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破局之战(1 / 2)
隋宫喋血:太子杨烨破局之战
大兴宫的夜,总比寻常地方沉得更早。杨烨站在思政殿的窗前,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窗棂上的雕花,目光却落在庭院里那棵老槐树上——三日前,他还在现代实验室里对着隋代兵甲复原图皱眉,此刻却成了刚平定高句丽、手握军功的大隋太子。案上摊着两份密报,一份是暗卫呈上来的,五姓七望以五百金帛买通翊麾校尉李元霸,要取他性命;另一份字迹更潦草,是心腹从禁军后厨杂役口中撬出来的,宇文化及竟暗中让宇文成都联络十八路反王,要借今夜的刺杀乱局,一举掀翻东宫。
“殿下,李元霸带了三名亲兵,已到殿外廊下,说有辽东战俘名册要当面呈递。”内侍的声音带着颤音,杨烨能听出他藏在袖口的手在发抖——这几日东宫气氛诡异,连扫地的杂役都知道,有人要对太子不利。
杨烨深吸一口气,将案底暗格的短铳又摸了一遍。这是他用现代制识改制的武器,枪管裹着铜皮,填了三发铅弹,有效射程不过十步。原主的记忆里,李元霸是李渊第三子,天生神力,能单手举三百斤石锁,上次校场演武,他一刀劈断碗口粗的铁桦木,刀风快得让人看不清招式。更棘手的是,宇文成都的人恐怕已在宫墙外埋伏,一旦殿内动手,外面的反王势力便会趁机闯宫,到时候内外夹击,他连求援的机会都没有。
“让他进来,亲兵留在廊下。”杨烨压下喉间的干涩,声音尽量平稳。殿门推开时,一股带着征尘的冷风灌了进来,李元霸的身影堵在门口,玄色铠甲上的鳞片泛着冷光,腰间横挎的重刀比寻常长刀宽出近半,刀柄上的缠绳浸过油,在烛火下泛着暗光。
“末将李元霸,参见太子殿下。”他单膝跪地,动作却透着僵硬——杨烨注意到,他的右手始终没离开刀柄,指腹在铜环上反复摩挲,那是蓄势待发的征兆。
“李校尉平身,辽东一战辛苦,名册放下,坐下回话吧。”杨烨指了指案前的锦凳,目光却扫过他的肩头——那里有片不易察觉的水渍,是刚才在廊下沾的夜露,可他的靴底却异常干净,显然在殿外站着时,一直处于紧绷状态,连跺脚掸灰的动作都没有。
李元霸起身时,突然猛地抽刀!“哐啷”一声,刀身划破空气的锐响刺得人耳膜发疼,寒光直逼杨烨面门。杨烨早有准备,侧身翻滚的同时,右手已摸向短铳,后背却撞上了案几,案上的青瓷笔洗“哗啦”摔碎,碎片溅到脚踝,传来一阵刺痛。
“太子殿下,五姓世家门生遍布天下,你推行均田制,断人活路,今日便是你的死期!”李元霸的声音冷得像冰,重刀横扫,目标直指杨烨的脖颈。杨烨来不及装弹,只能抄起案上的鎏金镇纸掷过去。镇纸砸在李元霸的铠甲上,发出“当”的脆响,却只让他顿了一瞬,重刀依旧势不可挡。
危急关头,杨烨猛地想起原主练过的隋代防身术,脚尖勾住案腿狠狠一扯,沉重的紫檀木案几朝李元霸撞去。李元霸冷哼一声,左手抓住案角,竟硬生生将案几掀飞!木屑飞溅中,他再次挥刀,杨烨被逼得连连后退,后腰撞到殿柱,退无可退。
“殿下,明年今日,就是你的忌日!”李元霸眼中闪过狠厉,重刀高高举起,刀背映出杨烨紧绷的脸。就在这时,杨烨突然扣动扳机——“砰!”枪声在密闭的大殿里炸开,震得梁上积灰簌簌落下。李元霸显然没见过这种武器,脸上闪过惊愕,胸前的铠甲瞬间被铅弹击穿,鲜血顺着甲缝渗出来,在玄色铠甲上晕开暗红的痕迹。
他闷哼一声,重刀脱手落在地上,发出“当啷”巨响。杨烨以为胜负已定,刚想松口气,却见李元霸突然咧嘴一笑,伸手捂住伤口,竟再次朝他扑来:“这点伤,还杀不了我!”原来铅弹虽击穿铠甲,却没命中要害,只擦着他的肋骨划过。杨烨心头一紧,刚想装第二发子弹,李元霸已扑到近前,左手扼住了他的脖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