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没头脑和不高兴们45(1 / 2)
康熙说这话是有原因的,他小的时候就以读书读一百二十遍为标准,认为这样才能理解书中真意,而不是跟四阿哥教育孩子似的只顾着灌输自己的想法。
那不过是拾人牙慧,只能教出照本宣科的假聪明真傻子来,不堪大用。
所以康熙对他的儿子们,也是一样的要求,他自认儿子们还是被教导的十分出色的,就是近些年翅膀硬了,不听老父亲的话了。
此处特指翅膀最硬的太子。
胤禛也在回想弘时是否有厌学的迹象,一想还真发现了挺多时候弘时都嚷嚷着不想念书。
还总是眼泪汪汪的,他年纪小,还不懂害臊,大颗大颗的泪珠子挂在小脸上,可怜得很,胤禛十次里就有两三次是心软的。
这实在太不应该了,孩子不喜欢读书哪能成,很该罚他直到改了才是。
这孩子,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要是他是独子,能得到皇阿玛全部的关注,只有高兴的份儿,哪会像弘时一样抱怨。
可想是这样想,只是胤禛到底还是没忍心,一不留神,就宽纵了弘时去。
说来,他自认自己也算是学富五车,那皇阿玛的教学方式就可以参考一二。
于是,胤禛便说道:“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这可真是好法子,倒教儿臣想起从前在上书房的日子了,这些年也常用此法温习,待儿臣回去便改了弘时的课表。”
康熙露出笑脸,四阿哥孝顺,将他的话奉为圭臬,总是让他高兴的。
十四瘪瘪嘴,四哥总是这样,什么都暗戳戳的,看上去是冷面木头,实则可会哄皇阿玛高兴了,那嘴巴甜的,他从前年纪小,能无所顾忌地撒娇时都要甘拜下风。
就像之前炫耀弘时聪慧时也是这样,脸上一股子暗戳戳的得意,当谁家没儿子似的。
嘀嘀咕咕之间,确实还没孩子的八阿哥顺理成章地被十四忘掉了。
十四眼珠子一转,也不唱反调,只是笑着恭维道:“四哥真是好福气,得了弘时这样听话的孩子,不像我家的弘春,弘明,闹腾得很。”
他话里话外的带了一下自家的两个崽,让他们在皇上面前留点印象,顺便强调了一下两个崽身体都很健康。
四阿哥还谦虚了一下,说道:“弘时也闹腾得很,他一下学,府上都要吵翻天。”
十四佯作疑惑,说道:“那如今弘时小侄儿的课业是多了还是少了,可还来得及练习武艺?”
嗯?
康熙本是一边放松一边听哥俩闲话家常,他还挺喜欢这样的氛围的。
不过武艺?他仿佛记得弘时还不到学武的年纪。
便问道:“弘时几岁了?”
胤禛答道:“弘时是四十二年生人,已有五岁了。”
康熙浅浅皱眉,又问道:“怎么这样早开始习武?太早学会压着筋骨。”
他有些怀疑是四儿子自己武艺不行,就过分督促孙儿。
这可不是闹着玩儿的,比读书读早了危险还要大呢。
胤禛轻咳两声,暗藏一点遮不住的自豪,说道:“弘时是天生的神力,如今便能举起成年男子的刀剑了。”
都是自家孩子,弘时能力高强,康熙当然也露出了点儿喜意,又额外赏了弘时不少东西,其中便有一把他十岁时用的弓箭。
嘴里又说道:“纵然如此,也要小心为上,待到明年,他六岁时再习武也使得。既然已经学了不少日子了,那休息些时日,等明年再正式找个师父教导他,不要辜负了他的天赋。”
胤禛思考片刻,应下了:“那便让弘时一旬休两日。”
康熙摸了摸胡子,点点头,认为四阿哥很是听劝,也很心疼孩子,是个慈父。
十四也没什么异常,在座的三人都以为这便是放松了,若是到了正式入学的年纪,可没有这样轻快的日子好过。
————————————————————————————
十四福晋完颜氏正在安静地看着在府上也算是千娇百宠的两个孩子在四哥家的弘时指挥下跑来跑去,还高兴得不行,有些不知道说什么。
一晃神,弘春就跟在弘时身边当跟屁虫了,一副相当听话的模样。
平常面对十四阿哥和舒舒觉罗氏都还是个混世魔王呢,这会儿倒温顺得和绵羊似的。
可这屋子里,只有她一个长辈在,四嫂还在和德额娘闲聊呢,让她去管束四哥家的孩子,也不是很妥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