧!就算吵赢了又能得到什么好处?看看邓雨的下场就知道了,做人,还是得有自知之明……

这么一想,众人的掌声愈发响亮,各种夸赞之词也随之而来。

“好啊,林导说得太好了!一针见血,说到点子上了!”

“这些问题确实存在已久,是时候好好整顿整顿了!”

“今天林导的发言堪称研讨会的精华,必须组织大家深入学习!”

“奥斯卡最佳导演的头衔果然名不虚传,国产电影的未来还得靠你们这些年轻力量来革新!”

这就是现实。无论内心认可与否,看得惯还是看不惯,但明面上就是得继续说着好听的话。

林储言没太在意他们说什么,他从来就不怕得罪人。

在他看来,能被这番话冒犯到的,都是些没真才实学的人,得罪了又何妨?真正有志向、有追求的电影人,只会认同他的观点,为他叫好,和他一样盼着行业越来越好。

所以,林储言这番话的真正受众,并不是那些固步自封的电影圈从业者。他心里清楚,很多问题积重难返,这圈子里,很多人已经没救了,说也没用,效果也有限。他不会天真到以为光靠几句话就能解决问题。

但是,“指出问题”这件事本身意义重大。

观众需要了解行业的症结所在,他们渴望看到更多优质的作品。只有让更多人意识到问题,才能形成一股强大的力量,倒逼整个电影行业做出改变。

是的,倒逼。

指望那些没文化、只会因循守旧的人主动求变,根本不现实。就像林储言说的:没文化,就会导致路径依赖,根本不知道该如何突破。

但是没关系,只要观众的审美和需求发生变化,市场自然会推动行业进行变革。

比如,人们开始重视编剧的作用,明白一个优秀的编剧对影视作品有多重要;

比如,流量至上的风气不再盛行,观众对没有演技的花瓶演员失去兴趣;

又比如,有才华、有能力的导演能够崭露头角,不被打压,因为他们能真正为资本创造价值。

这就是林储言的目标,说简单点,就是要打破“劣币驱逐良币”的怪圈。

这条路注定充满艰难险阻,但还是那句话,难不难的先不管,得有人说出来,指出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