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7章 准备先订亲(1 / 2)
这种巧克力和副食品厂的不一样,大丫二丫从没吃过!
她们小心翼翼的舔了一口,眼睛立刻就亮了。
厉见明看着她们,脸上露出难得的孩子气。
从那以后,他每次来,总会记得给两个孩子带点小东西,有时是一把漂亮的头绳,有时是两个造型可爱的橡皮,东西不贵,却足见用心。
而且历见明也不会刻意讨好。
只是自然而然地关心。
有次看到安红英的自行车链子掉了,二话不说就挽起袖子帮她修好。
看到二丫在院子里跳皮筋,也会在一旁笑着看一会儿。
这一切,安红英都看在眼里。
她经历过邵家那段糟心的婚姻,深知一个男人是否能真心接纳自己的孩子,是多么重要。
厉见明的这些细微举动,像涓涓细流慢慢沁润了她原本有些防备的心。
两人的相处也越来越自然。
厉见明不出车的时候,偶尔会约安红英去看场电影。
电影院里黑漆漆的,他会默默地把带来的瓜子、花生剥好,放在她手心里。
安红英厂里有时候发点重东西,比如米面油,只要厉见明在县城,总会准时出现在厂门口,用他那辆二八大杠稳稳当当地帮她驮回家。
有一次,安红英夜里突发急性肠胃炎,上吐下泻,把大丫二丫吓坏了。
安母和张振邦年纪大了,一时也慌了手脚。
是大丫机灵,半夜跑去运输队宿舍拍门找到了厉见明。厉见明二话不说,套上衣服就跑来,用厚被子把虚弱的安红英一裹,背起来就往医院跑。
在医院里,他跑前跑后,挂号、拿药、守着打点滴,一夜没合眼,直到安红英情况稳定下来。
第二天清晨,安母提着熬好的小米粥来到医院看到的就是厉见明靠在病床边的椅子上,脑袋一点一点地打着盹,手却还虚虚地扶着点滴瓶的场景。
安母当时眼圈就红了,拉着醒过来的安红英的手,低声说。
“红英啊,娘看人准,见明这孩子,靠得住!是真心疼你。”
安红英看着厉见明疲惫的侧脸,心里那片冰封的角落,仿佛被投入了一块炽热的炭,迅速融化开来。
经历过前夫的冷漠,周文渊一家的偏见,厉见明这种性格对她来说最珍贵。
病好后,安红英对厉见明的态度明显更亲近了些。
她会在他出长途车前,偷偷在他帆布包里塞几个煮好的鸡蛋和自己腌的咸菜。
会在他风尘仆仆归来后,让他来家里给他下碗热腾腾的面条,卧上两个荷包蛋。
两人的话题也渐渐更多了。
安红英会跟他讲自己在食品厂工作的趣事,讲大丫二丫学习上的进步,也偶尔会流露出对未来的些许迷茫。
厉见明则会跟她讲跑车路上见过的风景,讲各地不同的风土人情,讲他对自己工作的规划。
“开车这活儿,虽然辛苦,但收入还算稳定。我琢磨着,以后政策要是更活了,说不定也能自己攒钱买辆车,单干。”
他的话语里,没有不切实际的幻想,只有对生活的认真规划和脚踏实地的前景。
这种踏实感正是安红英现在最需要的。
时机在某个傍晚成熟了。
厉见明刚跑完一趟长途回来,脸晒得更黑了,但精神头很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