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7章 桃花雨(拾)(1 / 2)

加入书签

第四十七章:桃花雨(拾)

Part Ten:荒冢孤灯照前尘 刀光剑影燃旧恨

书接上回!

小船如同一片枯叶,在夜色的掩护下,沿着纵横交错的河网水道穿行,悄无声息地向金陵方向漂流。

船舱内,气氛凝重。老渔夫沉默地掌着舵,仿佛一尊没有感情的礁石。唐伯虎、祝枝山、文征明三人围坐在一盏如豆的昏黄油灯旁,借着微弱的光亮,处理着彼此身上新旧交叠的伤口。

祝枝山胸前那道刀疤虽已结痂,但一路奔波,边缘处又有些个开裂,渗出一些血丝。他咬着牙,用烧酒胡乱冲洗了一下,撕下衣襟里相对干净的布条紧紧缠住。

“他奶奶的,等老子抓住对穿肠那老狗,非把他全身骨头一寸寸捏碎不可!”他低声咒骂着。

文征明的情况更糟。破庙突围时受的伤尚未痊愈,连日逃亡、担惊受怕,加上本就体弱,此刻发着低烧,咳嗽不止,脸色在灯光下呈现出一种不祥的蜡黄。

唐伯虎帮他重新上药包扎了手臂上一道较深的划伤,忧心忡忡地说道:“征明,你这身子……”

“无妨……咳咳……还撑得住。”文征明摆了摆手,强忍着咳嗽说道,眼中却是一片坚毅,“真相就在眼前……徐老弟的血,可不能白流……李三娘……也不能白死……咳咳……就算拼了这条命,我也要揪出幕后真凶。”

唐伯虎看着两位生死相随的兄弟,心中暖流不由地涌动,却也愈发地沉甸起来。他肩头的烙伤依旧还有灼痛,诏狱的折磨差点耗尽了他的元气。

但怀揣着那枚染血的桃木簪和血书的秘密,以及对事件真相的渴望,支撑着他没有倒下。他将血书的内容和自己的推断,再次详细地分析给二人听。

“如果,秋香是钥匙的话……那她必然掌握着对穿肠当年调包婴儿、构陷伯虎、甚至与严党勾结的铁证。‘钥……皇……’指向废皇陵,那里地形复杂,易守难攻,也便于藏匿。”

“眼下,严党的人马,包括对穿肠,很可能也在搜寻她。我们必须赶在他们前面。”唐伯虎的声音低沉而有力。

小船在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悄然停靠在金陵城外一处荒僻无人的野渡。祝枝山将身上仅剩的一点碎银子交给老渔夫,三人如同三道融入夜色的幽灵,避开官道,专挑荒僻小径,向着城西那片被当地人视为禁地的、前朝废弃的皇陵区潜行。

越靠近皇陵,景象越是荒凉破败。高大的石牌坊倾颓断裂,精美的石像生不知何时起倒伏在荒草丛中,断头残臂,诉说着岁月的无情和王朝的兴替。

巨大的陵寝封土,如同一个个沉默的巨兽,匍匐在昏暗的天幕之下下。参天的古木枝桠虬结,在夜风中发出呜咽般的声响。空气中弥漫着腐朽的草木气息和一种难以言喻的阴森死寂。

“这鬼地方……”祝枝山警惕地扫视着四周。同时,紧了紧手中的短刀,这把短刀可是半路上从一个地痞身上“借”来的。文征明拄着一根树枝,喘息声在寂静中格外清晰。唐伯虎则凭借着当年游历的模糊记忆和对风水堪舆的一知半解,努力辨认着方向。血书最后残缺的线索,指向“玄宫”——通常指地宫的核心墓室所在。

按照唐伯虎的推断,三人绕过几座规模较小的陪葬墓,向着主陵区深处那座最高大、也最破败的封土堆摸去。

残月偶尔从厚重的云层缝隙中透出一点惨淡的光,勾勒出残破的殿宇基座和倒塌的神道碑。突然,走在最前面的唐伯虎猛地停下了脚步,伏低了身体。

“快看……有火光。”他压低声音,指向封土堆侧面一处坍塌的偏殿废墟方向。

祝枝山和文征明立刻屏息凝神望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