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8 章节(2 / 2)
其实方子儒的选择是对的,为什么非要说话?情意相通,只一个眼神便心有灵犀不好吗?但发话的是太上皇,方子儒又能怎么办?
杜如蘅其实知道自己的心结在哪里。
当初,白先生说,跟他走就能治好自己的哑疾,可当初自己眷恋着那个男人,于是自己放走了机会。现如今,离了苏家,机缘巧合下,却用这样的代价替自己解了毒,实在不是杜如蘅可以接受的。即便白先生,肚子里的孩子总归要离开的,可杜如蘅还是没办法过自己心底的那一关。
如果开口说话能够挽回一切,那她绝对会做到,现在开口,又有什么意思?杜如蘅取了娘亲留给自己的那把琴,手指落下,没有谱子,甚至没有人知道这首曲子叫什么,但所有人都听明白了杜如蘅琴音里的洒脱与豁达。
这份洒脱与豁达,是当初方子儒用一首《梅花弄》构建起来的,现在不应该再有人逼着自己非得说话。何况,她就算喉里能出声了,十多年未曾说过话,那舌也是僵的,她根本管不住那声,也不习惯自己的喉咙能说话了。
太上皇听着琴,打着棋谱,将女婿莫尧杀得片甲不留后才觉得解了气。他的女儿,竟然为了莫尧学习女工,他这个亲爹至今还没受过女儿这般疼爱,怎能不气?莫尧倒是乐呵呵的,本来他就不怎么会下棋,边上哪一个都比自己下得好,再说了让自己岳父赢了,也不是什么丢人的事,想着自己马上就有媳妇做的新衣裳穿了,莫尧心底真是乐开了花。
方子儒想来想去,还是舍不得为难杜如蘅。这可是自己真心实意求来的好姑娘,他根本不介意杜如蘅会不会说话,所以只能自己大义凛然地面对太上皇。写了份言辞恳切的陈情书后,方子儒倒也不笨,知道儿子杰哥儿讨巧,便塞了他一兜的方糖,然后让他将信送给太上皇过目。
杰哥儿咬着糖块儿将信给了太上皇,他是不知道这人什么身份,只不过能换来方糖吃总是不错的。太上皇本来就想明白了,也不准备为难干女儿,见杰哥儿这般可爱,也算是默认了。
不说话就不说话了,这世上口蜜腹剑之人太多,会说话又如何?却没一个比得上干闺女对人赤诚。这苏子轩错过了干闺女,是他福薄。
苏子轩可不就是福薄么?
苏家置了个小院,但老太太中了风后,这医药也不能断,家里日渐穷困。苏子轩残着腿,也没人愿意请他,只能替人写点字。当册封杜如蘅的诏书到了青州城后,苏子轩将自己关在房里整整一天,季如兰守在门口却也明白,这种时候自己打扰不得,只扶着微微凸起的小腹,想着外头送进来的纸条。
季家大奶奶嘴上不饶季如兰,可总归是从自己肚子里爬出去的肉,又哪里真舍得看她清苦一辈子?但这苏子轩是真靠不住了,谁会想到那个哑巴会同高高在上的皇家牵上关系,一个孝女名声,足够让天下百姓唾弃苏家了。
就连当初苛待了杜如蘅母女俩的杜家也没得好过,尤其是那崔姨娘,连带着两个女儿如娇如媚也被夫家休了,原先说好的亲事也给退了,整天在家寻死觅活。至于杜老爷也是不好过,杜家的生意自然没得好,青州城的百姓谁还同他做买卖啊?只怕黑了心肝,没几日就愁白了杜老爷的头,拿了荆条将崔姨娘抽出杜家,阖上门只说被这毒妇蒙了心,现在自然逐出家门。
然后杜老爷就开始千方百计打听杜如蘅的下落,想着将这个皇上的义妹,亲封的孝女公主给迎回家来。可有太上皇在,杜老爷找得着才怪。
现在的杜如蘅可不再是当初那个无依无靠任凭拿捏的哑女了,季如兰纵然对苏子轩再有情,也不得不为肚子里的孩子着想。季大奶奶有一句话说得很对,除非她想孩子同苏家一样没出息,尽管留下好了。
为了孩子,她是不是该重新做一次选择?
老夫人中风之后,起不了身,说不了话,一张嘴便流下涎水,凡事都要绣儿在边上尽心伺候着。绣儿倒也是个乖巧忠心的,整日里伺候着,可也架不住老夫人自己生无可恋,除了见到儿媳季如兰那鼓起的肚子时还有点活泛味道,那双眼到底还是一日日灰暗下去。老夫人知道自己这身子,总归不愿再拖累两个儿子,冬日里的一个晚上就这么去了。
苏子轩从来没想过苏家会走到今天这步,自己连一副像样的棺木都买不起,这一切似乎从杜如蘅离开苏家后,就悄然发生了,总归到了彻底无可挽回的地步。苏子轩最初落魄到清水村的时候,对杜如蘅的确是怨恨的,因为自己残了的双腿。也正是因为心魔难除,放不下那点介怀的面子,才会不管不顾伤了杜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