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2章 星河枕(叁)(2 / 2)

加入书签

赵佶心头猛地一凛,如同被一盆冰水浇下!他深知蔡党势大,盘根错节,羽翼已丰,若此时强行回护李师师,非但救不了她,恐会引发更大的政治波澜,甚至危及自身!一股巨大的无力感攫住了他。

“一派胡言!” 赵佶强压翻腾的怒火与屈辱,声音冰冷,如同殿外深秋的寒霜,“《瑞鹤图》乃朕兴之所至,随意涂抹,消遣之作,何来‘国宝’之说?外间流言,市井小民捕风捉影,以讹传讹,更不足信,此事休得再议!退朝!”

他几乎是咬着牙说完,猛地拂袖而起,在张迪的搀扶下,步伐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仓皇,离开了这让他窒息的紫宸殿。背影在群臣复杂的目光中,显得前所未有的狼狈与虚弱。

消息如同长了翅膀,以最快的速度飞入矾楼。妈妈李媪吓得魂飞魄散,捶胸顿足,哭天抢地:“我的儿啊,这可如何是好啊!天塌了啊,蔡太师这是要你的命啊!我们孤儿寡母的,拿什么跟那些大人物斗啊……”她肥胖的身体瘫软在地,涕泪横流。

李师师却异常地平静,仿佛早已预料到这一天的来临。她屏退哭嚎的李媪和惊慌失措的侍女,独自一人,步履沉稳地步入那间曾承载过无数旖旎时光的画室。

空气中似乎还残留着龙涎香的气息。那幅《瑞鹤图》依旧高悬在粉壁中央,十八只御笔亲绘的白鹤在祥云中翩跹起舞,姿态出尘,栩栩如生,“天下一人”的花押在昏暗的光线下依旧刺眼。

“官家,”她对着空寂无人的画室低语,声音轻如叹息,却带着决绝,“您的丹青妙笔,是师师的荣耀,亦是师师的劫数。可惜它太重了,我……一介风尘女子,承受不起。今日,便将它……还归于九天吧。”

她取来一个精巧的鎏金狻猊纹铜火盆,置于画下。又搬来一张榉木鼓凳,踮起脚尖,颤抖着伸出双手,小心翼翼地,一寸寸将这幅价值连城、曾象征无上恩宠的御笔,从墙上取下。

画卷沉重异常,丝绢冰凉,仿佛承载着整个王朝的荒唐、帝王的私心与她自己无法掌控的宿命。她闭上眼,深深吸了一口气,再睁开时,眼中只剩一片冰冷的清明。她不再犹豫,毅然将沉重的画轴,投入冰冷的火盆之中。

火折轻响,橘红的火苗猛地蹿起,贪婪地舔舐着坚韧的贡品丝绢。精妙绝伦的笔触、纤毫毕现的鹤羽、遒劲峭拔的瘦金题跋、那枚象征着至高无上权力的“天下一人”花押……在不停跳跃的烈焰中迅速扭曲、变形、焦黑、蜷缩,发出细微的噼啪声,最终化为片片带着火星的飞灰。

浓烟带着刺鼻的焦糊气味弥漫开来,熏得李师师泪流满面。她静静地站着,看着那象征祥瑞与帝王情意的白鹤在烈焰中痛苦挣扎,最终化为虚无,如同看着自己依托于帝王恩宠的虚幻荣华与渺茫指望,一同葬送在这熊熊烈火之中。火光在她绝美的脸上跳跃,映照出决绝与一丝解脱。

火光跳跃明灭中,她恍惚又看到了四岁那年,父亲王寅被如狼似虎的衙役拖出染坊时绝望的眼神,听到他声嘶力竭的最后呼喊:“师师,好好活下去,活下去……”

滚烫的泪水滑过脸颊,她抬手狠狠抹去,眼神变得如深秋的寒潭般冷冽坚定。毁了画,断了这攀附的念想,烧掉这招祸的根源,或许才能在这大厦将倾、风雨飘摇的末世,为自己挣得一条活下去的血路。

灰烬的余温尚未散尽,一场更大的、更猛烈的风暴,已在地平线上酝酿成形……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未完待续……)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