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融入裕山(1 / 2)
林悟甄的话如同晴天霹雳,她之前还沉浸在忏悔后的虔诚中,听了林悟甄的消息,她已经倒在林悟甄的怀里泣不成声了。
管彤本来有机会看到从未见到的父亲,可惜以后再也看不到了。
林悟甄安慰她:“杨家你可能回不去了。今天你犯了点小错,妈妈语气重了点,她也是为了你好,我们一家还是很关心你的。我们家现在到了这里是贫困潦倒,但是你要相信一切会好起来的!会让你们吃饱的。”
过了许久,管彤才平静下来,对于杨父,其实多半是个符号,她要回忆都回忆不起什么东西,她明白了,林家才是她的家,童养媳也好,女儿也好,林家对她不薄。
她摸了摸父亲的胸脯:“爸爸,今天对不起,我以后会好好乖乖的。”
林悟甄放下心头大石:这么大的事情,老瞒着她不好,孩子总会有一天知道的。
临睡前,郭芝仪睡不着,心里不踏实,她问林悟甄:“今天我对管彤说话语气是太重了吧?她恨不恨我?”
林悟甄很清楚郭芝仪的脾性,沉不住气,但心里还是很关心管彤的,他安慰道:“放心吧,孩子也知道是自己做错了,你接下去几天对她好点她就会忘记的。只是,我和她说了她爸爸去世的事,她很难过,我们这几天多陪陪她吧。”
郭芝仪点点头,还有一件事,她憋了很久,也忍不住了:“今天咱们在这个村子闹得那么僵,王志明、马旺生还处处针对我们,以后我们怎么在村子里立足?”
这一个问题戳中林悟甄心里的痛处了:“事已至此,只能见一步走一步了。在这里日子再难过也得过,家里是回不去了,咬咬牙,等战争结束了我们就立刻回去吧。”
郭芝仪知道这个回答也是权宜的说法,难题能那么容易解决能叫难题吗?这一晚,他俩很晚都睡不着。
令他们意想不到的是,第二天,叶华明带了一袋米和小孩上门找他们了。
林悟甄和郭芝仪看到他们一脸和气的,也就放下了心。
叶华明握住林悟甄的手:“甄哥,我家穷,孩子都那么大了,在王志明那里读不起书,每天只能跟我跑,我就不想他像我那么没出息。看到你儿子培养那么好,希望你能让我孩子做你的学生,还有我家老人的病还需要你老婆帮忙开点药。我有什么东西都拿到林老师家里来,村里有事我去摆平!”
叶华明的话说得很直接,这些话对于苦难中的林悟甄是多么的重要!
林悟甄很快就欣然接受了,从此林悟甄成了叶华明小孩的老师,郭芝仪去给叶华明家人看病,虽然获得收入很卑微,但是从此村里的人和林家交往的人络绎不绝,林家也多了一些小收入帮补家计,就这样,管彤和王超强都能每天饱餐一顿,大家日子过得越来越好。
遗憾的是,来自海岛县的坏消息源源不断。
王超强有点坐不住了,林家核心的家人都撤出来了,可是他家就他一个人到了裕山,他每天都在等待最新的消息,而山区的消息却那么的闭塞,几天才有一个外来人带来新消息。
革命形势的发展让不少地方的实权军阀看到希望,宗步仁是当地一个小军官,趁着革命爆发后政府的放权,争取到政府的拨款,他招揽人马,扩充自己的后备兵源,以图日后更大的权势。
他发出公告,招揽青少年作军事训练,参训的还有饷银。
招揽报名的消息不久就传来,王超强一看,年龄要13周岁以上,自己还差一岁,其他都挺好,最重要的是还有饷银,饷银交给林悟甄,这样就不用在林家白吃白喝了。
林悟甄见王超强整天游手好闲也不是办法,在战争年代,当兵是个好出路,就不阻拦他。
王超强到了报名点,发现有长长的队伍,这么多人,他们还会招我吗?
轮到王超强去面试了,军官一看他的年龄不够,就和他说:“小兄弟,你年龄不够,过多一年再来吧。”
王超强必然就不愿意了:“我是海岛县人,民风强悍,体力也好,我很希望能为国捐躯。”
军官打量了一下他:“身高还是不行,你的年龄掩盖不住身体的虚弱,碰到高强度的军事训练是不行的。小兄弟,总不能让全部人跑步跑完了光等你一个人吧。”
王超强急了:“那我就在你们这里跑步,如果你觉得我体力行就把我招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