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49章 “甄从事,此人何人?”王也好奇询问。(1 / 2)

加入书签

“甄从事,此人何人?”王也好奇询问。

“此乃常山赵云赵子龙。”甄尧答道。

“赵云!”王也闻言一惊,惊喜交加,“这便是那勇冠三军的赵云赵子龙?今日得见,实乃幸事!”

赵云被王也看得有些尴尬,单膝跪地行礼:“常山赵子龙,拜见使君。”

“免礼。”王也急忙扶起赵云。

赵云心中忐忑,见王也英姿勃发,不禁暗自揣测。

甄尧在一旁看着王也的反应,若非知晓其家中有貂蝉,真要怀疑他的取向了。

王也意识到自己失态,轻咳一声,正色道:“子龙一路劳顿,先去休息吧。休息好后,我们再详谈。”

“使君,我听甄从事说,今日要出兵。”赵云说道。

“正是。”王也点头。

“在下愿随军出征,共斩贼首。”赵云语气坚定。

赵云虽未直言追随王也,但其态度已说明一切。

他眼光独到,有原则,有抱负。曾隐居七年,直至邺城遇刘备,从此追随,书写传奇。

“好!”王也正欲见识赵云之勇,见他主动请缨,便欣然应允。

以往,王也成功自曹操处夺得张辽、徐晃二将,此番,他初从刘备处截获武将。

赵云领命出征前夕,王也留下甄尧探问赵云情形。赵云兄长赵风自京城归乡后身染奇疾,已逾年未返。赵云原随公孙瓒,闻兄病重,遂辞公孙瓒归乡照料。王也遣甄尧送赵云之母与侄赵宇归常山,赵云对此感激不已。

甄尧聪慧,知王也器重赵云,遂请华佗为赵风医治。赵母为报王也之恩,遣赵宇相助。赵云虽闻王也英勇,然因其年轻,心存疑虑。及闻王也大破黑山军,震惊之余,对王也更添好奇。

号角骤响,晋阳城门洞开,王也大军步调一致,浩荡而出。数千人步伐整齐,地动山摇。旌旗招展,甲胄闪光,刀枪林立,队伍井然,悄无声息。士兵士气高昂,神采飞扬,自信满满。

赵云初见如此纪律严明、斗志旺盛之军,心中赞叹,觉或已寻得真正明主。

山道狭窄,近百辆粮车蹒跚前行,车辙深深。为速行,兵卒推车,八月酷暑,汗流浃背,口干舌燥。

正奋力推车之际,四周忽喊声大作。

车夫惊慌失措,跌落车下,狼狈异常。

护车士卒神色紧张,迅速集结备战。

此刻,山岭间贼匪遍布。

他们喧嚣叫嚷,持械猛冲护粮队。

“贼势汹涌,速撤!”

郭淮见贼众,急令士卒撤退。

随即,近五千晋阳兵马未战即弃粮车近百,匆匆南撤。

“哈哈哈!”

烂牙张骑马扬鞭,手指晋阳军逃遁方向狂笑:“晋阳军,不过如此!”

众匪首亦随之大笑,纷纷言道:“王也小儿胜黑山军,乃偷袭之功,正面交锋,必露怯态!”

“所言极是,我等大军压境,势不可挡!”

“哈哈,近百车粮食,此番定要富贵!”

提及粮车,匪首们目光贪婪,尽显贪婪之色。

且说拉车的牛马,其价值已非小数,对贼匪而言,无疑是笔巨财。

近年来,并州饱受匈奴、黑山军、白波军侵扰,民生凋敝,成为大汉十三州中最贫困之地。百姓生活困苦,逃亡者不计其数,贼匪也因此几乎无财可掠,日子艰难。

正因上述缘由,朱豪才得以顺利联合众贼匪。

胖三眯眼提议:“依出兵多少分配粮草如何?”

朱豪与烂牙张点头赞同,心中暗自佩服胖三的机智。槐花寨此次出兵最多,留守者不过千人。

“不可!”黑驼寨陈九首先反对,“我等皆出力,应平均分配,方显公平!”

陈九出兵不足千人,均分对他颇为有利,亦能借此拉拢人心。其余寨主亦纷纷附和。

朱豪、烂牙张、胖三面色骤变。朱豪心中暗骂陈九,却不得不强压怒火。

“大哥,怎么办?”胖三低声问道。

朱豪面色阴沉:“众目睽睽之下,只能先答应他们,这笔账日后再算。”

他策马至众人前,慷慨陈词:“此次劫粮成功,全靠诸位齐心协力。我朱豪岂能让大家吃亏?支持陈寨主的提议,粮草均分。”

众寨主闻言大喜,纷纷称赞朱豪仁义。陈九却惊愕不已,未料朱豪竟真会答应。

正当众人准备瓜分战利品时,一贼匪惊呼:“全是石头!”

众人一惊,纷纷下马查看。朱豪快步至牛车前,掀开油布,只见粟米之下,尽是杂草与石头。

近百车粮草,竟是石头堆砌。朱豪愕然,众贼匪亦目瞪口呆。

“中计了!”朱豪猛然醒悟,大呼,“此乃调虎离山之计,速回山寨,恐有危险!”

众寨主闻言心惊,若山寨被破,多年心血将毁于一旦。

“快,速回!”

贼匪们舍弃牛马,拼命奔逃。两万余人,一路向南狂奔,时值午后,烈日高悬。

烈日炙烤,匪徒狂奔,汗如雨下,唇焦舌燥,时有人因暑气昏厥。

穿越山野,忽闻四周爆发出震耳欲聋的吼声,箭矢如暴雨倾盆。

前锋匪徒纷纷倒地,余者惊慌失措,慌忙撤退。

埋伏!众匪首惊恐万分,正欲逃离,一名白马银枪的年轻将领引领五百铁骑,以人字形阵势迅猛冲锋。

与此同时,四面晋阳军步兵,王字大旗飘扬,步步紧逼而来。

“勿惧,彼军人少!”朱豪眼见被围,深知血战难免,怒吼:“今日誓与王贼决一死战!”

言罢,他大刀一挥,高喊:“真汉子,随我杀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