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9章 假期的“小插曲”!来自军方的“秘密咨询”(2 / 2)
一位戴着金丝眼镜,气质儒雅的老者——秦风认出他是国家科学院院士、着名理论物理学家钱秉辉教授——接过话头,声音温和却带着一丝难以掩饰的激动:“秦风同学,我们根据你的理论模型进行了初步推算。如果‘宇宙能量之心’能够稳定输出你所描述的那种高密度、高纯度的能量,那么……传说中的定向能武器,比如高能激光、粒子束武器,其功率和射程,将提升数个数量级,甚至可能实现……大气层外对卫星的精确打击?”
“还有能量护盾,”另一位负责新概念武器研究的总工程师,语气急促地补充道,“如果能将这种能量约束成特定形态的力场,是否可以制造出足以抵御常规动能武器甚至小型核武器攻击的能量护盾?就像……就像科幻电影里那样?”
“以及……超高速动能打击,”龙骧将军亲自开口,眼中闪烁着对未来战争形态的深邃思考,“利用‘宇宙能量之心’的庞大能量,将一枚小型高密度弹头加速到亚光速……哪怕只是百分之一光速,其携带的动能也将是毁灭性的!这种打击方式,几乎无法拦截,足以改变未来战争的规则!”
会议室内的气氛,因为这些堪称“毁天灭地”的设想而变得有些燥热。这些军方高层和顶尖科学家们,每一个问题都直指未来战争的核心科技。
秦风静静地听着,脸上古井不波。这些问题,他在设计“宇宙能量之心”时,早已在脑海中推演过无数遍。
他清了清嗓子,开口说道,声音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专业与自信:
“各位将军,各位前辈,你们的设想,从理论基础上来说,都是成立的。”
一句话,让在场所有人都精神一振!
“定向能武器方面,”秦风伸出手指,开始条分缕析,“‘宇宙能量之心’的核心优势在于其极高的能量密度和可控的能量输出模式。如果配合特种晶体或超材料作为激发介质,理论上可以产生能量高度集中的相干能量束。其威力,不仅取决于总能量,更取决于能量在单位时间和单位面积上的聚焦程度。以激光武器为例,若能解决散热和大气畸变问题,持续输出功率达到兆瓦级甚至吉瓦级,那么在大气层内实现数十公里乃至上百公里的有效杀伤,对导弹、飞机等目标进行硬摧毁,是完全可能的。若用于太空,其潜力更是难以估量。”
他顿了顿,看了一眼钱秉辉教授:“钱老刚才提到的对卫星的精确打击,理论上,如果能量束的指向精度能达到角秒级,配合先进的索敌与跟踪系统,从地面直接瘫痪甚至摧毁低轨道卫星,并非天方夜谭。当然,这需要克服地球自转、大气扰动、目标高速运动等多重挑战。”
钱秉辉教授听得连连点头,眼中异彩连连。秦风的分析,比他们专家组推演的还要深入和具体!
“至于能量护盾,”秦风继续说道,“其本质是利用强能量场排斥或吸收来袭的物质或能量。‘宇宙能量之心’提供的能量,足以支撑形成高强度的等离子体约束场,或者更高级的……基于某种未知粒子或时空扰动的力场护盾。前者,对动能武器和高能粒子流有较好的防护效果;后者,如果理论能够突破,甚至可能对引力效应或空间武器产生防御。但能量护盾最大的挑战在于能量转化效率、力场稳定性和快速响应能力。而且,任何护盾都有其承受极限,一旦超过阈值,或者被特定频率的能量攻击,依然可能失效。”
“而超高速动能打击,”秦风的语气也带上了一丝凝重,“这确实是一种极具威慑力的攻击手段。其原理类似于电磁炮的升级版,但能量来源和加速机制更为高效。关键在于如何将‘宇宙能量之心’的能量,在极短时间内,无损或低损耗地转化为弹丸的动能。这涉及到超高功率的脉冲能量技术、极端加速环境下的材料科学,以及弹丸在超高速飞行中的制导与气动热力学问题。如果能实现将一枚数公斤的弹丸加速到光速的百分之一,其撞击产生的能量,足以媲美小型战术核武器,且没有核辐射污染。但其技术难度,也是这三者中最高的。”
秦风一番深入浅出的分析,条理清晰,数据详实(虽然很多是他脑中推演的理论数据),既肯定了这些武器概念的巨大潜力,也指出了其中蕴含的巨大技术挑战。
会议室内的气氛,从最初的激动与期待,逐渐转为一种夹杂着敬畏与深思的凝重。
龙骧将军看着秦风,眼神中充满了欣赏与……一丝难以察觉的“后生可畏”的感慨。这年轻人,对未来战争的理解,对尖端科技的把握,已经远远超出了他们的想象!这已经不是简单的“天才”二字可以形容的了!
“好!说得好!”龙骧将军猛地一拍桌子,打破了沉寂,“秦风同志,你的分析,鞭辟入里,让我们茅塞顿开!这些‘非传统能量武器’,确实是我军未来装备发展的重中之重!”
他话锋一转,目光投向了另一位负责材料科学的院士:“秦风同志,我们还想请教一下,关于你的常温超导材料。我们知道,这项技术一旦成熟,对国防装备的提升,也将是革命性的。比如……电磁炮?”
“是的,将军。”秦风点了点头,“常温超导材料,首先能大幅提升电磁炮的能量转换效率和发射功率。传统的电磁炮受限于导轨材料的电阻和耐高温性能,炮口动能和射速都有上限。而常温超导导轨,几乎没有电阻损耗,可以承受更强的电流和磁场,理论上可以将弹丸加速到更高的速度,射程更远,威力更大。而且,由于能量效率的提升,整个发射系统的体积和重量也可以大幅缩小,更利于实战部署。”
“那……超导潜艇呢?”一位海军将领忍不住插话问道,眼中充满了渴望。
“超导潜艇的核心优势在于两点。”秦风伸出两根手指,“第一,超导电机和超导储能系统,可以使潜艇的推进效率和续航能力得到质的飞跃,甚至实现理论上的‘无限续航’(仅受限于艇员生理极限和物资补给)。第二,也是更重要的一点,超导材料可以用于制造极其灵敏的磁异常探测器(MAD),或者反过来,通过精密的超导磁场控制,实现潜艇的‘磁隐身’,大幅降低被敌方反潜设备探测到的概率。同时,超导技术还可以应用于潜艇的静音推进,使其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深海幽灵’。”
“嘶——深海幽灵!”海军将领倒吸一口凉气,仿佛已经看到了未来海战的颠覆性场景。
“至于……空天母舰,”秦风的目光投向了龙骧将军,他知道,这才是这位老将军心中最宏伟的蓝图,“这是一个更为复杂的系统工程。但常温超导技术,无疑是其关键的支撑技术之一。比如,利用超导磁悬浮技术实现舰载机的电磁弹射和回收,效率远高于传统的蒸汽弹射。再比如,利用超导储能系统为舰载的高能武器(如激光炮、电磁炮)提供强大的脉冲能量。甚至,如果未来能将‘宇宙能量之心’与常温超导技术相结合,为空天母舰提供强大的主推力、能量护盾和武器能源,那么……打造一艘真正意义上的,能够在大气层内外自由穿梭、具备强大攻防能力的空天作战平台,也并非遥不可及的梦想。”
“遥不可及的梦想……”龙骧将军喃喃自语,眼中却爆发出前所未有的神采。他仿佛已经看到,一艘艘闪耀着华夏荣光的空天母舰,巡弋在九天之上,守护着国家的万里疆土!
整个咨询过程,持续了近三个小时。秦风以一个顶尖科学家的严谨逻辑和深厚学识,结合一个华夏儿女的赤诚爱国之心,对军方提出的每一个问题,都给出了详尽而富有前瞻性的分析和建议。
他没有丝毫的藏私,将自己对这些未来科技的理解和思考,毫无保留地奉献了出来。因为他知道,这些“国之重器”,只有掌握在自己国家手中,才能真正成为扞卫和平、维护国家利益的坚实盾牌。
咨询结束时,龙骧将军亲自将秦风送到会议室门口,紧紧握着他的手,郑重地说道:“秦风同志,今天你给我们上的这一课,价值连城!你让我们看到了华夏国防科技未来的无限可能!我代表军方,代表所有为国家安全默默奉献的科研人员,向你表示最崇高的敬意和最诚挚的感谢!”
“将军言重了。”秦风微微一笑,“能为国家的强大贡献一份绵薄之力,是我的荣幸。”
返回燕京大学的路上,秦风的心情也有些激荡。这次“秘密咨询”,让他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自己肩上的责任。
“宇宙能量之心……常温超导……”他低声自语,“这些,还仅仅是开始。未来,还有更广阔的科学星海,等待我去探索。而这些探索的成果,最终都将汇聚成推动华夏文明不断前进的磅礴力量!”
这个暑假的“小插曲”,虽然打乱了他部分个人的理论沉淀计划,却也让他对未来的科研方向,有了更清晰的认知和更坚定的信念。
国之重器,当由国人铸之!民族未来,当由吾辈创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