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3章 研究生阶段的初步构思(1 / 2)
“未来科学探索者专属研究室”内,新学期的气息与窗外初秋的凉爽一同悄然而至。
秦风站在巨大的全息投影屏幕前,屏幕上闪烁的不再是具体的实验数据或某个单一的理论模型,而是一幅幅更加宏大、更加抽象的宇宙演化图景、信息熵流图、以及高维时空几何的示意动画。这些图像,若是让外界任何一位顶尖物理学家看到,恐怕都会惊得眼珠子掉出来,因为其中蕴含的某些概念,已经远远超出了当前地球文明的认知范畴。
【跨维度知识理解(中级)】权限的激活,如同在他脑海中安装了一台“宇宙真理搜索引擎”的超级管理员后台,并且配备了最顶级的“联想与洞察”AI助手。他不仅能轻易洞察不同知识体系间的深层链接,更能以一种近乎“上帝视角”的方式,审视人类现有科学大厦的结构、优势、以及那些隐藏在最深处的“逻辑奇点”和“认知盲区”。
而前几日对学神系统“未来科技树”最顶端那【宇宙法则编辑器(雏形???)】的惊鸿一瞥,更是如同在他心中种下了一颗名为“终极”的种子。这颗种子,让他以往那些看似已经足够“逆天”的科研目标——比如零点能、大统一理论、甚至戴森环——都仿佛变成了通往某个更伟大彼岸的“阶梯”,是攀登那座名为“宇宙真理”的通天巨塔时,一级级坚实的台阶。
“物质、能量……”秦风的指尖在全息屏幕上轻轻划过,调出了他本科阶段的几项核心成果:常温超导材料“秦风一号”的复杂晶格结构与电子能带图、宇宙能量之心那颠覆性的真空能量汲取与转化模型、以及“启明星一号”量子计算机原型机内部量子比特纠缠态的动态演化示意图。
这些成果,任何一项都足以让他在2000年的地球科学界封神。
“我之前的研究,”秦风的目光深邃,仿佛穿透了眼前的屏幕,看到了更遥远的未知,“无论是常温超导对电子集体行为的宏观量子调控,还是宇宙能量之心对真空零点能的初步探索与利用,亦或是量子计算机对信息并行处理能力的革命性提升……虽然都取得了斐然的成就,但仔细想来,大多还是停留在对‘物质’的形态、性质,以及‘能量’的获取、转换和应用的探索层面。”
他微微摇头,语气中带着一丝对过往成就的“不满足”——这种不满足,并非自负,而是一种更高层次的“求知欲”被点燃后的自然反应。
“这些研究,就像是在一个既定的、规则相对明确的舞台上,努力扮演好自己的角色,甚至尝试去修改剧本,让演出更精彩。但是,这个‘舞台’本身——也就是我们所处的宇宙时空——它的‘材质’是什么?它的‘边界’在哪里?它又是如何‘搭建’起来的?它为何会呈现出我们现在观测到的这些‘规则’?”
“以及,驱动这一切‘剧情’发展的最根本的‘导演意志’——宇宙的终极法则与真理——又是什么?”
这些问题,在【跨维度知识理解(中级)】的催化下,如同雨后春笋般从秦风的脑海深处涌现出来,每一个都带着直击灵魂的拷问,每一个都指向了人类认知的最前沿,甚至……超越前沿。
他敏锐地意识到,要真正触及宇宙的终极奥秘,要真正理解那个【宇宙法则编辑器】存在的意义,就必须从对“物质”和“能量”的表象探索,向更基础、更本源的领域进军!
“老大,你……你又在思考什么人生终极哲学问题了?”赵铁柱端着一杯热气腾腾的豆浆和两根刚从食堂后门“抢”来的、据说是用了特供面粉炸制的金黄油条,小心翼翼地走了进来。他身后,李明宇捧着一本厚得能砸死人的《广义相对论与宇宙学》,王小美则抱着她的超薄笔记本电脑,屏幕上正快速滚动着密密麻麻的代码,陈静则拿着一份新学期的科研物资采购清单。
经过上次秦风“史诗级升级”后那番关于“燃烧本质是量子电动力学在宏观的体现”和“生命熵增与宇宙热寂的关联”的“神神叨叨”的探讨,赵铁柱现在对秦风这种“仰望星空45度角,眼神迷离似悟道”的沉思状态,已经有了条件反射式的敬畏(以及脑细胞集体阵亡前的恐惧)。他总觉得,老大每次这么一“迷离”,接下来整个团队的科研难度就要指数级飙升。
李明宇、王小美和陈静也陆续到齐,开始了新学期第一天的“晨间战略研讨会”——这是秦风给他们这种非正式的、随时可能头脑风暴的讨论起的新名字。
秦风示意大家坐下,将全息屏幕上的画面切换成了一个更加简洁,却也更加令人费解的图示——那是一个由无数闪烁的光点和明暗不定的线条交织成的、仿佛在不断生灭演化的复杂“信息网络”,背景则是深邃无垠的宇宙星空,隐约可见一些类似弦振动和膜碰撞的抽象图案。
“各位,”秦风开口,声音平静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穿透力,仿佛每一个音节都蕴含着某种奇特的韵律,能直接作用于人的意识层面,“经过暑假的沉淀和思考,我对我们研究生阶段,或者说,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的核心研究方向,有了一些更深层次的构思。”
他顿了顿,目光逐一扫过每一位队员,那眼神深邃得仿佛能看穿他们每个人的想法:“我们之前的目标,比如零点能的稳定提取与宏观应用、大统一理论的初步模型构建,这些依然是我们近期要攻克的重点。但是,我希望我们的视野,能够再往上拔高一个,甚至数个维度。”
“从‘物质与能量’的探索,跃迁至对‘时空与真理’的追问!”
“时空与真理?!”赵铁柱嘴里的油条差点掉下来,豆浆也洒了一裤子,他手忙脚乱地擦拭着,口中却忍不住惊呼:“老……老大,这……这跨度是不是有点太大了?俺寻思着,咱们不是物理实验室吗?怎么听着像是要开哲学研讨会了?还是……神学院的‘宇宙起源与终极关怀’公开课?”他努力地想找个合适的比喻,结果越说越离谱。
王小美也有些困惑,她快速地在自己的笔记本上敲击着,试图搜索相关的关键词,但屏幕上跳出来的,大多是些哲学论文和科幻小说的设定:“老大,‘物质与能量’我们还能理解,毕竟我们一直在跟各种粒子、场、能量转换打交道,这些都有明确的数学公式和实验数据支撑。可‘时空’……除了广义相对论描述的那个弯曲的几何结构,它还有什么更深奥的秘密吗?至于‘真理’……这个词也太……太形而上了吧?科学能研究‘真理’本身吗?这不应该是哲学家或者……宗教领袖们思考的问题吗?”
李明宇则眉头紧锁,眼神中闪烁着兴奋与困惑交织的光芒,他手中的《广义相对论与宇宙学》被他捏得指节发白:“老大,您的意思是……我们要从更基本的层面,去质疑和探索构成我们宇宙的那些‘底层代码’?不再满足于仅仅理解这些代码如何运行,而是要去探究……这些代码本身是如何被‘编写’出来的?甚至……它们是否可以被‘重写’?”他的声音因为激动而微微有些颤抖。
“可以这么理解。”秦风赞许地点了点头,示意李明宇说下去。他发现,李明宇在【跨维度知识理解】的间接影响下,思维的深度和广度也有了显着的提升。
“比如,您之前提到过的‘信息的本质与维度’?”李明宇看着屏幕上那个“信息网络”图,若有所思,“我们知道,量子力学告诉我们,观测本身会影响结果,信息似乎在宇宙的构建中扮演着比我们想象中更重要的角色。约翰·惠勒曾提出过‘万物源于比特(It fro bit)’的猜想。熵,本质上也是一种信息的度量。那么,信息是独立于物质和能量的存在吗?它有自己的‘维度’吗?宇宙本身,会不会就是一个巨大的、不断进行信息处理与演化的超级计算机?而我们所感知的物质世界,只是这个信息处理过程的某种‘输出结果’?”
“说得好!”秦风眼中精光一闪,“这正是我要说的第一个核心研究方向——信息的本质与维度。我们要思考,信息在宇宙中的最小单位是什么?是经典比特吗?还是量子比特?或者存在更基本的、超越现有理解的‘宇宙信息单元’或‘普朗克信息’?信息是如何编码、存储、传递并最终‘涌现’出我们所感知的物质世界的?宇宙中的信息总量是守恒的吗?还是在不断创生与湮灭?黑洞信息悖论的真正解是什么?它是否暗示着信息可以超越事件视界,甚至……超越我们这个三维时空?更进一步,意识的产生,是否与某种高度复杂、能够自我指涉的信息结构有关?‘我思故我在’,这个‘思’,其信息的本质又是什么?”
这些问题,如同连珠炮般从秦风口中吐出,每一个都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下了巨石,激起了李明宇、王小美和陈静心中无尽的波澜。
赵铁柱则听得云里雾里,只觉得自己的脑仁都快从耳朵里溢出来了,他偷偷地又咬了一大口油条,试图用碳水化合物来缓解自己那快要烧毁的cpU:“老……老大,俺……俺还是先吃口油条压压惊。您说的这些,比俺高考物理最后一道大题,不,比俺这辈子做过的所有数学题加起来还难懂一万倍!啥叫‘普朗克信息’?跟普朗克常数有亲戚关系吗?还有那个‘我思故我在’,俺只知道‘俺饿故俺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