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84章 立夏点心、药膳汤 郎君,不是被小娘子……(2 / 2)

加入书签

国子监几位郎君算是她的贵人。所以今日这两样点心虽不贵重,却都极其用心,饱含关鹤谣深重的感激之情和美好祝愿。且就私心而言,她真心盼望他们个个出人头地,金榜题名。

到时候,她家的糕饼和食肆就是名臣能吏们年少微末之时的轶闻。在史书之上,于百姓口中,说不定都能有一席之地呢!

真是想想就能笑出声来。

要好好学习啊!

面对这比她还年长的大宋顶级学府的大学生,关鹤谣莫名生出几分望子成龙的慈爱,很是郑重地递过食盒。

“多谢小娘子美意,费心了。”龚成业拱手道谢接过。

“郎君客气,用这些夏糕就换得您的墨宝,妾实在是心里有愧。”

两人又商业互吹几句,临走关鹤谣塞给龚成业几张传单,“妾在府学后大街盘了个食肆,明日开业。郎君们若有闲暇,还请赏脸光顾才是。”

这些传单都是她和掬月一张张亲手写的,盖着logo印章,写明了食肆位置,以及凭此单用餐让利二成。她还让吕大娘子拿回一叠放在饮子铺门口,方便熟客寻来。

告别了龚成业,关鹤谣又脚下生风往国公府而去。

*——*——*

听到关鹤谣今日要做四样糕点,阿虎喜不自胜。

自打被调来这万壑园,他不只涨了工钱,每日还更加清闲,可他一点儿也高兴不起来。

勤奋好学的少年本以为和鹤厨娘单独在此,能多些时间和她学艺,却没想到每日帮着做完准备工作,他就被小九赶回去休息。

“是要做豌豆糕吗?”阿虎摩拳擦掌。

“豌豆糕府里肯定会做,我就不做了。”关鹤谣问:“我之前要的那些粉都磨好了吗?”

因她爱做糕饼,早就要求将各种粉类通通备好。

阿虎连连点头,一坛坛搬来,关鹤谣就带着他忙活起来。

她今日不到午时就来了,索性一边做糕一边吃,连昼食都省下了。尤其是茯苓糕,是关鹤谣的最爱——牛乳加进茯苓粉、芡实粉、糯米粉和粳米粉蒸成松糕,中间夹一层伴了蜜糖和猪油的炒芝麻。

茯苓依附松树根而生,宁心利下,很适合作为夏日的糕点。

咬一口雪白的茯苓糕,像是咬了一口雪。但不是当日的新雪,而是自前一夜积起的那种雪,绵软中带着冰渣的脆泠泠。因为几种原料粉末粗细、密度都不同,所以不会非常紧密地结合到一起,这就给了调皮的水蒸气可乘之机,它们上蹿下跳,无孔不入,将这糕蒸得又松又软,却仍有着糯米粉带来的一丝筋道。

甜蜜的芝麻馅儿隐去了茯苓的苦味,只剩下药草一般的淡淡清香。

这糕趁热吃最好,热乎乎、松软软地捧在手中都不敢使劲,只能一口一口把嘴往上凑。关鹤谣和阿虎直接吃光了一屉才反应过来,赶紧又做了一屉补上。

等把松花饼、松子奶酥和松子琥珀糖都做好,关鹤谣便让阿虎去把小九换了来。

她将四样糕点和小九介绍了一番。

小九听得直笑,指着那四层大食盒道:“小娘子可真心疼郎君。立夏不过是吃糕,您却把这春饼、夏糕、秋酥、冬糖一并做了,这下郎君要吃撑了。”

关鹤谣想象一下萧屹肚子滚圆的样子,也被成功逗笑,“我每样做了这么多,就是让你也跟着吃啊,别让他吃独食。”

小九应下,心中却腹诽您做的吃食郎君从来不赏人啊,比如上次的梨膏糖他看着新奇,巴巴馋了好些天,还是眼睁睁看着萧屹自己吃完了。

没见他这么抠门过!

又嘱咐千万看住萧屹别让他一次吃太多糖,关鹤谣摘了围裙便要离去。

“您不等郎君了?”小九震惊,怎么刚过未时就要走。

“不等了。铺里事情太多。”

开业万事俱备,却只剩下最重要的桌椅一直没打好,今日下午才会送来,她必须在场。她心中也舍不得,今日不见,又要等两天……所以才特意多做几道好点心给萧屹过立夏。

临走之前,她拿出一张食单,神色忽地有些局促。

萧某人那“一夜三次不算多”的暴言,难免让一个目光长远、知识丰富又极负责任感的女朋友担心他身体,于是列了这些药膳。

关鹤谣压下脸颊热度轻咳一声,尽力装得若无其事道:“府中馔饮极尽精细,我自不置喙。只是郎君如今在军营,肯定比在殿下府中要劳累,饮食还是要更注意些。这里是几道滋补身体的药膳汤,以后可让大膳房常做了送来。”

小九笑着接了。

关鹤谣看着他纯净的笑脸,想着一般成年人尚且看不出那些药膳暗藏的端倪,更别提这年纪轻轻的小郎君了。于是她一瞬间就调整好了心态,没羞没臊、开开心心地走了。

却不知她走后,小九看了一眼那单子,霎时呆若木鸡。

苁蓉羊肉汤……

茱萸炖乌鸡……

党参乳鸽汤……

核桃杜仲炖猪腰……

……

小九,本姓“池”,其实是关潜将军帐下最得力的军医之长子。

极度震惊之下,他把那张单子翻来翻去,正过来倒过去地看,直到把纸揉地皱皱巴巴,才终于接受了这个事实:那娟秀字体写下的每一味药材,都是“补肾”“益精”“固虚”的佳品。

独立厨房,合不拢嘴的小九陷入了深深的沉思。

他小脸一红,觉得自己好像知道了什么不得了的事情。

是啊,那日见他们一起从郎君卧房出来了!

而后脸一白,觉得自己好像知道了什么更不得了的事情。

郎君,不是被小娘子嫌弃了吧……?

不会啊……他那么身强体健的。

小九自十岁起就跟着萧屹,都没见过他生过病。

可关小娘子都把这样的食谱送上门了……

此时无声胜有声啊。

还能让人家亲口说出来不成?

哎,这可怎么办。

小九面色沉重地把食谱拿回了屋,他仔细分析一番,觉得这几味药材质性太过温和,剂量也不足,这样药效可不到位。

还是得下猛药。

他提笔,怀着极高的忠诚和悲痛,穷尽渊源的家学开始修改起食谱。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