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98章 峰会展宏图(2 / 2)

加入书签

臧枫没有理会,而是直接切入了正题。

他没有从枯燥的理论开始,而是以一个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角度——全球气候变化对大宗商品供应链的长期影响,以及其中潜藏的,对新能源技术和农业科技股的颠覆性投资机会。

他的分析从宏观的地缘政治格局,一路穿透到微观的企业生产线,逻辑链条清晰得令人心惊。

原本还在交头接耳的人们,渐渐停止了议论,身体不自觉地前倾,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细节。

紧接着,他抛出了第一个成功案例。

一个濒临破产的传统能源配件公司,如何在他的资本注入和战略重组下,转型为储能技术的核心供应商,在短短一年内市值翻了二十倍。

他展示的数据详实到令人发指,从技术专利的布局,到市场渠道的开拓,再到每一次关键决策的背后逻辑。

这不仅仅是一个投资神话,更是一套完整、可复制、且极具前瞻性的商业哲学。

台下的气氛彻底变了。

那些原本怀疑的目光,逐渐被惊讶、思索,最终化为难以掩饰的钦佩。

前排那几位一直保持着审慎姿态的机构代表,开始频频点头,手中的笔在笔记本上飞快地记录着。

那些关于他“恶意做空”、“收割散户”的谣言,在这样一份充满建设性、着眼于未来的宏大叙事面前,显得如此苍白和可笑。

没有人是傻子,一个只懂投机取巧的人,绝对讲不出如此格局和深度的东西。

演讲结束,全场静默了三秒,随即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

当臧枫走下台时,他瞬间被包围了。

数十家金融机构的代表蜂拥而上,手里拿着名片,脸上带着热切的笑容。

“臧先生,您提到的那个关于人工智能算法在量化风控中的应用,我们非常感兴趣,不知能否详谈?”

“臧总,我是XX资本的,我们希望能参与您下一轮的基金募集!”

“臧枫先生,您的演讲太精彩了!我们希望能获得您演讲稿的副本!”

臧枫被簇拥在人群中央,从容地与每一个人握手、交谈。

杜瑶和王律师则在一旁,专业而高效地筛选着真正有合作意向的机构,安排后续的洽谈时间。

两人一个主内一个主外,配合得天衣无缝。

这幅众星捧月的画面,让不远处角落里的赵强等人看得眼睛都红了。

他们费尽心机散布的谣言,不仅没有伤到臧枫分毫,反而成了对方登顶的垫脚石,让他的胜利显得更加耀眼和传奇。

“林老板那边怎么交代?”一个跟班低声问赵强,声音里带着一丝恐惧。

赵强的脸色铁青,咬牙切齿地挤出一句话:“峰会还没结束,好戏还在后头!”

果然,在接下来的分组洽谈环节,麻烦来了。

一家看起来颇具实力的私募机构代表,在与臧枫团队进行初步意向沟通时,突然提出了一个极其刁钻的问题。

他看似无意地提起臧枫曾经操作过的一个海外并购案,言语间暗示其中可能存在利用法律漏洞进行避税的嫌疑,并要求臧枫提供详尽的法律意见书来“自证清白”。

这个问题阴险至极。

如果臧枫拒绝,会显得心虚;如果答应,则会陷入无休止的证明和解释中,浪费宝贵的时间,还会给其他合作方留下“此人背景不干净”的印象。

就在臧枫准备开口时,一直沉默的王律师忽然笑了笑,他扶了扶金丝眼镜,不紧不慢地对那位代表说:“这位先生,您提出的问题非常专业。不过,根据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十一条以及相关商业秘密保护条例,在合作意向尚未确定的前提下,要求一方披露涉及核心商业模式和法律策略的内部文件,涉嫌不正当获取商业秘密。当然如果我们双方能够进入实质性的签约阶段,我们非常乐意在保密协议的框架下,向贵方的法务团队提供所有必要的文件以供尽职调查。”

王律师的这番话,绵里藏针,既指出了对方行为的违法风险,又给足了台阶,显得专业、强硬而又不失风度。

那位代表的脸瞬间涨成了猪肝色,他没想到对方团队里还坐着这么一尊大佛,支吾了半天,最后只能以“内部还需要再讨论”为由,灰溜溜地提前离场。

目睹了这一幕的其他几家机构代表,非但没有疑虑,反而对臧枫团队的专业性和周全准备更加刮目相看。

一个能轻松化解法律陷阱的团队,无疑是更值得信赖的合作伙伴。

峰会的第一天在臧枫的完胜中落下帷幕。

回到酒店套房,桌上已经摆满了一叠初步达成的合作意向书。

这仅仅是开始,臧枫很清楚,林老板和赵强绝不会就此善罢甘休。

公开的舞台上他们输了,但在接下来一对一的闭门谈判中,他们必然会动用一切资源,设置更多的障碍和陷阱。

臧枫拿起最上面的一份意向书,纸张很轻,但上面每一个潜在的合作条款,都可能成为未来博弈的战场。

他看向窗外,夜色比之前更加深邃,仿佛隐藏着无数未知的挑战。

这些薄薄的纸,是通往新世界大门的入场券,但门后那条布满荆棘的道路,才刚刚在他脚下展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