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597章 神话宇宙搭建中(1 / 2)

加入书签

……

距离《哪吒之魔童降世》还有一个月,但宣传已经提前铺开了。

随着成片彻底做完,相应的各个宣传特辑也在有条不紊地制作中,并陆续发布。

不过这些都是基操,重要的还是要有自已的独特宣传打法。

杨小舟特地打了个电话,请教了远在洛杉矶拍戏的某人。某人在深思熟虑后,给出了两个方向。

“我觉得可以提前半个月把点映搞起来,搞多轮点映。《哪吒》的优势是什么?不就是口碑么?既然如此,那就要提前让观众知道我们的片子有多好!”

杨小舟马上想起来另一个片子的操作:“就像《爱乐之城》,对吧?”

“对,把口碑释放出去,把热度炒起来。我估计《哪吒》的好评率能有百分之九十以上——这几乎是一定的。”

“还有吗?”

“宣传公司也别光运营官方抖音了,让他们去找抖音合作,推出‘哪吒变身’‘魔童哪吒’和‘敖丙’三款特效贴纸。这个应该不难搞,点映之后就可以推出。再找点达人,花钱推咱们的贴纸,这样等普通用户参与进来之后,电影的话题又可以借助平台炒起来,把热度再次推上去。”

“好,我马上吩咐下去。”

“第一轮点映,放一二线城市吧。第二轮开始,再往下找找城市。第三轮,开启全国点映。具体城市你看着办,场次的话,我建议保持在2万场左右,这样可以积累出足够的有效评论,到时候,正式上映之前豆瓣应该就能开分了。”

林储言想了想,又补充了一句:“至于点映开启之后的舆论,让宣传公司好好监测吧,再围绕观众喜欢的点去做宣传就行了。创作者想得再多,也比不上网友的灵机一动。”

杨小舟一一记下。不过他还有其他事情要说:“对了,我最近开始琢磨《哪吒2》的创作了。”

林储言给他点赞:“好事啊,我给你找的四个编剧怎么样?”

“很好,非常好,有点太好了。”

林储言放下心来:“行,那你好好搞!我先忙去了啊……这边还有拍摄。”

“好,你先忙。”

杨小舟说的是真心话。

林储言给的这四位编剧原本是言语动画内部研究搭建“神话宇宙”的,直属领导是林储言,也只向林储言汇报进展。

杨小舟当然知道林储言有这么一支团队,但他之前一直在忙《哪吒1》,哪有多余的时间关注这边?谁知道这次跟几位编剧开会聊过一次之后……竟然真的有惊喜!

倒不是说这些编剧有多熟悉他的《哪吒》,而是人家的“神话宇宙”已经梳理出来很多内容了,而这些内容对小舟导演的后续创作非常有启发!

杨小舟好奇心起,这些天开始研究“神话宇宙”现有的成果,这才发现这支团队的人员构成很复杂:除了主笔编剧,还有神话学学者、概念设计师、原画师、历史学家、民俗学家、美术指导……

而这帮人梳理的神话宇宙,更是让杨小舟看得津津有味。

“漫威有复仇者联盟,我们有哪吒、杨戬、孙悟空这三大反骨仔,就不能组建我们自已的复仇者联盟?”

“有没有可能重构时空逻辑和世界观框架,再将分散的神话元素整合为统一的‘神话宇宙’?”

林储言记得与他第一次见面那天晚上的对话,他又何尝不是?这些话至今还会在他耳边回荡,久久不散。

而如今,杨小舟发现林储言好像并不是画大饼,是真的有在努力,朝着这个艰巨的目标一步步前进……

世界观框架的整合与重构,真的被林储言搞出来了。

比如时空逻辑的层级化设计,这里有主宇宙,确立了以《封神演义》《西游记》《山海经》为核心的神话核心层。

在这个核心层里,有天庭,由道教神仙体系主导;有人间,朝代更迭与凡人修行交织;有幽冥,内有地府与酆都鬼域;有山海异界,《山海经》的异兽们栖息的混沌空间。

在未来,主要的英雄故事,都会在这个主宇宙里发生,这是构成“神话宇宙”的最重要存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