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4 章节(1 / 2)
苏子轩也就疲了心思,不过在探听过程中,倒也听说了衮州季家的事,自然也明白季家千金的好处来。回想起上次见到的那女子,面容虽是看不怎么清楚,但那通身气派,与那一抹空谷幽兰般的气质,倒让苏子轩心旷神怡极了。
而刚才莫尧说的那话,里头蕴着的深意,苏子轩也算是听出来了。季家想要同自己结亲,也不在意他商贾身份,只是不能委屈了女儿,绝对要明媒正娶,八擡大轿才行。这般一来,杜如蘅就更要离去才行。
季家千金身份金贵,自然胜过杜如蘅千千万。而且苏子轩回想着那日见过的季家小姐,更是胜过杜如蘅千千万。这般一比较,苏子轩就愈发对刚才狼狈不堪的杜如蘅觉得烦躁起来。若非因为杜如蘅,他此刻哪里用得着这般痛苦?
皇朝是明文规定,商人不能考取功名,但他也是个心气高的,既然不能考功名,他却还想做皇商,同样可以叫苏家名扬天下。
心底愈发觉得季家好的苏子轩回到岸边,却正好瞧见梅笙他们聚在弟弟苏子辕后面夸赞子辕新写的词。苏子轩压下心底的悸动,也走了过去,接过词曲,先看弟弟的字。苏子辕气质温润,临的便是柳体。现在一看,更觉得弟弟的柳体已经大成。比划之间透着一抹坚毅,叫苏子轩心生羡慕。
再看那诗,苏子轩一样忍不住为最后那两句叫好,放下词后,苏子轩欣喜地看着面前的弟弟。他永远无法忘记苏子辕小时候那模样,粉雕玉琢的那么一团,总喜欢赖在娘亲或者自己身边,从不多说话,只那样笑着盯着你,叫对面那人忍不住心软。
苏子轩就知道,不管他是不是兄长,这辈子,他都不可能让自己的弟弟受半点委屈。所以当初娘说让苏子辕代自己娶杜如蘅时,苏子轩犹豫都不曾犹豫便应下这门亲事,因为苏子辕怎么能娶那个上不了台面的女人?
有时候苏子轩真不明白,为什么娘为了一个哑巴,连弟弟都舍得毁掉。要知道,苏家自诩书香世家,祖上虽也荣光,但这些年,却是没有人得到过功名,而依弟弟的才学,定能高中。到时,得了皇上亲睐,依弟弟的才貌,说句大不敬的话,就是公主都娶得,娘却可以叫弟弟娶一个哑巴,这叫苏子轩怎么也想不通。
再看看眼前的字句,苏子轩更加笃定,弟弟苏子辕日后能成大器。只是苏子轩怎么掩饰,也挡不住眼底那一丝落寞,原本他也可以同弟弟一样,挣一个好名声的。
察觉到对面苏子辕眼底的自责后,苏子轩一扫眼底的落寞,过去勾着苏子辕的肩膀,就像小时候一般将弟弟护在自己身后,“好小子,这几年随着谭先生求学,倒是真长本事了,回去娘亲定是欣慰极了。”
苏子辕认真地点点头,“在外一直惦记哥哥同娘亲,莫敢有半点松懈。”
莫尧在边上喝光整一壶桃花酒后,见着眼前两人兄弟情深的样子,撇了撇嘴角,“呦,青州城都知道你们两兄弟兄友弟恭,也不至于当着我的面扎眼啊!”
这话倒看似调笑,但到底还是透出一丝羡慕来。莫尧纵然不怎么喜欢苏子轩,但却不否认他对苏子辕这个弟弟的疼爱,而莫尧自己呢,家里兄弟姐妹都不少,却没一个贴心的。姐妹倒也罢了,终究是要嫁到别人家的,知府太太是莫尧娘亲,生莫尧时损了身子,再没有给莫尧添过弟弟或妹妹。
小时候便不安生的知府后院,长大后莫尧就更加不愿意留在家里。下头那几个弟弟,哪个对自己是真心实意的?要么巴结,要么奉承,更有甚者直接对自己下手。生活在官宦人家,这般争斗却是日日见,只把莫尧看得心烦极了。如苏子轩同苏子辕这般的兄弟,他这辈子也不指望能遇见了。
至于梅笙,孤家寡人,别说兄弟了,就连父母都没有,又怎么能不羡慕苏家兄弟俩?
苏子轩也知道梅笙同莫尧的情况,见了苏子辕一眼,然后放下胳膊,理了理衣裳袖口,爽朗一笑,“词曲都是好的,就不知道莫兄何时作画?到时候也能传为一桩美谈呢。”
莫尧倒是兴趣不大,看了梅笙的琴,又看了一眼子辕的词,摇摇头,“琴音如泣如诉,词间妍丽缠绵,我这画,倒真比不过两位,也就不拿出来添丑了。”不知怎的,莫尧想起刚才被自己作弄落了水,满身污泥的杜如蘅,心底倒是颇为爽快,放下酒壶,走到苏子轩边上,眉眼竟是调侃味道,“苏兄不如早些回去看看,适才嫂夫人落了水,若是着凉,那可就不好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